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100多年的兼并小史

2018-04-09信息快讯网

中华书局100多年的兼并小史-信息快讯网

▲聚珍仿宋印书局商标

不捐细流,何以能成大江大河甚至大海。100多年的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坎坷,虽然有危机的时候贱卖资产,但更多的时候是不断地兼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才能根深树老,以至百年和百年以上。以出版界的中华书局为例,1912年元旦成立时,中华书局资本金是2.5万元,五年不到,1916年资本金已经是160万元。到了1949年5月,中华书局资本金为400万元。

经营奇才陆费逵让中华书局初露峥嵘

中华书局100多年的发展中,从小到大,自身壮大的同时,也在不断兼并其他公司。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是一位经营奇才,他先后收并了文明书局、民立图书公司和聚珍仿宋印书局。

先说文明书局,这是陆费逵的老东家,他曾担任文明书局襄理,之后自文明书局去了商务印书馆,再从商务印书馆独立出来创办中华书局。文明书局比商务印书馆更早出版教科书,文明书局第一本教科书《蒙学课本》在其创办之初的1902年就出版了,而商务印书馆的第一本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是1904年12月出版的。随着1912年中华书局成立,教科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文明书局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1915年,文明书局发生火灾,让以书画出版为主的文明书局受到极大损失,碑帖字画悉数被毁,经营困难,当年即被中华书局盘入。陆费逵和陈协恭等创办中华书局时,得文明书局经理俞复很多帮助,由中华书局盘进文明书局也就理所当然。中华书局收购文明书局后,文明书局的招牌依然在出版图书。民国六年(1917年),突然出现存户听信谣言而集中提取存款的挤兑风潮,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形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史称“民六危机”。当时,文明书局被作为质押以度时艰,后被中华书局提前赎回。1932年9月7日,文明书局登报通知寄售客户:“本局结局在此,现在屋已退租,希于9月20日以前前来结算,收回未售件,过期代捐慈善机关,不再通知。”至此,文明书局完全并入中华书局。文明书局当时培养了很多中华书局的高级职员,除了陆费逵、陈协恭,还有沈知方和沈鲁玉等人。

民立图书公司是于右任为主创办的图书出版公司,具体创办时间却有多种不同说法,当前刊行的“于右任年谱”说:1915年,37岁,“于右任创办民立图书公司刊行善本丛书,同时作为讨袁的掩护”。但核郑孝胥日记,其实民立图书公司在1912年就已经成立了。当时,商务印书馆的郑孝胥对民立图书公司的成立非常关心,其1912年7月31日日记写道:“张继、胡汉民、熊希龄、于右任、汪兆铭等发起民立图书公司,招股百万,编译、印刷二部已成立,此商务印书馆之劲敌也。”说民立图书公司成立于1912年7月,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也和现存图书版权页上的时间比较相称。早期的民立图书公司出版图书很少,于右任因为揭露宋教仁案被通缉,逃到日本后,得知日本学者在明治维新后重视西洋轻视中国古籍,将一些过去流传到日本珍贵古书随意处置。当时清廷驻日公使的随员杨守敬为了保存中国典籍,广为搜罗,并在东京就地精印了《古逸丛书》100部。对这事于右任印象很深,从日本返回后,决心以刊印善本丛书为民立图书公司的目标。他出重资将中国图书公司最新式的印刷机器转盘过来,他自己总负责,康心如为总经理,张季鸾为编辑,开始张罗印刷古逸丛书。但因兹事甚大,做成不易,加上革命家终究难耐书斋的寂寞,最后民立图书公司也就盘给了中华书局。

1916年,聚珍仿宋体的铅字铸成后,因字体秀丽古雅、极似宋刻而受到出版界、印刷界的赞誉。丁三在和丁辅之弟兄便在上海创设聚珍仿宋印书局(有人讹为聚珍仿宋印书馆),书局成立后主要从事代客印简帖、名片等业务。起初,丁氏拟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并于1917年为商务印书馆排印过《大观录》《习苦斋诗集》《居易堂集》等诗文集。因商务印书馆想取消“聚珍”二字,丁氏不肯。1919年起,中华书局确定盘入聚珍仿宋印书局,并保留“聚珍”二字。1920年6月,双方议定2.6万元的盘入金额,1921年始议妥全部条件,正式订立合同,当年6月6日的《申报》刊登了聚珍仿宋印书局的启事:“本局已并入中华书局总厂,以后关于法律上权利义务完全由中华书局代表。”1921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用聚珍仿宋字体排印,出版后受到社会的喜爱,中华书局因为仿宋字体深受欢迎 ,1921年还特意成立了“名片部”承揽业务,获得了很大的社会效果。

