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精神从未褪色——三代企业家眼中的深圳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他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他们筚路蓝缕、开拓进取。
将近40年时间,一代代创业者奔赴深圳,在这片试验田中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
他们与特区同呼吸,共甘苦,一起展翅腾飞。
岁月沧桑,时光沉淀出最深的记忆。
勇气、环境、创新——三代深圳企业家勾勒着自己眼中的特区。
深房创立者骆锦星:敢闯敢试改天换地
骆锦星从惠阳调往深圳时已年过不惑,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亲历土地“第一拍”。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骆锦星和其他调往深圳的人被拉到宝安党校的新园招待所。他被任命为房管局副局长抓基建。他的第一个任务是,10月份前,建好500套干部宿舍。
1980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成立,骆锦星兼任经理。不久,内地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由深房开工建设。
深房采取“补偿贸易”合作方式,在操作中逐渐演化出外商独资、直接收取土地使用费的做法,引发了社会震动。
1984年的深圳已由小渔村变成吊塔林立的大工地,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正在迅速“长高”,开创“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骆锦星人生中的另一次“高光时刻”在1987年12月1日。他代表深房以超出底价300多万元的价格竞得深圳水库旁的一个地块。
第二年,经过修改的法律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不久后,在“第一拍”的土地上,东晓花园建成,买房的人排成了长龙,全部楼盘售完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1993年,深房完成股份制改造,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内地第一个法人义工组织……打破重重禁锢,深圳诞生了近千个“国内第一”。
什么是深圳?骆锦星回答说:勇气!
顺丰总裁王卫:优化环境释放活力
王卫1993年创立顺丰速运,2002年迁至深圳发展。
深圳吸引王卫的是其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进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10%;创投机构数量是全国的三分之一;PCT国际专利申请几乎是全国总量的一半。
什么是深圳?王卫的回答是:环境。
今年48岁的王卫始终记得因为业务扩张申请机场用地的事。报告递上去后,忽然有一天,公司来了一个市领导带队的调研组。“调研后的场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带队领导说,没发现企业的成长,服务没有跟上,很抱歉。”
营造干得了事、干得成事的氛围,这是深圳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理念。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在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气力。
——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率先推动商事登记改革并持续深化;
——着力推动政府服务高效化,进行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压缩审批事项和时限;
——大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这些改革都围绕着一个目标:让企业更便利、更有空间。于是,在深圳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华为、腾讯、比亚迪……
改革没有终点。2018年2月,《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出台,这是深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标国际一流,通过强有力的改革来营造更加优良营商环境的一次大胆尝试。
土巴兔王国彬、瀚海基因贺建奎:坚持不懈发力创新
什么是深圳?新一代企业家的回答是:创新。
2008年,26岁的江西小伙王国彬在深圳设立互联网家装对接平台土巴兔;2012年,1984年出生的南方科技大学海归教授贺建奎创立瀚海基因。
是深圳对创新的全力支持成就了两位“80后”创业者。
2017年,土巴兔已在全国开通256个城市分站,平台上汇聚8万多家正规装修公司、100万名专业室内设计师,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评选的独角兽企业。
同年,瀚海基因宣布打破国外对关键技术的垄断,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次年,宣布完成2亿多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刚刚进入新世纪,深圳就提出经济发展转型。从布局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培育生命健康、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深圳始终坚持以转型应对危机,以新理念引领发展。
与此同时,深圳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步伐。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系列措施,每年投入巨资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如今,深圳的发展已由“速度”转向“质量”和“标准”,GDP达2.24万亿元,体量已与香港相当。
面对未来,新时代的深圳提出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在新征程勇当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