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概念提出者萨森对上海满怀期待:未来,属于中国的
眼下,城市研究正日渐显现蓬勃景象。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热帖往往“刷屏”朋友圈,引发热议,比如前一阵子“上海是否错失了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杭州与上海,究竟谁是谁的后花园”等文章话题性十足,人们愈发关心脚下这片土地与个人生存发展的千丝万缕。究竟什么样的城市能吸引人、留得住人?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又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
昨天黄浦江畔,“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理论前沿与上海实践研讨会”在地标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举行,云集了国内外多名城市理论研究学者热议研讨,为上海加快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建言献策。
随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正式批复和公布,“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城市愿景逐渐广为人知,成为学界高频热词。据国务院规划,上海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在学界看来,上海全面迈向全球城市,背后一定是中国的崛起,换言之,上海演化为全球城市,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城市表达”。
“全球城市研究系列”《全球城市》《崛起中的全球城市》
周振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对于上海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定位和部署背后的学术支撑,则是全球城市理论。论坛现场,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说,从国际视野来看,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三股力量塑造了全球城市新范式;从中国视角出发,随着世界经济东移和中国日益崛起,亚太地区正涌现新的全球城市集群,而中国正是集群中的关键点。“在传统城市研究的视野内,城市的本质是集聚,集聚是理解城市的一把金钥匙。但在全球城市时代,缺乏连接能力和特性的集聚,将无法真正推动城市提升其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规模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最近,周振华所著的《全球城市:演化原理与上海2050》出版,《崛起中的全球城市:理论框架及中国模式研究》同时再版。新著《全球城市》进一步从本体论界定了全球城市分析框架,是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梳理。
“全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Saskia Sassen(萨斯基娅·萨森)出席研讨会并做演讲。“上海是我最喜欢的全球城市之一,我认为未来是属于中国的,你们有能力进行改革创新,而西方有些方面正在失去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我对拥有引领时代变革能力的中国,未来如何处理好城市的发展十分感兴趣。”
她坦言,建设全球城市这个目标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不断衍生出很多新的议题。比如,随着人口在城市聚集,土地除了满足食物生产等需要,大量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农业空间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萨森提醒,卓越的全球城市,并非等于面面俱到,每个全球城市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而全球功能定位也只是上海的一部分,“希望、生命和有活力的工作状态是我想在上海看到的。”1991年,萨森出版《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The Global City)一书,首次提出并定义“全球城市”概念,这为萨森赢得巨大声誉,奠定了她在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教授吴志强,曾担任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他在论坛上发言谈到,城市要发展得坚定持久,离不开一个区域的完整支撑,正如上海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城市与区域联动,才能走得更远。他打了个比方,“城市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城市,城市经济更像是进入‘打群架’阶段,没有区域支撑的全球城市会显得脆弱。城市群落效应愈发显著。”
除了区域支撑,他认为城市内在生命力,源于多元文化对优秀青年的磁场吸引力。“上海假如真的是骄傲的话,只有打开大门,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年愿意在这里交往、居住。有才华的青年在这里能够事业成功,恰是上海是否卓越的关键内在动力。”
在业内看来,这次的研讨会搭建了学术交流和成果传播发布的平台,是加强学界和出版界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很好形式。“学术界、理论界和出版界向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合作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一直是学术出版领域的引领者,推出了一大批优秀著作。类似的高端研讨会今后如能办成系列研讨会,打造成为全球城市理论前沿的品牌,那一定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新闻出版界同学术界、理论界精诚合作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将周振华教授《全球城市》这样的优秀研究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出版成果;积极争取萨森、周其仁、吴志强等在座教授能够成为我们的作者,为上海出版界聚集更多优质出版资源。
