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破解百姓看病难,上海将用三至五年打造一批区域医疗中心

2019-03-11信息快讯网

努力破解百姓看病难,上海将用三至五年打造一批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快讯网

上海的医疗服务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今天,2019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为进一步缓解百姓看病难,上海将及时总结医联体经验,推进分级诊疗,并计划用三至五年打造一批区域医疗中心。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卫生健康工作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本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领先水平,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3岁(其中男性81.25岁,女性86.08岁),孕产妇死亡率1.15/10万,婴儿死亡率3.52‰,三大健康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120急救反应速度大幅提升,平均反应时间13.8分钟,比2015年底缩短4分多钟。

-全市364家医院门急诊总量2.6亿余人次。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超过666万人,重点人群覆盖率60.5%,提前完成国家任务,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连续三年居“沪上十大行业服务质量评测”首位。

-圆满完成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体现卫生健康服务综合保障水平。

-出台实施“健康服务业50条”,实施健康事业、健康产业双轮驱动战略,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逐步落地。

-医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10项科研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50%,占全国所有医学类奖项总数的38.5%。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有6家医院纳入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会议要求,要抓住自贸区增设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及“健康50条”等政策红利,推进卫生健康制度创新,制定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努力破解百姓看病难,上海将用三至五年打造一批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快讯网

2019年要围绕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聚焦民生和产业发展,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抓好市政府《关于加强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促进健康城市发展的意见》的落实,向全市居民发布社区健康服务项目清单,完成80家智慧健康小屋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力推广面向居民的健康账户,让健康理念深入社区、健康资源汇集社区,健康服务融入社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研究制定新一轮建设标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服务站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与激励直接挂钩,不断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

——进一步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努力破解群众看病就医困难。推进“1+1+1”组合签约。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推动就医下沉,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推进区域及专科医联体建设,总结儿科医疗体、新华-崇明医联体、瑞金-卢湾医联体等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新推出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功能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口支持相关省区,通过输出人才、管理和技术,用3-5年时间建成一批区域医疗中心,满足当地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依托全市58个医疗服务圈,加快建设本市层面的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就近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大多数就医需求。

——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做好与外部治理的有效衔接。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和考核,不断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

——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确保阳光公开。通过“质量保证、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药品招标采购改革,挤掉药品流通领域虚高水分,优化供应链管理。公立医疗机构要切实保证用量,降低群众药费负担,确保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落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把按病种支付作为深化医保支付改革的重点推进,深化专题研究,加强方案论证,分类组织实施。实现需方、供方和支付方的共治共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守牢安全底线、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加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健康教育。完善疾控中心与公卫中心联动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健康管理,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制订新一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慢病综合防治,为公众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疾病防治服务。聚焦孕产妇和新生儿、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认真组织实施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优化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体系。

努力破解百姓看病难,上海将用三至五年打造一批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快讯网

——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完善老龄健康服务和长护险试点工作。深化医养结合工作,努力构建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相结合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老年护理院要增强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养老机构附设医疗机构要抓好医疗护理指导及规范管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要提供康复等护理服务;为居家护理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四个层面,为处于不同护理需求层次的老年人,分类提供护理服务。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多部门合作,加强统筹协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研究制定“健康服务业50条”配套实施细则。深入研究医疗健康服务业准入门槛,形成更为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同时严格行业监管。重点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等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构建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支持健康保险交易平台建设,发展高端医疗服务,打造若干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高品质医疗服务领域龙头企业。

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牵头建立省际卫生健康协作平台,形成定期会商协商机制。探索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本市优势专科牵头建立长三角专科医联体,探索诊断标准化、治疗一体化、质控同质化。推进应急救援合作,深化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示范区卫生健康工作。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中医药参与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抓好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名医大师和青年后起之秀。加快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建好国家和市级中医诊疗中心,推进中医综合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推进海派中医传承创新,发挥上海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标准化建设、服务贸易优势,提高中医药国际化水平,让海派中医走向世界。

副市长宗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者:唐闻佳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显现
19部名团佳作,100%上海首演!“2019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四月开幕
“白玉兰”+“上海之春”:“原创”是上海主场的金色名片
修订后的《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施行,究竟对职业教育有啥影响?
人均GDP达2万美元,上海人满满的成就感
201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1.76万亿元
今天是白求恩诞辰纪念日。有一批医生,每年都以特有的方式纪念他。
【央视快评】与时代同步伐 以人民为中心
张马村调查 | 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主流媒体影响力落地了吗?277份问卷告诉你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国内首家母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今天在沪成立
浙江大学推进国际化战略 与世界一流大学签约共建研究中心
复旦同济强强联合,国内首家母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
压力大、医疗水平高,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虽然风险高,但死亡风险低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从区域协调发展看奋进中国的发展新空间
支持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和长三角区域立法协同,上海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从金融高管,到全职公益人,这个来自浦东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不简单!
17种抗癌药已全纳入上海医保,上海医保局:更多救命救急好药将纳入医保
服装面料展出行提示:这样坐地铁进国家会展中心最方便
消保委发布上海汽车销售服务调查报告:品牌厂商自我感觉好,但消费者感知度并不好……
本周五起,上海公交行业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将被严处
百年前,一批有志青年从这里启航寻求真理
欧盟长期关注如何加强区域凝聚力,欧洲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
哈丁与马勒室内乐团、上海四重奏将轮番献演,申城室内乐进入“好听的春天”
大师从上海起步,才有了“五百年来一大千”
文汇早读 | 汇聚起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合力
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上海、北京稳居前十
16个优秀历史建筑,一批博物馆,杨浦滨江正华丽“变身”
这个区不仅有文创、科创,还有一批红色文化传播地
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3M宣布成立中国设计中心
36万年薪、子女可享受免费机票和医疗服务,阿联酋这样招聘中文老师,你想去吗
我国成年人慢性肾病患病率约为10.8%,慢性肾病年轻化,医疗资源下沉让居家透析成为可能
连续两次排在全球第5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再往前跃一步吗
专家视点 | 境内最后一批IS极端分子投降后,叙利亚依然是地区和大国博弈的风暴眼
诺奖得主与上海十院专家聚焦心脏疾病靶向治疗,探讨热点:人工智能医疗及干细胞治疗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