中华书局100多年的兼并小史-信息快讯网

▲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外国地理教科书》

时代机缘使中华书局成为古籍出版的龙头

以上说的是中华书局在新中国成立前盘进的几个出版公司,都是在陆费逵手上完成的,后来爆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书局的经营进入了一个动荡期,一直到1949年后,兼并历史又有了新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华书局的出版方向一变再变。1950年,国家出版会议初步商定,中华书局出版方向是医药卫生以及农业书。1952年10月,教育部和出版总署统一成立了专门的教科书出版委员会,中华书局又失去了教科书这个主营业务,出版专业调整为农业、经济、外国语文,以及中国文史旧书等。确定出版方向后,中华书局开始迎来了第二波兼并的历史。考虑到当时社内农业方面人才缺少,于是中华书局就兼并了新农出版社。

新农出版社成立于1946年,农业科学家余松烈与郑广华、邵霖生等是发起人,出版了不少农业科学书籍,对农学教育以及普及农业科学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当时农业界很有影响。1953年,新农出版社并入到了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100多年的兼并小史-信息快讯网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版1印《宋元戏文辑佚》

公私合营后,中华书局为了配合当时的经济建设,于1954年5月新组建了财政经济出版社,同时还保留中华书局的牌子,中华书局同时也迁到北京。一直到了1957年,中华书局的出版方向才明确了,也才开始专注于出版古籍。据说是当时的领导人说,中华书局保留下来做中国古籍,商务印书馆保留下来做洋古籍,于是这两个老牌出版社都保留下来了。1957年3月,古籍出版社并入中华书局,这次并入让中华书局如虎添翼;1958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并入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成立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书局逐渐成为中国古籍出版的龙头老大。

今天知道古籍出版社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个出版社存在时间比较短。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6月,是当时出版总署的直属社,社长由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兼任,编辑人数不多,但都是声名如雷贯耳的大家,有徐调孚、张静庐、章锡琛、曾次亮、丁晓先、陈乃乾、陆高谊等。1956年12月,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和陈云副总理的指示,拟加强中华、商务的出版工作,其中一个举措就是将古籍出版社并入中华书局,组成中华书局的编辑部。1957年3月,这个成立不足三年的古籍专业出版社并入了中华书局。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是由新文艺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分出扩大组成,以编辑出版中国古代文学书籍及今人对古典文学研究论著为主,也兼及古代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古籍和论著,该社于1958年7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图书都是使用中华书局版号和徽标,坊间有说中华书局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不是一个单位,其实都是凿空之言。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编辑出版工作一直到1978年上海地方成立古籍专业出版社为止。

经过1949年前后各三次的扩张和兼并,中华书局的规模和名气愈发大了,这里有出版人的睿智,比如陆费逵;也有时代机缘,比如1949年后出版方向的确定和大手笔合并,以及大批古籍专业人才的调入。从1958年到1978年将近20年时间里,全国古籍类图书出版几乎都由中华书局包办,此举让中华书局成了读者心目中古籍类读物出版社的不二选择。

作者:余佐赞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蒋楚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走进思南书局分享“人生之书”
5亿元保险为大闸蟹“护身”?!上海海洋大学最新一单成果转化协议创下1500万,助力中华绒螯蟹“江海21”当网红
长宁:3年内新增养老床位1100余张,新增护理床位1964张
今年首件亿元中国艺术品诞生!你看,这是画家相守16年的妻子抛弃他之后画的。
第100份!上海这次把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颁给世界技能组织主席
全国新书发布厅走过100期!《风调雨顺》首发,书香春意盎然
今天,中国“海龙11000”潜水器2000米级海试成功
上海“新医改”引导就医中心不断下移:100多万人次门诊量“回流”社区
长销不衰、首部国际获奖的中国木偶片,走过60多年的《神笔马良》何以历久弥新
苹果2018年的春季新品发布会,竟然被这两所上海小学抢了风头!
这位外卖小哥说:欢迎来杭州和我切磋中华诗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奥地利共和国关于建立友好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怀念冯至
77岁老爷爷用Excel作画美上天,别把低估自己当作理所应当!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涉台论述: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美媒提醒特朗普:今日中国可不是当年的日本
这里有一碗1998年的狗粮了解一下?
见过“城市山丘”吗?路过苏州河的你或许会被这 1000 棵树所吸引
500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放流长江 ,回归自然
习近平与海南跨越40年的深情故事
语文老师用文言文翻译网络流行语,学生惊呆:壮哉我中华文化!
除了讲述爱情故事,《牡丹亭》还藏有延续400年的农耕民俗
申城网络订餐日均订单量已超过100万!饿了么张旭豪支持“双问责制”
滴水湖网红新地标新玩法,大隐湖畔书局开业7天内可免费借阅300元内图书
赵薇夫妇禁入证券市场5年的行政处罚定了
1000张认知症床位!实用攻略和补贴标准来了
踩起高跷、跳起皮筋,“非遗”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