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6亿港币!刚刚,苏轼的画创下本年度最高价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
刚刚,传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木石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1亿港币落槌,4.636亿港币成交。
本年度最高价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由此诞生!
有人感叹,今晚参与举牌竞拍的人都是枭雄。
因为,仅仅是办理一张有效的号码牌,都需要缴纳1.6亿港币的保证金!
这件从日本征集而来、流传至今的极其罕见的苏轼画作,不仅被认为是迄今 “最接近苏轼画作真迹”,还留有同代大书法家米芾的题跋。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此番《木石图》亮相的意义,不亚于去年达·芬奇油画《救世主》的现身。
它们同样难得一见,同样饱受争议,但也同样引得太多的人们为之疯狂——只因太多专家声称,对于这位艺术家而言,今天市场上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画作了。
《木石图》的画心其实只有寥寥数笔,描绘了一株枯木屹立在形状怪异的石头旁,似乎既无美感上的惊艳,也体现不出过多技术难度。苏轼的画是不是文而优则画?
不过,今天人们在谈论苏轼的画作时,谈论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画作本身。苏轼的画作被视为文人画的先声,借 《木石图》溯源文人画的创作方式与审美趣味才值得深味。
让我们来看看4.636亿港币的这幅《木石图》该怎样欣赏
延伸阅读>>>
苏轼《木石图》的绝妙之处,就藏在怪和丑之中
邵仄炯
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件画作的绝妙之处,就藏在这怪和丑之中,并且,这幅画是艺术史上一个创新符号,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的一条新道路,从此中国画有了一个新方向。
那么文人画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先来细细赏析这幅画,相信你就会有答案。
你先看,画面上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这棵没有叶子的枯木,一个就是一块卧在山坡上的石头。光秃秃的树,怪怪的石头,从一般的审美角度来看,不是很美。我想让你掏钱去买这样一张画,如果你不知道是苏轼画的,估计你也不会愿意。所以这个内容我想是苏轼自己要画的。而且这个画他也不会拿去展览,更不会拿出去卖钱,只是一种绘画时的心情的抒发。这样的作品我们后来又有一个专用的名字叫做墨戏,墨水的“墨”、游戏的“戏”,就是文人画画时的心态,把它当成一种游戏来对待。开心的时候可以游戏,不高兴的时候也可以游戏,总之要通过这种笔墨的游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的画法。这是一幅水墨画。什么是水墨画?就是没有颜色的,用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文人画的技术就是书法,书法就是黑白的,所以黑白成为了文人画的审美调子和趣味。你再走近画面仔细看,树上有什么细节?是不是都是线?粗的细的浓的淡的,对了,你想书法是不是线条艺术?所以文人画就是用线条的一些变化来表现对象,而且很随意。他是用写字的方法把对象的意思表达出来,后来我们又常常把文人画定义为写意画,就是这个含义。
接着,请你把目光移到画面右上方枯木树头的那个“转弯”,我认为这一转是全画最重要的特点,是神来之笔。在我几十年看画和作画的经历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其他作品中有如此画树的。即使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怪形状,我想一般画家也会回避它的。但文人画就是一种随性的发挥,不打草稿,胸有成竹的样子。苏轼为什么这么画呢?我猜想是这样的:他画树画到了纸的2/3处,一时发觉树头树枝画不下去了,于是随机一转,鹿角般的树枝从左方伸出,没有安排,也没有刻意,这样一转就大有文章了。
有一种说法,笔迹反映人的心迹。苏轼的好友、北宋大书法家米芾评价他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十寸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其如其胸中盘郁也。就是这个怪怪奇奇的盘曲实际上道出了苏轼当时的心境。
元丰二年,当时仕途刚刚起步、胸怀远大政治抱负的苏轼被政敌诬陷说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蔑视皇帝之嫌,结果被关进监狱;九死一生出狱之后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做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此后,苏轼的人生就如同他笔下的这个枯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皇帝的猜疑,同僚的排挤,让他的心情非常的抑郁。画中树干的这一转,无疑是隐喻了他人生境遇的一次转变,和心中的盘郁之气。
你郁闷的时候,会做什么呢?暴吃暴喝还是大哭一场?总之要找一个出口来发泄。那么《枯木怪石图》也许就是苏轼郁闷的一种发泄吧,文人的郁闷是如此风雅,最后成为了美术史的亮点。从此之后,文人画不仅用诗文,用书法,而且还会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情感了。所谓的托物喻志,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再仔细看看怪石的左侧,有一些浓墨撇出的生长中的小竹叶,坡上有几笔小草好像随风飘扬起来。这个小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我想就是苏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丝希望。
怪石横卧,落尽叶子的古木似乎是树叶凋零的暮秋与冬日,时运有起有伏,人生不会永远是低谷。随着四季的更替,生命不会终结,小草与竹叶是生命的一种再现,隐含了苏轼对生活生生不息的期盼。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