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外籍高层次人才凭借“中国绿卡”,创办科技型企业有望享受国民待遇———这一国内首创的改革突破昨天在浦东新区推出,将吸引更多“外脑”参与推动自贸区建设。
与这一改革同步亮相的还有自贸区内企业“一照多址”、推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尽快落地等多项含金量十足的创新举措。此次浦东新区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降低市场主体商务成本,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一视同仁
浦东新区昨天共出台“2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据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吴伟平介绍,多条举措国内首创,其中突破力度最大的当属第一条———“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外籍高层次人才可凭其持有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创办科技型企业,与中国籍公民持中国居民身份证作为身份证明创办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外籍高层次人才”是指由上海市人才部门或浦东新区人才部门等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科技型企业是指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检测或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研发、生产、经营等行业的企业。
吴伟平表示,浦东新区面向世界吸引人才,并为其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推出的创新举措,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有利于引进“外脑”,吸引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参与和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
“两个当场办结”体现“自贸区速度”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不仅要在减政放权上下功夫,而且要千方百计简化办事流程。
记者注意到,“20条”措施中,“推行‘1+1+2’企业登记办理模式”提出了“两个当场办结”的承诺,即对变更类登记事项当场办结,对使用可选用名称的企业设立登记当场办结。原来企业设立登记需经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设立登记两个环节,一般需八个工作日,实行“1+1+2”办理模式后,最多两天办结,至少提速75%;原来办理变更登记除简易登记事项外,一般需五个工作日办结,实行“1+1+2”办理模式后,全部登记事项当场办结,营业执照立等可取。
为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20条”措施对精准监管也做出了创新探索:浦东新区将“实施检查事项清单管理机制”,防止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过多干预,把政府该管的事项全部“晒”出来,凡不在检查事项清单之列的,原则上不开展随机检查;推出“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对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企业发生轻微违法行为、经查企业能及时纠正,没有造成或者积极消除危害后果的,合理进行处罚裁量,强化行政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经营。
此外,这次推出的“缩小计量认证 (CMA) 现场评审范围”“试点取消检验检测机构审查认可”等举措也属于在国内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