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希望之花 用心厚植国家未来
讯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的名字总是和植物联系在一起,他把自己比作裸子植物,像松柏,在艰苦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植物才有韧性,生长得慢却刚直虬劲。2017年9月25日,53岁的他如同一颗种子回归大地,他倒在了为人类寻觅种子的路上,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而他的一生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他留下的千万颗种子终将绽放新生。
钟扬(中)和学生探讨植物学的知识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与上海市教委、复旦大学合作策划制作的纪录片《钟扬》将于12月22日(周五)晚20:30在纪实频道播出,该片记录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同志为了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忘我耕耘、播种未来,宣扬了钟扬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他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的时代风采。本片是纪实频道为纪念优秀共产党员钟扬同志推出的特别节目,全片时长55分钟,摄制组走访了银川、西藏、云南,以及复旦大学、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追寻钟扬老师的足迹,拍摄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他的科研同行、同事,以及他的学生们。
噩耗
2017年9月25日,当得知钟扬老师在讲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的消息,摄制组感到十分痛心,因为此前已和钟扬老师约定,即将开始拍摄纪录片《钟扬》。
9月28日下午,摄制组赶往银川,计划拍摄第二天举行的追悼会。深夜12点从机场直接赶到殡仪馆,在灵堂里见到了许多从各地赶来的钟扬老师的学生们。在寒冷的深秋的夜晚,他们已经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守在老师身边。钟扬老师的学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对着镜头,嘴唇哆嗦,长长的时间里无法言语。他说,当噩耗在西藏大学传开,消息所到之处,那里的同志们无不抱头痛哭。
第二天追悼会会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把花圈从告别大厅一直摆放到了门前的广场,那是摄制组从未见过的震撼人心的场面。人们说,他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亲密的战友、一位好兄弟。当问到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又是一种怎样的损失?人们都说,他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他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做完。
追忆
拉萨,西藏大学,海拔3750米。摄制组拍摄理学院师生们上课,需要走楼梯上四楼。导演回忆道:“扛着三脚架,上一个台阶要喘好几回,当拍摄完上课下到一楼,才想起还没有拍摄钟老师工作过的实验室,我们只能再一次一步三喘地爬上四楼。这是高原反应给我的最直观的体验。”而钟扬老师不仅是一年飞往西藏近一百五十个起落的人,他更是一个因为坚持十六年在西藏奔波、有着心脏肥大、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在2015年已经中风过的病人。
在西藏大学,摄制组见到了钟扬老师的学生德吉,那位在珠峰大本营,当钟老师发生严重高原反应的时候,在他身边哭泣的女生。见到德吉的时候,她已经有六个月身孕,她回忆道:“我一直想给钟老师做一身藏袍,因为钟老师穿着藏袍特别像我们藏族汉子,他已经答应我了,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给老师做藏袍了……”
失约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百年复旦,铸就了钟扬精神深处的基石。
钟扬曾说过,“这辈子,一个人留下的不在于文章、奖项,而是故事”。在钟扬的故事里,很多是关于种子,但他心中永远的主角是人,是孩子。
2002年, 38岁的钟扬一下子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给双胞胎儿子用植物取名:云杉和云实。
钟扬说,如果人们都喜欢用植物给孩子取名字,那就是最好的科普时代的到来。我的童年一套残缺不全的《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相信科学能深入儿童的心灵。
“到了我这个年龄,其实在哪个岗位都不重要了,我已经想好了100个小故事,要为小学生们录下来,这些故事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既有趣又有科学性,引导孩子学会提问。”
钟扬确实用有限的生命做了很多的事,但留给自己、留给家庭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妻子张晓艳心中一直有个很大的遗憾,家里那张“全家福”已经是12年前的了,一年前,在儿子的多次恳求下,钟扬终于答应挤出时间陪全家一起去旅游,多拍点“全家福”,可到了出发前,他又因为工作安排缺席了。钟扬和妻子曾约定:孩子15岁前,妻子管;15岁以后,钟扬来管,今年9月9日,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刚过完15岁生日,但钟扬却永远失约了。
拍摄期间,摄制组一遍又一遍陪伴着讲述者们流着泪,倾听他们讲述这位科学家、教书匠的故事,领略他科学研究的求真、教书育人的较真、以及他在科研同行和师生的朋友圈里,传递的伟大梦想、人生豪迈和一腔纯真。
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个追梦人虽然走了,但他把梦想化作最为老实、最为细微、最为绵长的行动来诠释的矢志不渝,会点亮更多人的前程。为此,纪实频道制作了这期特别节目《钟扬》,希望让更多的观众分享我们的许多感动,也献给已经远行的钟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