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调研:实实在在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徐汇区一门式服务为营商者提供便利。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问需问计于民 问需问计于企
■大调研不是简单完成走访任务,而是要真正问需问计于民,问需问计于企,真正沉下去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抓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要立足更好地察实情和发现问题,始终把落脚点放在出实招解决问题上,到基层一线找办法,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
改变“路径依赖” 多点“直插一线”
■每天坐在办公桌前、会议室里,或是走马观花式地下基层、听汇报,很难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需求。因为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以及企业的“槽点”,只有深入第一线才能看得见、听得到、悟得透。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改变“路径依赖”,少一些“刻意安排”,多一点“直插一线”
细致入微解剖麻雀 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大调研重在实效,最终看的不是走访了多少地方,而是解决了多少问题。上海的广大党员干部在大调研中的共识是:大调研不能满足于一般性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而是要蹲下去、蹲得住,针对一个目标、聚焦一类问题,细致入微解剖麻雀,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委统一部署,2018年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努力做到调研主体、调研对象两个“全覆盖”。
两个多月以来,真抓实干、清新扑面的调查研究之风吹进“企业的厂子、农民的院子、居民的房子”。上海着力围绕群众急、愁、难、盼问题,通过大调研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为经济社会发展问诊把脉,促进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真正问需问计于民,问需问计于企
“真找问题”“找真问题”成了调研重点。新年之初赴虹桥商务区,调研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新春伊始登长江第一大岛崇明,了解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进展……市委书记李强密集调研的足迹遍及上海。
李强表示,大调研不是简单完成走访任务,而是要真正问需问计于民,问需问计于企,真正沉下去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抓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要立足更好地察实情和发现问题,始终把落脚点放在出实招解决问题上,到基层一线找办法,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
大调研正式启动后的前两个月,上海1464个各级调研主体共走访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52.1万个(户),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11.96万次;收到问题11.1万个、建议4.4万条。在收集的问题中数量居前的,分别是社会管理类、经济综合类、建设交通类和科教文卫类等。
把问题晒出来,不怕面子上不好看?在上海看来,发现问题恰是掌握基层真实情况、谋求新作为最直接的方式,是寻找发展机遇、找准工作发力点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浦东新区,大调研工作从一开始就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直面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复杂问题、瓶颈问题、短板问题去求解、破题。浦东新区形成了大调研20个重点选题。其中,区委领导“持续式”调研课题有两个:区城运中心智能化建设、“六个双”机制深化推广,针对的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举措的落实推广,其中“蹲点式”调研课题14个。
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委政法委集中调研上海长途客运总站、铁路上海站等重点公共场所安全隐患。比如,不少驾驶员和客运公司在站外私自揽客、沿途擅自上下客。不少交警反映,由于管理手段有限、威慑力不够,助长了司机的侥幸心理。针对这些问题,市委政法委要求注重源头控制和前端治理,由市公安、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对策举措,堵住管理漏洞。
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等理念逐渐成为大调研中上海党员干部的共识。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指出,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大调研,切实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
每天坐在办公桌前、会议室里,或是走马观花式地下基层、听汇报,很难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需求。因为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以及企业的“槽点”,只有深入第一线才能看得见、听得到、悟得透。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改变“路径依赖”,少一些“刻意安排”,多一点“直插一线”。
“在大调研动员会上,我承诺要在这届任期内,走完全区14个街镇的275个居民区,目前我已经走了85个。”静安区委书记安路生说,“工作再忙,我也要每周先安排两个半天,带着温度、带着热度、带着责任走下去调研。”
闵行区委书记朱芝松则和自己的基层联系点吴泾镇结下了缘分,“两年多来,我前前后后到吴泾镇20多次,塘湾、共和、和平几个村去得最多。我努力讲群众话、知心话,以认真的态度引起共鸣、解决问题。”
专门为大调研而设立的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研”,首批设置三个栏目:“走基层”,推送调研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解难事”,传递全市16个区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市级部门大调研开展情况、解决难题进展,以及来自基层的大调研好经验、好做法;“多倍镜”,收集市民群众、企业、社会组织的建议,为大调研工作提供线索,并生成大数据呈现大调研实效。比如,有网友反映,“轨道交通11号线马陆站附近断头路太多,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嘉定区委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对接区建管委,公布相关区域道路施工计划,获得网民点赞;网民反映“彭浦地区人口增长快,配套公厕太少”,静安区迅速回应,将增开公厕,加强道路指引,满足市民需求。
只有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才能交出满意答卷
大调研重在实效,最终看的不是走访了多少地方,而是解决了多少问题。
超过5天及以上的亮黄灯,超过12天及以上的亮红灯,黄浦区开发建设了“大调研信息平台”,其中对超过办结时限的问题自动“亮灯提醒”。该平台设立了信息动态发布、调研台账记录、数据统计分析、调研统筹协调、问题协商派单、制度清单等模块,记录并统计生成各项调研信息,在办理流程上形成问题发现、问题交办承办、转办落实、督办督查、办理总结、办理答复和对方评价的全程闭环,确保大调研不走样。
上证数据公司金桥项目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核心系统运行中心和数据中心,对支撑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和全国证券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项目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产,但三路110千伏电力外线自2016年9月提出申请后,目前仍未开展线路建设。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市发改委表示,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先以低压用户电力接入为突破口,以“环节少、时间短、成本低”为目标,抓紧研究制度性举措,争取尽快出台。
近十年来,上海市工商局每年都开展“走千家企业”调研活动。市工商局方面表示:“今年的大调研,我们给自己出了三道题:如何让营商环境更加宽松便利、如何让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正义、如何让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通过调研,我们一方面走进和服务企业,另一方面不断改进服务、提高市场监管水平,企业的‘槽点’将成为我们决策的良方,企业的心声将变为政策‘新语’。”
上海的广大党员干部在大调研中的共识是:大调研不能满足于一般性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而是要蹲下去、蹲得住,针对一个目标、聚焦一类问题,细致入微解剖麻雀,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
文:本报记者 张晓鸣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