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掼浪头”到“夸模子”,长寿路街道这个居委会到底做了啥?
2018年第一季度,长寿路街道长寿新村第四居民区成功创成“无违建”居民区,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了“无一户暴力拒拆、无一例上访事件、无一起负面舆情。”验收通过的那一天,居委副书记肖萍终于松了一口气,“几个月前,说我们能够创建成功,居民都觉得阿拉居委会在‘拐浪头’,现在居民夸我们个个是‘模子’。”该居民区由8个自然小区组成,每个小区房屋建造性质各有不同,共计15幢高层建筑、2466户居民。
组成最强大的后援团
在创建启动之初,长四居委会结合自家居民区的实际情况,在街道统一部署下制定了详细方案。“我们有8个自然小区,每个小区情况不一样,推进创建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肖萍介绍说,“居委需要冲在前面,但是8个小区全靠居委做工作还是有困难。”于是居委就在如何“借力”上下了功夫。
创建的第一步是排摸违建底数。居委干部除了自己主动担起逐幢排摸的任务,还全面发动社区党员,制定排摸计划和宣传计划。大家轮流上岗,在小区内发放宣传资料,逐幢排摸、不留死角。同时居委组织了各块块长、楼组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无违创建,建立起巡逻机制。增加对新增违建的敏感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处置。“别看我们居委会只有10名干部,我们还有N多小区志愿者、N多党员骨干,我们是一起做居民思想工作,一起想办法、克难题!”
对违法建筑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问、难点,居委会和街道管理办及相关部门通过“长寿无违创居村创建动态群”,共同分析问题、破解难题、做好工作。“每天从早到晚,我们居委会干部的微信都被它的海量信息长期置顶,我们也戏称这个群是‘置顶群’。有了专业、行政力量的支撑,我们做起群众工作更有底气。”
20年生活习惯一朝改
“拆违难,不在于拆掉违章,而在于拆违能不拆心!”长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庆年介绍到。
创建工作中碰到的最困难之处是居民对天井封门不理解。觉得自家天井无加高、无扩建、无扰民、无投诉,也不存在经营性质,不影响任何业主,也不占用公共通道,完全没必要封。20多年居住在此,一楼居民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走后门”的出行方式。居委干部上门走访告知不允许天井开门时,接连几次被居民指责,甚至难以进门。居委会干部没有气馁,而是联合楼组长、党员骨干轮流坚持上门说服,把“无违建”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相关政策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让居民意识到拆违是必然的趋势,从而接受居委干部上门,逐步同意配合整改。
除了天井封门,还有一类违建也让人头痛。长四居民区毗邻澳门路,沿街面上青佳园小区底部18家商户均有外扩行为,有的产权复杂、有的经过多手转租、有的已存在十年以上。面对小区居民的疑虑,街道管理办牵头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外扩违建当事人进行逐一告知。开具责令整改告知书,明确告知政策、法规,逾期未改将强制代为整改。通过反复讲政策、做工作,18家商户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整改。“拆违的工作老百姓看在眼里,政府的决心老百姓也记在心里。”通过沿街商铺的违章拆除,小区内的拆违工作也更有底气。
能拿自己开刀,还有做不成的事吗?
创建工作中有苦也有乐,小区中也出现了部分积极响应拆违政策、愿意主动拆违的业主。
在宣传创建的大部队上门后,荣联公寓9号楼4楼的3户居民积极配合创建,愿意自行完成拆违。402室业主带头先行拆除搭建在三楼平台上的自住违建房。402室的举动带动了隔壁403、404两户业主的拆违积极性:“402室拆完之后,我们从楼下看上来,这个平台确实干净、整洁了,我们两户的违建房倒是有点辣眼睛,也要加快节奏了……”两户业主都是上班族,于是他们利用双休日,马不停蹄的自行拆违,居委也及时进行协调,确保拆违垃圾合法清运。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推进拆违工作中,居委干部、业委会成员、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前是朝中有人好办实事,现在可是朝中有人身先卒,”一名居委会干部笑道,“看到了我们拿自己开刀、动真格,一些原本态度强硬、拒不整改的业主也开始动摇,逐渐配合我们开展工作。”
“拆违工作只要我们秉一颗公心,有一个标准,用一把尺子,”心往一处向,劲往一处使,就能做到拆违不拆心,封门不封情。”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平说。从对抗到对话,从对话到参与,从参与到融入,群众的态度是检验工作的最好标准。
作者:祝越
编辑:孙华
责任编辑:张晓鸣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