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勇:新形势下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30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今天举行,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会上作题为《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新形势下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题报告。
应勇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本次会议以“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新形势下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就是这座城市特质的集中反映和凝练升华。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从改革开放的后卫转变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传统工商业城市到经济中心城市的重大转变,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深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之一。
第一,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上海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2017年上海口岸贸易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4%,居世界城市首位。40年来累计实到外资2231亿美元,现有外资企业5万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3家、外资研发中心43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外资企业成为推动上海发展的重要力量。“走出去”网络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和新空间。同时,上海有76家外国驻沪领事机构,与59个国家的8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第二,高标准的开放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上海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探索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世博会举办到进口博览会筹办,上海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先行先试重要成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
第三,多功能的开放设施基本形成。上海坚持软硬实力两手抓,不断提升面向全球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金融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前列,原油期货上市半年交易量已居全球第三。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位居全球城市第四。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400万吨,位居全球第三。40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00多倍,近8年连续位居全球第一。
第四,富有吸引力的开放环境基本形成。针对世界银行报告关于营商环境评估的10项指标,今年以来在上海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登记财产、获得电力等办事环节、办事时间、办事成本大幅度减少。不断完善法治环境,设立了上海金融法院、知识产权法院、自贸试验区仲裁院。拥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8所,探索将国际医院纳入社保,在上海创新创业的外国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应勇说,回顾上海对外开放的历史轨迹,我们深深感到,在上海,无论是城市建筑、制度环境,还是城市文化,都镌刻着开放的印迹,开放的元素已深入上海的城市肌体和血液。开放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特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上海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应勇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排头兵,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开放,未来的发展更加需要开放。上海进一步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无论走到哪一步,无论碰到什么情况,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实现上海城市的发展目标,关键在开放,出路在开放。上海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坚定不移,上海要充分发挥交通、金融、贸易等综合服务功能,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节点和关键支撑点。上海热忱欢迎和拥抱国际企业、国际资本坚定不移,上海需要更多的国际企业,国际企业也一直把上海作为投资的热土、投资的首选地之一。上海要加快构筑更优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大力推动在沪跨国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现更大的飞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制定实施了“扩大开放100条”,目标就是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好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竞争包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一,加快推动更大力度的金融开放发展。金融对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开放发展至关重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更是至关重要。上海将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不断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效应。上海将大幅放宽银行业外资市场准入,放宽证券业外资股比及业务范围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上海将推进更高层次的金融市场开放,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范围和领域。
第二,加快构筑更高质量、更加开放的现代产业体系。上海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扩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上海将立足产业发展和多层次开放优势,推动投资性公司、培训机构、增值电信、工程设计、法律服务、人才中介、国际运输等领域开放,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对外开放。上海将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发展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和全球维修业务,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
第三,加快建设开放共享、内外联动的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上海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建设以司法保护为主,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上海将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提升知识产权维权能力,构筑开放引领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上海还将进一步强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建设,优化信用联动奖惩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在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四,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扩大开放的一大创举。这也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今后年年在上海举办。首届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一周之后开幕,将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30多个国家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上海将当好东道主,举全市之力做好城市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把进口博览会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上海将搭建好“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不仅在6天展会期间可以展示交易,全年365天都可以在保税区内展示交易,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第五,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将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海将全面建设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重要标志的智慧政府,继续明显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审批时间、审批材料,明显减少企业到政府的办事次数、办事成本,以政府服务的大提升推动营商环境的大跃升和市场主体的大发展。
应勇说,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去年,咨询会议成员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不少已经转化为推进上海改革开放的政策举措。面向未来,上海将在新的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期待有更多的国际企业投资上海,参与上海扩大开放的生动实践,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发展、同繁荣。
市领导周波、翁铁慧、时光辉、吴清、许昆林、彭沉雷、陈群、龚道安出席会议。
作者:王嘉旖
图片:赵立荣
编辑:孙华
责任编辑:戎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