青浦:让百姓收获更多“生态红利”

2017-10-04信息快讯网

 

青浦:让百姓收获更多“生态红利”-信息快讯网

右图:青浦区已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河里,鱼虾嬉戏的场景又回来了;河边,村民们又在此洗洗涮涮了。图为金泽莲湖村风光宜人。王鹤春摄

■本报记者 薄小波

江南水乡青浦区不久将出现一条“最美临水跑道”:结合得天独厚的河网资源和河道综合整治,一座围绕青浦新城的“环城水系公园”正在加紧建设,这条43公里的环城“玉链”将形成集生态水景、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和健身运动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空间。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环城水系公园也将通过江南水乡特色、历史文化遗存和时尚元素的结合,提升完善青浦新城的城市综合功能。

水是青浦区的名片,也是青浦区新一轮发展依托的核心资源。不管是推进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商贸服务业,还是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宜居,都离不开水这个载体和媒介。治水成了建设“绿色青浦”不可或缺的基本战略。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说:“五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浦区要加快发展,就必须重视保护利用生态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水乡灵韵正回归

青浦区水域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有21个自然湖泊、1800余条河道。水乡治水,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了不少好经验:它是上海率先推行“三级河长制”的地区。

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区级河长”,街镇党政领导担任“镇级河长”,村居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河长”。除此而外,这里还诞生了首位“村民河长”,调动了村民维护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使得河道维护的日常问题不出村就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如今,“村民河长”已在全市推广。

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青浦区对辖区内千余个疑似黑臭水体点位逐一进行现场核查和水质监测,确定了68条109公里整治计划。根据最新监测数据,59条河道已达标,32条河道水质连续两个月稳定达标。同时,全区沟通断头河32条,新增水面150亩、绿地548亩,还结合“河长制”将全区所有河道纳入“三清”(清河面、清河岸、清河障) 整治范围,公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如今,青浦区已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优美的生态环境让老百姓获得了更多“生态红利”:河里,鱼虾嬉戏的场景又回来了;河边,村民们又在此洗洗涮涮了———江南水乡的灵秀韵味正在回归。

产业平台正发力

青浦区是上海唯一一个与江苏、浙江两省都接壤的区级行政单位,东面则紧靠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化、上海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重大产业平台和交通枢纽设施的建设,青浦区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日益显现。赵惠琴表示,青浦区积极抢抓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机遇,全面建设引领创新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中央商务区,已成功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斗导航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国家会展中心位于西虹桥,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2014年启用至今年上半年,已举办各类展会约120场,展览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参展者超过1000万人次。2013年年底开园的“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则是国内第一个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区,目前已集聚133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8亿元、税收5257万元,增速分别为110%和188%。

从青浦区的实践来看,产业功能平台正在发力。今后五年,青浦区要打造六至八个有产业内容、有整合能力、有裂变效应、有成长效益的产业功能平台,涵盖研发、制造、商贸、物流等方面,支持企业把平台整合能力做强、把产业链做长。

全面跨越正起飞

未来五年,青浦区将围绕“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水平”这条主线,努力打造上海对外服务的门户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据悉,青浦区将重点依托以西虹桥商务区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和面向未来的世界著名湖区,加快发展提升科创、商贸、会展、物流、健康等核心功能;青西三镇将围绕打造世界著名湖区进行一体化发展,加强综合服务功能的研究规划;青中地区则打造以“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赵惠琴表示,青浦区正处于从经济追赶迈向全面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最大追求,着力打造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把建设上海对外服务的门户城市作为最大目标,着力打造一体化的城镇布局体系;把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作为最大突破,着力打造一体化的创新产业体系;把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最大工程,着力打造一体化的综合治理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最大课题,着力打造一体化的生态建设体系。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