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出版,对名家不应“只敢赞不敢责”
▲“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首批推出国内十位评论家作品。
鲁迅曾将文艺批评比喻成“剜烂苹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眼下,如何营造健康的文学批评氛围,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在新时代文学发展中的“方向盘”作用,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日前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的“新时代:文学批评何为”研讨会暨“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首发式上,来自全国20余名评论家热议,专业的文学批评既是“寻美”,又是“求疵”,这离不开对作家劳动的尊重和善意,也需不惧名家光环实事求是。
创作与评论是文艺的一体两面、左膀右臂,自古以来二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但有学者直言,当下文学批评与创作、文学传播与接受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批评的话语有同质化现象,如何赞美而不失度、批评而不失态,是对文学评论家态度与能力的极大挑战,也是对文学环境和作家胸怀的考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谈到,“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的编辑出版,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希冀把文学批评界敢于批评、勇于批评、敢讲真话、敢于亮剑的传统和力量组织展示出来,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新时代:文学批评何为”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
“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集结了李建军、洪治纲、陈冲、刘川鄂、杨光祖、牛学智、石华鹏、李美皆、何英、唐小林等十位批评家,囊括了“30后”到“70后”的老中青批评家队伍,首批推出了《超越消极写作》《偏见之辞》《钻一钻牛角尖》《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批评的思想之光》等十部著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研讨会上,《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尤其强调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因为批评不能止步于讲真话,更需要讲道理;需要批评者良好的文学感受力和判断力,对批评对象有足够的善意与对审美差异性的尊重,批评要有这样的逻辑起点。这取决于批评家的态度,包括生活的态度、写作的态度和审美的态度。”
所谓“著名作家”的光环并不意味着享有批评的豁免权,但与此同时,名家名作被批评,也并不代表他们的整体创作被否定,而是应增加看待名家名作的新维度、思考方式,正是对其存在价值的丰富。评论家李云雷以《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为例谈到,其中一篇对作家池莉的批评,建立在学理基础上研究这位重要作家的发展脉络,对她的优点和不足研究得尤其透,“比如文中指出了池莉书中有近百处硬伤,可以看出批评家的真功夫,不是浮光掠影、不痛不痒的表面印象式批评,而是做过深入研究后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超越消极写作》《偏见之辞》《钻一钻牛角尖》等十部著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因此,文学批评不仅要敢说真话,更要说理的批评。批判一个作品,要从文本出发,一旦发声要建立在有理有据、对作品的充分研究上,不能极端化、情绪化。《文学评论》副编审刘艳表示,“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是当下尤为需要构建的文学批评精神和维度。但她也十分反对缺乏文本分析支持、缺少学理性支撑的“酷评”或一味挑刺之作。“这样的批评,于评论家和作家都极其不负责任。”
新疆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批评的“纯真之眼”》作者何英从书名引申开去——“纯真之眼”是十九世纪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斯金提出的概念,美学家阿恩海姆和贡布里希都批评过这个概念。“尤其是贡布里希,他说世界上不存在纯真之眼,因为你在看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可能不带有先入之见。但从另一角度看,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信仰和理想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贵表现。因此,批评的写作伦理,离不开爱智求真的底色。”
编辑制作:许旸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