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交大中医大集中展示“明星思政课”:真的“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
让大学里的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过去一年,上海高校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实现了“三个全覆盖”: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
这一组数字,标志着这场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已形成以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5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4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近千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
比数字更有说服力的是现场。教育部昨天在上海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沪上高校纷纷敞开大门,集中展示一批“课程思政”改革取得的最新成果。前来观摩的高教界专家由衷感叹:大学思政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而且上得如此有滋有味。
复旦大学教授李冉:
解学生思想之“渴”,让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进课堂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冰花男孩”刷屏。昨天,在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堂上,给学生讲课的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冉就把“冰花男孩”的故事带到了课堂上——“为什么看到这个小男孩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有一种一下子被戳中的感觉?”
循着这个问题,李冉话锋一转,手指黑板的板书,上面写着三个字:“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判断,把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了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这一主要矛盾,李冉和学生们一起剖析“冰花男孩”触动人心的原因:这个生活在云南昭通的农村儿童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因近期天气寒冷,到教室时他的头发上都结了冰花。“过去五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但是这个孩子的存在告诉我们,城乡、区域发展还是不平衡的。”
把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作为建设好思政课的第一标准,真正解学生思想之“渴”,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列专题,让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进课堂。
李冉意识到,要让更多在校大学生把握十九大报告的深刻内涵,必须为他们深度解析报告中的“时代密码”。在昨天的课堂,他拿自己作比方,直言“‘70后’的我,很羡慕‘90后’的你们”。
因为很多“70后”当学生的时候听说过一句话:“月亮也是外国的圆。”彼时上课用的不少教材来自西方,“以至于后来和外国学者在一起讨论问题,有时也不自觉地会有一种底气不足。”但如今的“90后”大学生截然不同,他们视野开阔,和国外的同龄人始终能够以平等的视角对话。“这种平等,源自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从过去五年取得的新成就一路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昨天的课程末了,李冉用一张“时间表”勉励听课的大学生:“当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时,正值你们人生的‘当打之年’。换句话说,在座诸位将全程参与民族振兴的全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西拉:
与学生共话“文化自信”,从旧金山新海湾大桥“读懂中国”
“我出生在抗战时的重庆大轰炸中,在我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见证了中国逐渐走向强大,我想从一名土木工程师的角度,和同学们谈一谈中国是如何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的。”昨天,年过七旬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西拉在“读懂中国”系列课《中国工程与中国自信》上的开场白,赢得台下学生一片掌声。
刘西拉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他曾经在“大三线”负责大量的工程顾问、质量诊断、抢险加固和设计工作。在上海交大,他一直为本科生讲授“土木工程概论”专业基础课和“21世纪工程人才培养”选修课,“读懂中国”系列课则囊括了这两门课的内容。这一系列课程由一批专业大咖共同主讲,内涵主线是从思政教育的高度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昨天的课堂上,刘西拉讲起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在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声中,被舅舅夹在胳膊下往防空洞里逃,在防空洞里面对一张张惨淡的脸,等待轰炸的结束,“那时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落后一定会挨打”。上世纪50年代,他考入清华大学。后来有机会参加一些国际会议,他常常听到国外学者在主席台上讲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他想:“中国的工程技术也会有走上世界前沿的那一天。”
2005年印度洋地震及海啸之后,世界工程组织在印尼召开全球大会,研究如何抗灾。刘西拉作为中国代表最后一个发言时指出:“我的报告有40%谈的是中国的成就和贡献,有60%谈了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听了报告,世界工程组织主席说:“中国的代表展示了中国的自信和开放。”这让刘西拉意识到了中国工程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而另一次是美国加州旧金山新海湾大桥的竣工,这座完全由中国建造的大桥,桥梁构件都是在上海长兴岛造好后运到旧金山的。2013年通车时,旁边挂着一条横幅,上面用英文写着“注意,这桥都是外国钢材,这本来应该是美国公司造”。这象征着中国桥梁建设终于敲开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大门,世界桥梁制造拉开了中国世纪的帷幕。
“读懂中国,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是只看到成就,我们仍然需要看到我们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自然灾害方面的挑战,仍然需要看到,我们在赶超发达国家时,不能忘掉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刘西拉特别谈到中国文化传统,鼓励学生要有文化自信。
他还和学生谈到,中国文化传统包容、开放,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全部接受别人的东西,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我们的发展动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黎声:
带领学生感恩“大体老师”,把医学课演绎为温情“人生大课”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最基础的一门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张黎声教授的课堂上,这门传统医学专业课上得非常与众不同。
“徐欣毅是我们学校2012级研究生,身患白血病,弥留之际,他跟妈妈说:我很想与学校和我热爱的事业一直在一起。欣毅去世后,他的遗体捐赠给了学校,他就这样真的留在了学校。”张黎声在课堂上深情讲述。
这样的遗体捐献者又被医学生称为“大体老师”,张黎声的 《人体解剖学》 第一课就以与学校有关的“大体老师”的故事为引。
陈海新,199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大,分配到周家渡地段医院,她患有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颈髓空洞症,因而又被称为“轮椅上的白衣天使”。“我的病无药可医,生命注定短暂,所以多做一些工作,我的生命价值就大一些。”陈海新这样说。她也把遗体捐献给了她热爱的医学事业。
“我愿在有生之年将我所学尽力奉献社会,身后则捐献遗体为振兴中医药事业略尽绵薄之力。”“真希望中医药大学能多出几个张仲景、华佗这样的大家。”这是遗体捐献者的心声。张黎声的课上,这样的“无言良师”还有很多。
在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除传授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还需学生动手进行解剖操作,这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捐献遗体为教学媒介。张黎声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就以平常人“尚难理解和做到”的遗体捐献为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不仅强调医学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
聆听过这门课的学生吴冠锦说:“老师反复强调,哪怕最终被遗忘,在人文思想方面获得的正能量却不能被忽略,这也是这门课程的精髓所在。在我的眼中,‘大体老师’的躯体是冰冷的,但灵魂是火热的。”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要为了谁。”这段摘自学生感言的文字,成为学生们在实验报告中引用率最高的话语,它感动着每个同学。
从2013年的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到2014年的德育研究课题,张黎声与教学团队一路打磨、丰富人体解剖课的内涵,把这门人人眼中“冷冰冰”的医学专业课演绎成了一堂充满温情的“人生大课”。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