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打造融入百姓生活的艺术殿堂

2017-11-20信息快讯网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天桥”是北京平民文化的金字招牌,作为民俗文化发源地,早年曾有“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盛景,也孕育了侯宝林、新凤霞、魏喜奎等名家……一系列“土得掉渣儿”的景象镌刻在时光中,如今,在“复兴天桥”的大背景之下,这里建起了一座“洋得冒尖儿”的天桥艺术中心,开业两年来,除了北京首家专业音乐剧剧场的身份,天桥艺术中心更成为融入百姓生活的文化新符号。

19日,天桥艺术中心迎来两周年生日,有别于传统音乐剧场的“高冷”气质,这里一早便开门迎客,近千名市民前来参与公益演出、音乐剧普及展览和艺术主题沙龙等活动。当天,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学生演绎的原创音乐剧《白日梦》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此举是艺术中心与院校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擦亮“天桥”金字招牌,不仅仅是恢复火热的演出市场,更是打造融入百姓生活的艺术殿堂,鼓励市民成艺术中心的常客。在保证剧场功能外,天桥艺术中心开放了大量互动区,并定期举行剧场开放日、主题展览、文化沙龙等艺术普及活动,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艺术中心共开展公共艺术活动近200场。

对市民而言,天桥艺术中心不仅是欣赏演出的场所,更是生活中的“文化教室”。公益品牌活动“周末艺聚”今年开展活动170余场,约3万人次参与;成立于今年6月的天桥艺术中心青少年舞蹈团,在19日现场甫一亮相就收获关注不断,据悉,艺术中心明年还将携手中国国际合唱节成立童声合唱团,引进国际师资和交流平台,进一步打造青少年文化创造力的展示平台和成长基地;专业艺术培训课程也广受好评,预计未来三年艺术中心将开设9个门类的培训课程。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及天桥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这里将以开放式运营打造12小时“全天候”艺术中心。除全年800场左右的优质演出外,将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资源,以多种艺术活动丰富百姓的文艺选择。

(本报北京11月19日专电)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迎全面大修,剧目创作和演出依旧马不停蹄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昨晚开幕
[视频]建设百姓富 生态美的多彩新贵州——习近平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引发强烈反响
满满获得感 美好新向往丨家庭医生一步步走进老百姓心里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透露———谭盾杨丽萍新作明年艺术节世界首演
这些器物能够传世,不仅仅因为美 ——读艺术史新著《魅感的表面》
科技发展引发人们思考艺术教育——人工智能将改变音乐人才培养方式?
29省2016年平均工资出炉 北京居首河南垫底
提升城市文学亮度和文化温度 “北京十月文学月”落幕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日程确定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
三大市场4款车型齐发力 10月北京现代销量再破8万
北京多部门集体约谈13家电商,双11促销不得设置订金不退
党代表在基层 | 持续改善民生,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领航新征程】百姓事百姓议,这里有家“19∶00议事厅 ”
让更多旧里老宅变身百姓“梦想之家”
上海崛起世界“最集聚”大科学装置群
执政37年后,穆加贝曲终人散
上话艺术中心17年来首次大修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日程表
北京朝阳一红黄蓝幼儿园涉嫌虐童 朝阳区教委成立驻园调查组
《吴昌硕全集》填补艺术史研究空白
君子如兰,金山举行白蕉艺术特展和《白蕉文集》新书发布
北京警方: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涉事教师涉虐待被看护人被刑拘
北京警方:刘某因编造“老虎团”人员猥亵幼儿虚假信息被警方抓获
北京朝阳区政府:责成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立即免除园长职务
大居老百姓坐享“家门口”服务
65年来,北京人艺为观众献上一部部优秀作品尽显话剧艺术之美
为研制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蒋华良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党建+”为老百姓加出了什么
砥砺五年不忘初心,优质医疗惠及一方百姓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