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上海营商环境 | 六类改革举措落地企业市民获得感满满
▲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属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集中办公,为创业营商提供一门式服务。均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昨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上海围绕营商环境6项主要指标推出的改革举措。从执行效果看,企业和市民应该都是获得感满满。
举措1:开办企业
改革举措:企业注册“一窗通”服务平台系统将于3月底上线,后台将实现任务自动分送。申请人只需登录一个网站,填写一份表格,申报一次数据,就可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公章、申领发票、银行开户预约等业务。此外,工商部门将名称预先核准与企业登记环节合并,公安部门将公章刻制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其他环节也有优化整合。
改革成效:办理环节由之前的7个调整为5个。工商多证合一办照时间从8天减少为3天,税务涉税业务办理从10天提前到当天办结,开办企业由此从原来的22天缩减到最快6天内办结。
举措2:获得电力
改革举措:市经信委和市发改委等牵头加快审批改革,提高办事透明度,提升服务质量。用户申请电力接入将由电网企业一口受理,并推出互联网特别是手机App 申请、预约电力公司上门服务的渠道。
改革实效: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手续从原来的5项缩减为2项,平均用时从原来的145天缩减到不超过25个工作日。成本方面,取消了低压非居民用户的外线工程费用,小微用户成本由近20万元降为零。
举措3:办理施工许可
改革举措:完善分类审批模式、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探索“多评合一”、推行“多图联审”等。
改革实效: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的政府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05天,分别缩短到工业项目不超过15个工作日、小型项目不超过35个工作日、其他社会项目不超过48个工作日。
举措4:登记财产
改革举措:“全·网·通”服务改革主要
体现为:实现“一窗受理”,将交易、税务、登记三个窗口整合为“综合受理窗口”;精简流程,通过内部流转、并联审批等,努力减少企业和市民跑登记大厅的次数。年内,全市还要开通网上不动产登记大厅,实现网上办理、网上缴税、网上登记,办理不动产登记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
改革实效:目前涉及不动产登记的15类业务中,6个类别可当日办结,9个类别5个工作日办结。以居民不动产登记为例,原先41天,现在5个工作日拿证。
举措5:跨境贸易
改革举措:并联开展口岸作业,
实施报检报关、物流作业同步操作;压缩单证时间。此外,将规范清理口岸作业和处理环节的收费项目。
改革实效:进口集装箱“从货物抵港至提离港区”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出口原产地证网上申请自主打印4小时办结,地方商务部门审批的机电类产品进口许可证出证1天内办结。
举措6:纳税
改革举措:本市税务、人社和公积金部门提出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五类20项工作,其中19项工作已落地,包括推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探索预填式一键申报、实行网上更正申报、拓展多元缴税方式等。
改革实效:纳税时间可望减少20%;由于营改增和印花税实行网上申报,纳税次数可减少2次;此外,由于减少了涉税表征单数,100多个涉税事项实现在线要素征收,每个月可减少书面递交资料100万份。
文:本报记者 张懿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