“新闻出版的创新发展,需要在学术出版和传播领域,做好传统出版物的同时,丰富出版业态,探索出版+学术服务的发展之路,开拓更多新的模式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上海在学术资源方面的优势,服务好上海的经济发展、上海的智库建设,为上海学术出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徐炯说。
全球城市是一种新的特殊城市形态,是全球化与信息化交互作用下的特定产物。论坛上,学者厘清了这一概念与其他用语的区别——“卓越城市”抽离了现代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网络背景,适用于评价任何时代的优秀城市,因此无法清晰指向上海未来力求实现的宏大愿景,甚至以之来形容当前的上海也不为过;“全球卓越城市”直观反映的是全球范围内的优秀城市,“全球”二字更多是范围概念。因此,作为学术术语,“全球城市”四字不可分割。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经济学会指导,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主办。
<<<<延伸阅读
周振华:卓越的全球城市大多既是全球金融中心又是文化艺术中心
现代社会中,城市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空间,全球城市在文化传播中的融汇引领作用更为突出,尤其成为卓越一流全球城市的必备功能。
文化艺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经济活动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文化艺术除了有其内在价值外,可以在许多方面促进城市生活和城镇经济发展。例如,文化艺术繁荣通过吸引外来游客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活跃的文化艺术环境通过提升地方(城市)品质和品位来吸引知识工作者、公司及其对城市的投资,以及提升城市品牌,增强其文化认同,甚至可能超越本地或国家层面作为全球艺术首都的形象。当然,文化艺术更多是以一种相当不同和更难以捉摸的方式对城市发展起作用,可能有助于确定它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身份和地位。
历史表明,作为全球金融贸易中心的城市,往往也是文化艺术中心。工业化时代之前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以及19世纪的伦敦是例证,其经营银行以及艺术和文化中心在国际上处于重要位置。进入现代全球化时代,这种国际金融实力与同样杰出的文化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仍然存在,并更加密切。
高端金融中心与著名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共同繁荣,是因为存在既有利于金融业蓬勃发展也有利于艺术场景繁荣的相同潜在因素。
我们可以发现的一个大概率事件是: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艺术中心之间的“重叠”程度,在城市层次结构的最高层面显得更高(达到75%),在其底部层面则更低。例如,伦敦在金融中心上排名第1、在艺术中心上排名第3,纽约在金融中心上排名第2、在艺术中心上排名第1,东京分别为第6和第4。旧金山、蒙特利尔、巴黎、爱丁堡等城市,既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艺术中心。苏黎世、日内瓦、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等城市,既拥有繁荣的艺术场景,特别是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方面,也是资本的首都。这意味着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大都既是全球经济金融中心又是全球文化艺术中心。
特别是伦敦、纽约和东京,它们不仅是顶级全球金融中心,也是重要的全球艺术城市。纽约有1600多个展览会,平均每周1000场戏剧、现场音乐、舞蹈、歌剧等演出,还有许多表演艺术节和国际艺术博览会。纽约在国际视觉艺术事件、国际表演艺术事件、当地视觉艺术事件和地方表演艺术事件等方面都有同样高的排名,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处于一个明显的领先地位。伦敦在地方表演艺术活动方面排名第一,比其他任何城市举办更多的戏剧、舞蹈、现场音乐、歌剧、马戏团等表演,平均每周超过1300场。东京在当地视觉艺术事件方面比其他城市更为领先。它是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以及众多的日本小画廊所在地。从经历地震和轰炸幸存下来的古老建筑到精品艺术房屋,其每一寸墙就是一个潜在显示空间,被誉为搜寻非凡之物的艺术爱好者天堂。巴黎是卢浮宫、红磨坊等传奇场馆所在地,在表演艺术方面特别强,并在视觉艺术方面具有像艺术巴黎(Art Paris)之类的迷人艺术场景。
因此,卓越的全球城市不仅是全球资源战略性配置的地方,同时也是全球文化艺术被广泛提供与消费,充满活力、鼓舞人心和有趣的地方,除了拥有繁荣的当地艺术场景外,也举办许多大型国际艺术节,使其艺术中心的影响超出了其国家边界。为此,许多重要的全球城市都把文化发展作为目标,增强全球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
上海具有全球文化融汇引领功能,不仅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还要在文化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并最终成为重要的文化策源地。为此,要重塑“海派文化”的新内涵和新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积极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国际交流与全球推广,强化上海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交往,拓展多元的交往方式,搭建更多的文化交流载体,提升上海跨文化交往的能力,很好地展示并体现全球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时尚潮流,形成既能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又能包容并蓄国外多元文化元素的“文化文明新形态”。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