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配药、验血、中医理疗样样有,我家就住附近,抬抬脚就到了!”上海嘉定区打造家庭医生“3+X”新模式

2018-05-23信息快讯网

“这里配药、验血、中医理疗样样有,我家就住附近,抬抬脚就到了!”上海嘉定区打造家庭医生“3+X”新模式-信息快讯网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区分中心家庭医生李正茂正在为病人看诊。

“这里配药、验血、中医理疗样样有,而且交通方便,我家就住附近,抬抬脚就到了!”去年2月,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区分中心正式对外运营时,吴老伯第一时间前来签约,量血压、配药……如今他将自己的健康全权交给了这里的家庭医生。

这是嘉定区打造家庭医生新型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如果说以往家庭医生与二三级医院一样,是以疾病诊疗为中心,那么如今嘉定区正在围绕以居民健康为中心重构系统,通过家庭医生把医疗健康服务整合在一起。据悉,目前,嘉定区家庭医生签约24.15万居民,签约率17.73%,60岁以上居民签约16.24万人,签约率达84.16%。

“全专联合”,让居民愿意在家门口看病

“在这里看病既方便又省钱。”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吴老伯再也不愿去“大医院”看病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先他每月要去位于嘉定区的三甲医院瑞金北院配药,早上七点之前就到医院排队挂号,往往要折腾到中午才能回家,而且每次最多配三个星期的药,一年的药费自己要付3870元左右。在享受“长处方”政策后,到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区分中心配药来回最多20分钟,每次可配六周的药量,一年到站点配药九次,自付1404元,比原来足足省下2400多元。

李正茂是吴老伯的家庭医生,2014年,他从嘉定区中心医院心血管普内科转岗至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区分中心。为何愿意从二级医院到社区医院?李正茂告诉记者,在心血管普内科,他看过太多因不注重保养而得病的患者,认识到“从根源上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更有意义”。

从专科医生到如今的全科医生,李正茂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以前只需要管心血管病人就好,现在病人从头到脚我们都要看。”在他签约的病人中不乏难治性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人确实需要转诊,我们会第一时间把病人上转至上级医院;病人在上级医院经过治疗稳定后,再下转到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由家庭医生跟踪管理。”李正茂解释道,这样实现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全专联合”,形成一个分级诊疗的闭环管理模式。

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流程,实现就医“零排队”

最近天气忽热忽冷,吴老伯的老慢支又犯了,他立马想到了自己的家庭医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健康工业区”实时预约,吴老伯可以自行选择就诊日期和时间。“滴”一声,到自助设备上划一下社保卡,屏幕上就跳出他签约的家庭医生的名字,按照预约时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没有等候,吴老伯便顺利就诊。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建根介绍说:“为了方便就诊患者,我们进一步再造和优化了家庭医生首诊分诊系统。通过将居民‘1+1+1’签约的信息与预约挂号系统的整合,让签约居民可以在就医服务时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

前来社区医院就诊的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以往排一次队、付一次款、做一个项目的就诊过程并不方便。嘉定区精简非医疗服务环节,相继上线“后付费系统”,老人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不到八分钟,吴老伯便从医生那里拿到了处方单。在缴费环节,吴老伯所做检验检查项目需要支付的金额,将在就医后、取药前通过收费窗口、自助机、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方式支付,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据统计,与以往比,先诊疗后付费的新模式使患者的就诊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家庭医生从一个人延伸到一个团队

“如今的家庭医生不再是简单看病、开药,而是进行居民健康管理。”嘉定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陆璇告诉记者,在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尝试开发一种全新的家庭医生健康服务管理系统,由原先的“一个人”变成“一个团队”。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签约居民先由健康管理师(家庭医生助理)接诊,询问基本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包括已经存在的疾病和将来可能发生的疾病。随后生成一份初步的健康指导方案,居民前往家庭医生的诊室,由其开展进一步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这样的服务模式已在李正茂的全科门诊开始试点,已签约480多名居民的他几乎每天都要看上二三十个病人。

可以说,一名家庭医生、一名健康管理师、一个区域家庭医生服务中心以及若干个外包服务中心,这种“3+X”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家庭医生的服务内涵,如今新型服务模式在工业区社区稳步试点推进。“嘉定区卫计委针对居民健康需求,由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基本服务的同时,可以整合资源,为居民实施综合、连续、全程性的健康管理。我们希望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陆璇说。


作者:见习记者 李晨琰

图片:见习记者 李晨琰  摄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签约医生,就有家庭医生
上海的这两位医生获得“最美医生”称号,他们一位是拯救儿童的肝脏移植专家,一位是最基层的家庭医生
嘉定区启动文化资源四级配送:让接地气的“文化大餐”变成老百姓的“日常小菜”
深入大调研 发展有实招 | 上海社区尝试“邻里汇”,老人配药不再烦
“UOD黑胶工坊”在沪开幕,喜欢黑胶的你,能在这里看到整条生产线
看糖尿病,机器人医生的号你挂吗?今天,瑞金医院的糖尿病人工智能医生马上要上岗了!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这里有四位帕格尼尼金奖得主“飙琴”,更有绝世名琴亮相
医生叔叔和针筒不可怕:全国首支儿童护理医疗游戏辅导员队诞生
我国护士人数突破380万,护士培养被提升到与医生同等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身体强壮的人大量吃红枣后会牙痛?医生教你如何正确认识“发物”
“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一个外科医生的反思:医生观念陈旧让肿瘤患者过早地“牺牲”了
涂鸦墙将被推倒?别担心,这里将成为新的艺术地标
嘉定竹刻迎来难得的“归宁省亲盛会”,百余件明清嘉定竹刻珍藏亮相
一个月时间里360度持续呈现阅读的魅力!2018嘉定读书月今天启动
“绿色联盟”在黄浦区成立,将“研发”全民环保新模式
苏州嘉定共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以后大家一脚油门就能互通往来
来这里,读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上海建成全市统一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优化制度供给方式 助力智慧政府建设
卟啉病、血友病、亨廷顿舞蹈病……这121个病种成为“罕见病”!中国版罕见病名录终于落定
H5 | 为什么120多名记者齐关注这里?来看大数据揭秘!
原来花草这么美,原来你也在这里
“交警+医生”,徐汇区成立首支“警医合作”文明交通宣讲团
江苏南京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能兑换志愿服务时间
如果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声道歉,就为他们拍一张照片吧
患者麻药过敏,小小银针显威!上海医生施行全球首例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造影术
嘉定婚登全市首推“成家礼”,“家规箴言”征集折射新时代家庭观
这里有一幅《英雄长卷》,把你的手机横过来看!
小学生身着定制白大褂,变身“见习小医生”……第二十期“儿童观察团”来了
“2050大会”是什么?是科技、是青年、是未来......心有多大,路有多远,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敲黑板!今年高考有调整,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不唯拆迁一条路,上海多模式实施旧区改造
抓住科技产业革命机遇创新融资模式,新开发银行第三届理事会年会开幕,刘昆应勇卡马特出席
医院护工冒充“富二代”,女医生上当被骗“奶粉钱”
三大“车轮”同步运转 上合组织合作模式迈上新台阶
助力打造“上海版MD安德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将形成陆家嘴、张江两地协同模式,“儿童健康促进国际合作上海倡议”首发
上海市嘉定区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虹口医疗工作室设点商务楼宇,在楼下就能配药了!
上海家庭医生“1+1+1”签约居民超480万,半数在社区就诊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