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作家群体备受瞩目,故乡与异域的双重漂流拓展书写空间
近年来,一批旅居或移民海外的华人作家在文坛备受关注,他们从不同视角展现了汉语写作的恒久魅力,催生了一批优秀作品,丰富了当代文学宝库。天然携带的母体文化影响与异域体验会激荡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海外写作如何丰富了华文文学的创作维度?
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昨天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的12位海外华文作家、14位评论家齐聚。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评论家陈思和,用“世界华文文学的拓荒者”来形容这一作家群体,“他们在题材和文学精神上,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性。如果说文学史是一片土地,一个作家是这片土地的一棵棵树,这样的专业论坛聚焦海外华文文学,就是期待树根扎得更深,将来花也开得越多,整个华文文学研究园地就会愈发茂盛。”
本届论坛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承办,论坛主题为“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在当今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冲击,文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小天地里抒发诗情雅意,而应当体现时代呼唤,思考和表达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海外华文作家接触过更多元的文化、见识过更多样的世界,对这样的主题,他们通过各自的作品,有不同寻常的阐释。”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
“尴尬”错位反而腾出更多创作空间
“不管身处海外还是国内,海外华文作家很容易处于身份的尴尬当中。但有意思的是,身份的尴尬错位,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带来的五味杂陈反过来提供了足够驰骋的艺术空间。”评论家刘登翰,以美国华文作家王性初一系列冷眼写美国的作品为例,“作家对美国万象所采取的旁观嘲讽口气,是冷抒情、冷叙事;但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既非客人,也不是主人,仍旧面临一种尴尬,身份处于双重的漂流当中,特定环境看似很狭隘的空间,反而形成了他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不难发现,跨文化体验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所带来的,并不是单纯空间转换与价值观差异,还有由现实距离所带来的对母体文化重新审视的目光。“语言隔阂、文化差异、位置缺失,所有这些困扰着新移民群体共通的问题,再有灵性的文学女性也无法获得心理上的豁免权。”评论家白杨感叹,但有时生活空间的位移,换个角度看,不妨视其为一笔丰厚的馈赠和题材储存。比如,加拿大华文作家王宇秀,无论是素材来源,对生活复杂程度的理解,都能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深入日常披荆斩棘以后,依旧能够享受、体悟生活的一种坚韧力量。
在白杨看来,王宇秀的文字和诗句善于把看似平凡的物和事,以一种触目惊心的方式表现出来,“她不肯和平凡或陈规节律相妥协,文字中有大胆率真的特色,她写女性的性别意识,写对衰老和年华逝去的直感一点也不矫饰。她似乎总能看出生活和生命中的破绽,并用文学的手法表达出来。”
在评论界看来,经历了空间转换与文化冲击的海外华人作家,通常因距离建构出对文化重新审视的视角,在创作中表现出边缘感与离散感,为华语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叙述方式与思想元素。可以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既有华人移民进程的独特时代印记,也因作家不同创作风格而被赋予多元丰富的活力。
书写没有简单流于“乡愁”表面
作为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的一部分,海外作家读者见面会今天下午在作家书店举行。有热心读者发问:现在许多中国人都出国旅游、探亲、商务、公干,去了解世界各地,也会记录下所见所感,那这和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有什么区别呢?
“相较以游客的眼光去观察,更多出于局外人的好奇和新鲜劲,我们更多身在其中,是当事人的视角,由此带来的生活视角、心理视角完全不同。”澳大利亚华文作家张奥列还记得,出国初期他也写文章,围绕去澳初期的生活体验,但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文章,多以中国人的经验看陌生的西方社会,“当你深入到异域生活的肌理,立足点就不一样了,能更多捕捉生活的痛点,而不是流于简单层面的思乡。”
美国华文作家王性初每年都回国一两次,“跟家乡的距离是忽远忽近,那么就有乡愁。但我如今的乡愁,已经跟历代文学作品的乡愁有所不同。新时代有新的乡愁,乡愁也有了新的内涵。”评论家刘登翰发现,王性初对故土的很强烈深情,不再是对遥远的东方土地、文化的怀想,更多是异国者在海外文化暴雨当中的日常乡愁。比如,王性初在作品里写曾在澳大利亚待半个月,用的都是刀叉,都是吃的香肠,突然第四天出现一碗白粥,他幸福得不得了,一碗再普通不过的稀饭就唤起他强烈的味觉乡愁。在他的诗句里,品尝这一勺白粥,深沉有如“品尝一个亘古不变朴素的血统”,隽永有如“品尝一首永不走调清醇的恋歌”。
身处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虚拟的线上生活也更多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海外网络作家少君的作品里,鲜少看到一般意义上的“怀旧”“思乡”“文化乡愁”,更多是在全球化资本运作这一广阔世界语境中,白描海内外华人的世相百态。在评论家梁燕丽看来,少君的写作恰逢互联网迅速普及,创意写作、创意文化兴起的时代,少君在国际化视野中重新讲述具有民族意味的“中国故事”, 《人生自白》就是系列中国故事的“清明上河图”,比如《奋斗与平等》《新移民》《大厨》《留学生》《图兰朵》塑造了各具性情的海外华人新移民形象;同时也凸显了改革开放后,转型期中国社会各层面的角色群像。
有评论家提醒,海外作家各自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不一样,如何超越个人生活的局限,是每个作家都要面对的挑战。对海外华人作家而言,因远离中文核心语境,有的作品语言显得不够鲜活,看上去缺乏当下生活的现场感。
近70岁的美国华文作家刘荒田坦言,他的追求目标是“写一点不在外国住了好久就写不出来、写不好的东西”,这才能体现作家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而在一次次思想情感、文化震荡的碰撞下,作家也会有意或无意地调整思维方式,对存放在记忆之中的过往经验重新加以体认。
前两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文集出版
“之所以持续举办这个论坛,是基于海外华文文学繁荣发展的现实,是基于上海这座城市与海外华文文学特殊的渊源,是基于为上海文学的发展汲取更多启迪和借鉴,也是基于推动中国文学日益走向世界的需要。”王伟说,顺应这种需求而诞生的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从2016年秋举办第一届开始,就受到了海内外文学界关注。这一论坛区别于同类交流研讨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专注于对华文作家作品的研究,广邀批评家展开一对一评论。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