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与互动活动承办单位红石梁集团董事长邱建生
在杭州剧院的对话中,读者提问最多的还是金庸小说的改编。
当时,央视版的《射雕英雄传》正在热播。有读者问金庸先生:相比较张纪中先生导演,李亚鹏、周迅主演的03版《射雕英雄传》和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83版《射雕英雄传》,金庸先生更喜欢哪一部?
金庸先生:已经有不少读者问过我这个问题。他们对(央视版的)《射雕英雄传》有意见,说改编得不好。我认为这是一种是偏见。我对《射雕英雄传》是基本上满意。
我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已经有不少,有香港版的,台湾版的,现在又有了大陆版的。我对改编者的最大要求就是尽量少改我写的故事。但以前已经播放的影视剧都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做,所以我对绝大多数改编作品不满意。张纪中导演的《射雕英雄传》是改动最少的,因此我最满意。
我的小说(改编权)虽然已经卖给你,你有权力改编,但你不能胡编乱造。我同意你删节我的小说来拍戏,但绝不能接受增添。到现在为止,所有增添都不合格,多数只能打三四十分,他们是在侮辱我金庸。你有本事你自己去写一部,既然买了我的小说版权,就应该尊重我。
读者:我们觉得看李亚鹏周迅主演的《射雕英雄传》,感觉周迅饰演的黄蓉远远不如83版的翁美玲,没有表现出“三分正里七分邪,七分邪里还有三分正”的味道,金庸先生您怎么看?
金庸先生:这个与先入为主有关。大家看过1983年香港版的《射雕英雄传》之后,对翁美玲演的黄蓉印象很深刻,她确实演得不错,演出了一个“俏黄蓉”。但你们把翁美玲版的黄蓉和周迅版的黄蓉拿来比一下,就会发现现在的比当时的要好。至少周迅比翁美玲漂亮多了。我吃过许多国家的冰淇淋,会说美国的冰淇淋不好吃,英国的冰淇淋不好吃,只有上海的最好吃。为什么?那是因为我小的时候是吃上海的冰淇淋长大的,小时候的印象觉得它特别好吃,记住了。这叫先入为主。
▲金庸剧海报
金庸先生后来多次与我说起影视剧改编的话题。就在这次与读者的互动之后不久,同年10月27日,在浙江嘉兴举办了一场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暨金庸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研讨会,吸引了上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与会者就金庸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话题展开了正面交锋。交锋的一方是影视剧改编的参与者,另一方则是众多的专家学者。《天龙八部》的主要编导者周晓文和胡月伟在联合发言中表示,对金庸先生名著的改编与所有的名著改编一样,都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既忠实于原著,又要有所创新。央视版《天龙八部》对金庸原著的结构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金庸迷对此不满意。但编导人员推断,在电视剧《天龙八部》的观众中,看过小说《天龙八部》的不会超过5%。因此,不能为了满足5%的人的观赏需求而放弃95%的人的观赏需求。一位编导表示,他们在改编影视剧时,需要考虑两大因素: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投资方的要求,真正按照自己意愿编导的只占十分之一。
专家学者们对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给予了总体上的否定。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彭庆生等认为,在迄今为止改编的49部“金庸剧”(22部电影、27部电视剧)中,尚未出现堪称精品的力作。他们认为,看金庸的小说可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但“金庸剧”却无法看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胡编乱改,改丢了神韵,编成了儿戏。有些编导习惯性地将“金庸剧”理解成武侠剧,并套用了“武打+暴力+色情”的拍摄模式,大量“金庸剧”在这种机制下产生。中国影视研究所研究员崔文华等认为,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影视剧中远未得到应有的张扬。资本之手控制编导和编导文化素养低下是“金庸剧”文化浅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小伟教授等认为,编导人员不能将“金庸剧”的低俗化责任推给现有的投资机制,在我国影视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武侠剧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认识中国电影就是从《精武门》《黄飞鸿》等开始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则表示,一流的文学作品在读者印象中已经“先入为主”,编导人员再创作空间很小,这是“金庸剧”的改编难度之所在。但只要遵循“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再创作原则,“金庸剧”也应有卓越的成果。
▲金庸先生与张纪中先生
金庸先生认真听取了每一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他在会上表示,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最大难题,在于小说留给读者的是无数想像的空间,而影视剧则将这种空间都填满了。金庸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截取小说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对这一章节中的故事给予充分演绎,让观众既能看到小说故事的原貌,又能享受到影视画面的动态美感。
会后,金庸先生专门就此话题与我作了交谈。他表示,49部“金庸剧”没有一部让他“称心如意”,张纪中版的《射雕英雄传》拍的相对好一点,勉强可以打60分。“我对央视版的《笑傲江湖》寄予厚望,只收了1元钱版权费,等于是赠送。但这部电视剧我不满意。后来我就不送了。第二部《射雕英雄传》我开价80万元,打九折,收了72万。拍好后我看他们还比较忠于原著,我奖了他们10万元,我实收62万。”
后来,金庸先生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给张纪中版的《射雕英雄传》打了80分。我去香港采访时金庸先生专门为此作了解释:“张纪中先生性格豪爽,有侠客之气,我和他很谈得来。他带着剧组人员来香港看我。我也应该给他们面子。”(未完待续)
作者:万润龙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国内报道中心审核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