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吃出家常菜背后的传承故事,品味一颗辣椒的流变传奇
今晚,《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三》)将在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从2012年推出第一季开始,“舌尖系列”俨然成了中国原创纪录片界的超级大IP,这部作品掀起的收看热潮也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如春”的转折点。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最新一季会有哪些变与不变?总导演刘鸿彦提前剧透,第三季依旧延续透过食物与人物展示中国文化的路数,在“中国味道”里不仅尝到“味”,还要品出“道”。只是随着美食题材节目的日益丰富,以及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舌尖三》将以更年轻、更国际化的视角展现美食,并且开垦更多衍生话题。所以在最新一季中我们既能看到一份陕西水盆羊肉背后的匠心传承,也能体验辣椒从观赏植物变身食材背后的饮食文化变迁融合,还能了解灶、刀、坛、锅、盘、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这个由不少“90后”组成,甚至加入了欧洲“外援”的制作团队,希望让人观众为美食垂涎,为故事流泪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食物、人物、文化,还是一个不少
“舌尖系列”的成功,在于抓住了“吃”这个人类的共同话题以外,更得益于把“吃”这件再日常不过的生活体验,解读出了人情、人性,生活观、价值观,甚至是历史、文化,成为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一扇窗。这种食物、人物、文化交织并行,互为表里的展现手法,撬动味蕾温润心田,让“舌尖系列”自成一格。
在第三季中,这样的叙事风格被延续下来。“食物、人物、文化,是第三季一开始就定下的关键词”,刘鸿彦介绍,为了将这三个元素结合的更为生动紧密,剧组耗时10个月,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115个拍摄地中,将400多道美味纳入镜头。“爱是最好的调味料”,在对300多人的采访中,类似质朴鲜活的表达不时涌现,让剧组感动。他们用航拍、延迟等技术镜头捕捉中国佳肴的极致之美的同时,也试图挖掘出根植在食物背后的文化魅力与精神认同。
∧ 在对300多人的采访中,类似质朴鲜活的表达不时涌现
“陕西水盆羊肉”是入镜美食之一,在这道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常美味背后,展现的是一个父子两代人传承技艺与匠心的温情故事。在陕西一家水盆羊肉店中,店主老白定下这样一个规矩——开店前必须亲自品尝羊肉汤的味道,味道不合格就不开门。这样的坚持让店铺中的水盆羊肉的口味几十年如一日地传承下来。佳肴的味道与烹饪技巧背后,是中国人对火候的理解与坚持,我们的今天不正由这样一个个渺小又伟大的“坚持”所塑造?
挖掘平凡食物的前世今生,普及趣味知识点,亦是第三季的看点。某一集中,辣椒的食材演变史便颇具看点。原来,辣椒在数百年前曾是江南人家的观赏植物,后来辣椒向西迁移,才开启了自己在中国菜中的“食材生涯”。与人一样,食物的“迁徙地图”中亦包含着融合与创新。辣椒是一个小小的切口,导演说,食材的流变让观众得以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与文化的流变,进而对人与食物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
∧ 食物、人物、文化,是第三季一开始就定下的关键词
话题、班底、音乐,都在升级换代
六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让美食题材纪录片成为香饽饽,这部作品的拍摄手法与旁白设计也一度被同类作品争相模仿。如今,没有了“唯一性”的优势,观众的审美与期待又在不断上涨,这给第三季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继承前两季的优势之外,针对新审美的创新升级在所难免。
《舌尖三》的创新从其涵盖的话题中就有最直观的体现。这一季的八集分别讲述了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与融合等话题。其中的器具、食养、宴席与融合都是之前未曾涉及的话题,导演说,想要通过展现更多与美食相关的“衍生话题”,表现中国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拿器具为例,中国有“美食不如美器”一说,然而在以往的美食节目中,器具却是被忽略的存在。《舌尖三》为“器具”专开一集,将灶、刀、坛、锅、盘、碗等食器的故事搬上荧屏。
∧ 相比前两季,舌尖三涉及的话题面更广
与前两季相比,这一季的拍摄团队也更为国际化、年轻化。摄制组中出现了一些老外的身影。在外国人眼中,中国食物奇在哪,美在哪?他们又如何将我们熟悉的食物拍出新意与陌生感的?这些细节“彩蛋”都隐藏在第三季的镜头语言中。
除了内容呈现与镜头语言之外,一些细节也在更新换代。比如,每一集的片名都会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切入——每一集都会根据主题,选取一个合适的汉字为名,把对字的追根溯源与食文化进行结合。再比如,前两季非常成功的配乐也将迎来创新,民乐与现代元素将进行巧妙融合。
编辑制作:张祯希
*报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