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条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上海组团参加第十三届重庆高交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
由国家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今天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上海市科委组织了 12家单位的23个项目参展。
近年来,上海市根据十九大提出的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挖具有潜在军事应用前景的军民两用科技潜力,充实科技动员潜力数据库,截至今年3月,新增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300条军民两用技术项目。记者从展会现场看到,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星载氢钟、探月工程“玉兔号”关键技术、火星探测关键技术、高精度光纤陀螺关键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撑了国防建设需求;航空特种轴承、粘滞阻尼器、陆空两栖汽车、非接触式毒品及爆炸物识别等军民两用技术攻关很好解决了民用领域技术难题,产业化效果突出。
军转民,航天机器人帮忙“拧螺栓”
在上海展台的迎宾区,一台土黄色的机器人正在一丝不苟地拧螺栓,这是由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螺栓紧固机器人”。不过,它拧的可不是一般的螺栓,而是一个直径足有10厘米长的大螺栓。螺栓越大,拧螺丝的力矩也就越大,对机器的精度要求越高。“拧螺丝”的技术包含了激光测距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伺服旋转等,这些技术集成原本用于航天器的空间交会,现在则为大风车的螺栓固定提供了流水线作用平台。
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该机器人已经用于国内四大风力发电集团的风车装配车间,共建成了三条生产线,装备效率比人工手动拧大大提高。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带来了“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研判指挥平台”,它实现了卫星影像、航拍影像等军用数据的民用转化,可接入吉林一号卫星等卫星影像数据,以及无人机巡查数据、监测数据等航拍数据信息,可有效推广并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治安管控和重点区域监控的工作能力。
民参军,能源管理系统用于军事基地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站式服务”,为客户解决当风电、火电、光电等多种能源集中在同一个电网中时,如何利用最安全、合理和高效的问题。这一技术在军队中使用前景尤为广泛。
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某部队在野外作业时白天利用风机发电,到了晚上则关闭风机利用白天的储能供电,这是由于带的风机过大,开启时有噪音,如果该部队提前做了能源规划,就可以带若干个小一点的风机,那么晚上也无需关闭风机。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伯克利大学合作,在国内首创了精准的能源规划设计,几分钟内就能给出解决方案,能源利用率最高可提高50%。同时他们利用新能源汽车上的废旧锂电池做的能源存储设备,能使平均用电价格下降10%,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生纳立体纳米纤维口罩”使用人工血管的纳米纤维技术,可在治沙、发动机空气滤材、水过滤、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等领域也能广泛应用,同时也能应用于军用及民用防护上滤除尘埃、细菌、烟雾甚至病毒等。
沪渝联手,加快军民技术转化步伐
“我们研究院的许多3D打印技术都是上海输出的。”重庆工港致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壮志说。这家3D打印研究院基础面积7000平方米,汇聚了全球顶尖工业级增材制造软硬件设备20余套,特别是与重庆多家医院的医生签订了合作协议,让医生们提要求,他们来提供医用打印产品。
一位骨科医生说,能否为脚骨折的病人打印一种适合他们脚踝关节的支撑物,取代厚重的石膏。打听之下,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个性化诊疗3D打印关键技术示范应用”项目中,已经有此技术。在市科委牵线下,上海研发技术将输出重庆,通过与重庆工港致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拓中西部市场,带动、衍生和孵化3D打印产业。
展会期间,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和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举办了“巴南-上海技术对接会”,20余家巴南区当地企业与上海此次参展的企业、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促进两地间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高度融合,为两地间的多维度科技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沈湫莎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