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复兴西路上的俗丽艺术丑哭?快看海外摄影师如何用废墟,展现艺术的高级感
要盘点上海最有情调的小马路,复兴西路一定占据一席,说它是一条上海的“网红小马路”也不为过。
今天,这条网红马路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只是刷屏的理由多少让人哭笑不得。原来,为了某一主题的推广宣传,马路上赫然出现了不少艺术作品。艺术品的加入本是好事,但这些艺术品热闹夸张艳丽的风格,怎么看都与小马路幽静的风格不搭调。
这些艺术品是这样的:
花红柳绿的配色、塑料气十足的装置、不算精致的风格,被不少市民吐槽“丑哭”。好在,不久后,这批倍受争议的艺术品便被撤离了复兴西路,算还了当地居民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一个清静。
这一事件引发了一波对城市艺术的讨论,艺术审美的“高级感”成为了这场讨论中的高频词。什么是“高级感”其实很难回答,复兴西路雕塑倒以反面案例的方式,点出了“高级感”的雷区——刻意、造作、呆板。
联想到几年前,法国摄影师托马斯·乔瑞昂拍摄的以废墟为主题的一组照片,被不少网友点赞并转发。在这组名为《寂静》的摄影作品所表现的没落破败的废墟,在摄影师独到的光影运用与构图中,仿佛拥有了生命力,如泣如诉地向人们展示着岁月与记忆流淌的痕迹。这组充满了诗意、原始粗粝之美、镌刻着艺术家对时间与人身思考的作品,或许可以被视作艺术“高级感”的一个正面案例。
废话不多先上图:
《寂静》是法国摄影师托马斯·乔瑞昂耗时数年完成的摄影项目,这位1976年出生的摄影师专攻城市景观摄影,废墟是他作品中的绝对主角。在《寂静》中,一切似乎并不“寂静”,在没有了人迹的废墟中,破碎的钢琴、废弃的电视机、皮质脱落的沙发、不再运作的机器、缝隙处淌下来的阳光、地面的积水、锈迹斑斑的墙面,一切破败似乎都在说话,传递出的信息复杂,必须长久凝视,才能稍稍“听”出轮廓。
《寂静》中没有一个人,却处处可以看到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其中似乎包含着细数不完的故事。而这些不再为原有功能而存在的场地,则成为了一个个托举着巨大时空能量的梦幻空间。
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久远常常使一种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有人说,“时间”才是废墟摄影作品中的真正主角。《寂静》中有一张具有“画中画”韵味的作品特别扎眼,这幅叫做《Seethe Disaster》(《看见灾难》)的作品,拍摄的是美国一家废弃旅馆,从旅馆巨大的长方形窗户看出去,是车流不息的公路与鳞次栉比的公寓。一边是落寞的废墟,一边是热烈的生活,它们彼此装点;一边的时间似乎永远停止了,一边却依旧不断向前,它们完成了一次对照,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对望。
有海外艺术评论认为,“理想”的废墟必须具有宏伟的外形以便显示昔日的辉煌,但同时也要经历足够的残损以表明辉煌已逝。既要有宏伟的外貌以显示征服之不易,也需要破败到让后人为昔日的征服者唏嘘感叹。这也许解答了废墟摄影走红的原因——除了与完美、唯美对抗的震撼视觉外形外,还寄托着人类对于历史辉煌或者不堪记忆的直面与反思。对于废墟的欣赏既是一种审美趋势多元化发展的体现,同时也带有伦理与价值观的寻求。
其实与时空对话的废墟摄影作品还有很多,像乔瑞昂这样有“废墟情结”的摄影师也不在少数。他们中有的穿梭于别墅、教堂与普通民宅,用镜头捕捉废置建筑的独特之美;有的则术业有专攻,专门从事一种废弃建筑的拍摄。
摄影师朱莉亚·索利斯涉足全美和欧洲的160家废弃剧场,力图展现那些“繁华散尽后的落寞”。在她看来,一些事物在衰落时反而最能展现其本质——岁月让建筑褪去所有装饰技巧,显露出内在与脆弱,让人感到亲近。
对钟情于废墟的摄影师而言,废墟就像一本历史书,在它们身上能够读到对于战争、消费主义、工业文明的种种反思。废墟带给人们的审美层次是丰富的,但是读它们需要直面的勇气。“废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能够提醒人们注意过去的愚蠢与失败,能够唤醒人们记忆中的历史片段,能够告诉人们一个真理: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永恒。能在同一座城市中看到有趣的废墟与充满创意的现代建筑和谐相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就像柏林与那不勒斯。”一位废墟摄影师说。
有人说,“废墟”不仅是遭遇破坏的建筑物残留,也是一种文化的断层、记忆的破裂与时光的流转。不管废墟曾经承载的是庸常岁月还是英雄梦想,它们都遭受着来自两个阶段寂寞与喧嚣的对比,并且以一种妥协的姿态,还给历史一个落寞的背影,归于寂静。 “废墟里行进停止了,时间悬浮了。”一位作家曾如此感叹废墟的妙处,然而究竟是废墟遗弃了历史,还是历史遗弃了废墟?正是这道难解的谜题成就了“废墟美学”的厚度。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