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兴技术把舞蹈的故事讲活,首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在国家大剧院揭幕
用新兴技术、把舞蹈的故事讲活,“为生命起舞——首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于9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东侧展厅开幕。
展览依据主题划分为“起舞”“漫舞”“采舞”“兴舞”“共舞”等展区,以文物、照片、纪录片、书籍、真人舞蹈、设计手稿等多样资料追溯中国舞蹈的历史变迁脉络、记录中国民间舞蹈的千姿百态以及服饰造型与舞美等舞蹈衍生艺术的蔚然成果。
此次展览运用新兴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全景式、互动型艺术空间,除了镶嵌在墙壁上的动画,还有数字化舞蹈著作、“人机共舞”、全息投影等展示形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感。“我们想以时尚体验的形式讲述中国舞蹈故事。”策展人郭炜说,“希望这次展演能唤醒大家共同守望中国舞蹈艺术的精神家园。”
“活起来”的“中国舞蹈地图”
中国幅员辽阔,民间舞蹈洋洋大观。此次展览中央的全屏幕上有着一幅 “中国舞蹈地图”,里面汇集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里的浩瀚数据和搜集而来483部优秀作品,用声图并茂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幅鲜活立体的中国民间舞蹈画卷。记者随意点开一个省份,便能听到对当地风土人情、舞蹈历史的介绍,点击即可观看相应的舞蹈视频。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由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等一代舞蹈人耗费20多年著成,记录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原始面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总集。此次展览通过技术化手段,将这一“连起来长达两米的140本书”“共计5000多万字”的总集转化为“舞蹈数据”,共编辑整理了20多万个舞蹈动作,添加了70多个小时的录音。展览艺术总监江东说:“参观者可以快速、集中了解中国民间舞蹈的布局与发展——这是我们展览的公共教育意义。”
打捞、展出珍稀的民间舞种
郭炜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引起公众对中国舞蹈生态的关注,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悄然消失的舞蹈文化。“上世纪90年代初录入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2098个舞种中,现在许多已经在民间消失了。”他遗憾地说:“这个展览希望能通过打捞、展出珍稀的民间舞种,呼吁大家关注舞蹈文化生态,关注和保护这些舞蹈。”
展览计划展出至10月10日。“这个展览很亲民,用很生动的方式让普通人去更好地了解舞蹈、熟悉舞蹈,这样的展览办100个都不为过。”著名舞蹈家肖苏华如此评价。
作者:彭丹
责任编辑:李勤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