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我见证】西藏吉隆河畔的春天
图为吉隆冰川(摄于1988年)
吉隆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五条沟中最深的一道,珠峰自然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森林景区,生机盎然、绿色葱茏,素有 “珠穆朗玛峰后花园”的美誉。美丽蜿蜒的吉隆河(吉隆藏布)奔腾不息,流经吉隆的高山峡谷,流经热索乡,与东林藏布河汇合,流入尼泊尔境内……
图为作者在吉隆边境热索桥(摄于1985年)
我在吉隆工作时,每当春天来临之际,看到吉隆河畔漫山遍野一簇簇、一丛丛各种颜色的杜鹃花盛开,似彩霞飘落在青山绿水间,在冰峰雪山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宁静、迷人,令人陶醉。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藏族百姓在这里自给自足,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图为作者于吉隆县大院留影(摄于1979年)
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吉隆河畔的边陲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这里的春天更加美丽。
图为吉隆珍稀树种长叶松林(摄于1988年)
我有幸于1979年到西藏吉隆县工作,十年间与吉隆的乡镇干部、林管站职工和林区群众朝夕相处,踏遍了吉隆沟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吉隆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规划发展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边陲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吉隆沟谷发生了历史性变迁,开辟了新时代的新篇章。我为吉隆感到骄傲和自豪!为西藏感到骄傲和自豪!更为我们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图为吉隆群众在编织竹筐(摄于1985年)
西藏吉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面和西南面与尼泊尔相邻,边境线长162公里。吉隆,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传说在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途经吉隆沟歇息,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莲花生大师不胜感慨;见溪谷中的河水洁白如乳,溪底的卵石光润如玉,赞叹不已。临行之前,大师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吉隆”之称谓遂流传至今。
传说,1300年前,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赤尊公主经过吉隆,吉隆当地人点燃篝火,举行了三天三夜的歌舞表演。其中,吉隆妇女喜欢的手镯舞尤其受到赤尊公主的喜爱。舞蹈表现特征为,妇女右手腕戴的银镯与左手腕戴的象牙手镯相互碰撞,发出“同甲、同甲、同甲”的声音,因而将这种舞蹈命名为“同甲啦”。这种原生态舞蹈——同甲拉舞流传至今,成为吉隆人过年过节时的必演项目,也成为广受当地人喜爱的一种艺术传承形式。2008年,“同甲啦”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隆民歌演唱的体裁、音韵、调式和其他地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流传至今的情歌、颂歌、悲歌等有固定的唱腔和句式,一首曲调可唱若干段词。草地乐歌的音域宽广、热情奔放,音韵连贯、节奏自由,展现出牧民豪放的性格。
图为吉隆帕巴寺(摄于1983年)
吉隆唐尼古道,记载着唐时著名外交使节王玄策的动人故事。王玄策曾三次途经唐尼古道吉隆出使印度,将大唐帝国和天竺诸国的交通和文化交流活动,推向一个新高度。王玄策在吉隆县境内留下的“大唐天竺使之铭”石刻,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在吉隆,到处可见汉文字的石刻,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图为吉隆热索—吉隆海关(摄于2018年8月)
1961年12月,经国务院决定,在吉隆县吉隆镇设立海关,作为开放口岸。1978年,吉隆口岸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边境贸易较为活跃。吉隆口岸是中国一级陆路通商口岸,中尼双边贸易通过一座热索桥连通,该口岸历经木板桥、钢索桥和现在承载力达到100余吨的水泥桥三次历史变迁。上世纪60年代,口岸设立之初,中尼双方边民还存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运输方式主要是以背夫人力为主,一群群光着脚的背夫,背着沉重的货物,徒步行走在陡峭崎岖的羊肠小道上……
图为吉隆海关进出口的贸易车队(摄于2018年8月)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2017年4月,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2018年1月,吉隆口岸被国务院批准增设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吉隆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后,在口岸现场可看到,不少欧美游客、印度香客及尼泊尔车队在现场排队通关。吉隆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增长很快,已经是西藏对外的主要口岸了。
图为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正在进行中(摄于2018年8月)
除了吉隆口岸已成为繁荣的对外贸易国际性口岸,如今便捷的公路交通运输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吉隆的朋友告诉我,吉隆镇的每个村都已通公路,交通十分便捷。从吉隆镇到热索的羊肠小道现在已修成能通行双车道的国际公路了。大宗的国际贸易货物,经过吉隆口岸运往内地、出口东南亚,是西藏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图为吉隆街道(摄于2018年8月)
我在吉隆工作时曾向往过,能在马拉山上“穿个洞”该多好呀!吉隆的交通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如今我高兴地得知,日喀则至吉隆铁路已列入国家计划,并有望建成通往南亚的国际铁路了,真的要在马拉山打洞穿越了。昔日,一到冬天就大雪封路很长时间的马拉山,将一年四季畅通无阻了。得知这一消息时,我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这真是吉隆的幸事。
图为吉隆林区(摄于2018年8月)
吉隆的朋友还告诉我,吉隆的义务教育普及得很好。经过各类学校、内地西藏班的学习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的本地藏族青年正在茁壮成长,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已成为工作骨干。吉隆的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正在进行中,群众的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吉隆还建成村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站,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我们的边区群众都能看上电视了!
图为吉隆林区(摄于2018年8月)
位于吉隆边境的江村,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上。长久以来,这里的村民生活全靠在山地上种植一点玉米、青稞等,经常受到野生动物的侵害,群众生活贫困。如今,通过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到郎久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吉隆镇玛嘎村现有人口288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1.5万元。昔日用石块、木板搭建的简易住房,现在通过改造,修建成了结实明亮宽敞的新房。
今年的8月20日,第十六届珠峰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珠峰杯2018吉隆马拉松(25KM/5KM)鸣枪开跑。比赛当天,200多名运动员从吉隆镇帕巴寺广场出发,跑向边境热索吉隆口岸。得知此消息,令我很激动。
图为吉隆帕巴寺(摄于2018年8月)
吉隆的旅游资源丰富。吉隆峡谷气势恢宏,全长15公里,上段称吉隆藏布峡谷,下段称吉普峡谷。谷宽20至50米不等,谷中水流湍急、水声如雷,两岸山峰秀丽、古树参天。吉普峡谷口距地面海拔落差256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吉浦峡谷,其突出特点是深、奇、险、秀,迎来游客无数。徒步吉普大峡谷,也是旅游者不错的选择。此外,建于唐代的吉隆帕巴寺建筑风格独特;吉隆的邦兴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强堆寺;乃村通公路后,游客可在观景平台欣赏郎波岗日、戈乃斯、央然、萨拉戈萨的日出,将蓝天、白云、雪山、牧场、田野等尽收眼底;吉隆还有能治病的温泉,三指马的化石、摩崖石刻、唐尼古道、尼泊尔公主的栖息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点……珠峰杯2018吉隆马拉松(25KM/5KM)的举办,将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吉隆、了解吉隆、走进吉隆!
如今,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西藏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正在西藏各级政府的关怀下正迅速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吉隆的春天将变得更加美丽!
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李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