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上海地铁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发布,无“左行右立”,第一条就是禁止在自动扶梯上行走
你如果搭乘过早高峰的地铁,下面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扶梯入口处人山人海,但大部分人站在右侧,左边要留给那些匆忙赶路的人,方便他们在电梯上快速通行。
“左行右立”曾经是人们心照不宣的“电梯文明”,即使你搭乘的是一个几乎没人的电梯,如果站在左边,挡住后来者道路,收获白眼的可能性也有90%。
但是,近日最新版的上海地铁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发布,八项须知中没有了“左行右立”的倡导,第一条就是禁止在自动扶梯上行走。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0年起“左行右立”成为中国各大城市普遍接受并推广的文明行为。《重庆时报》官方微博分享了两张照片:轨道交通光电园站,扶梯上所有乘客都遵循“左行右立”原则,当时还收获了不少点赞。
但其实关于这项倡议,从诞生起就几乎争论不断。
比如,2012年度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座谈会上,就有人提出倡导自动扶梯“抓紧扶手”、取消“左行右立”的建议。2013年3月,上海轨道交通正式剔除“左行右立”说法,改为“紧握扶手”。随后,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也传出类似信息。取消“左行右立”这件事情几乎每年都要被媒体拿出来说几次,但是每次都似乎没有最终定论。
部分专家的观点是,“左行右立”不符合人体工学,在扶梯上走动很不安全。但问题也来了,当初在各大城市纷纷提倡“左行右立”的时候,这些人都去哪儿了?因此,要想民众心服口服,不妨提供具体的数据,比如,实行“左行右立”电梯到底磨损到了什么程度、每年会造成多少安全事故。
事实上,如今在每个地铁站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乘客已经习惯了左边行走,很难改过来了。
这其实也提醒我们,哪怕是一项很小的文明规范的出台,只要涉及公共利益,也要慎重,最好经过广泛论证。否则,一旦发现问题,再改正就很麻烦。观念的形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打破成见,也不会轻而易举。
作者:张晓鸣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