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一书记录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以一部浙江贫困山村的变迁史折射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发展的整体面貌。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研讨会2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该书所呈现的脱贫致富发展模式为中国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体现了文学对于现实的热忱关怀和推进功能。书中彰显思辨而又不乏文学性的生动描写,也为当下的报告文学书写提供了借鉴。
呈现社会学视野
位于浙江省淳安县的下姜村曾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而长期贫困。2001年起,藏在大山褶皱里的下姜村被确定为浙江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先后有五位浙江省委书记多次赴村调研、指导,当地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下姜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向“绿富美”的转变,成为新世纪浙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70年代的下姜村全貌。
长期从事“三农”报道的劳罕尤其关注社会转型期农民和农村领域的各种问题,经过在下姜村长期跟踪、蹲点采访,他写了《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一书,指出“下姜模式”的精髓在于“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精准脱贫”。《光明日报》文艺部评论版主编将该书比喻为“眼高手低”的写作:“‘眼高手低’在这里是一个正面的词汇,‘手低’是指跳进下姜看下姜,将其看得细致;‘眼高’是指跳出来看到其更大的价值,将其放在国家发展政策的历史节点上,书写了一部文学化的乡村史志。”
“眼高手低”的背后是“小乡村”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小大承接,这既体现了文学作品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的社会担当,也体现了作者深入沉潜、苦心挖掘的专业素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评论道:“该书作者作为一名记者,在对精准扶贫事业的整体把握和具体的个案分析上表现出了更为深邃、更为精准的眼光。该书不仅是一个文学文本,更因详实的记录和调查呈现了社会学的视野,作品在充满理想的光芒之外,又是冷静、理性、脚踏实地的。”
▲90年代的下姜村全貌。
▲00年代的下姜村全貌。
留下思考的余音
在立足时政、聚焦真实之外,《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还体现了文学的笔法与哲学的思辨,为报告文学提供了良好样本。
“新闻叙事和报告文学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但它们又有不同。”《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说,“新闻叙事是平面的,主要视角是当下,文学叙事不仅关注当下,还应该是立体的、历史的。新闻叙事写事比较多,文学叙事不仅写事,还要写人,写人的情感、性格等。”他认为该书呈现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和具体可信的人物,如男子在极端饥饿时迸发的血性、夫妇在困境中的共患难,语言凝练而不流于大面积煽情,极大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中华图书报总编助理陈香认为,书中精准的个案描写为“脱贫攻坚”这一宏观政策提供了“冒着热气、有温度的、精细的”解读。
▲如今的下姜村全貌。(程海波/摄)
值得一提的是,《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一书还有一系列叩问,留下思考的余音:如何看待农民“小富即安”的思想?如何处理经济纠纷引发的系列人际冲突?如何平衡“大小下姜”之间的关系?或许,“下姜模式”的完善之路仍待探索,而作者在书中呈现的审慎、理性的思考,使得这部作品超出了一般的纪实作品,具有强烈的思辨与启发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向云驹说:“客观、理性、真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几点做不到,就会沦为空泛,引起质疑。在书中,作者一方面同当地人一起思考,之后又以局外人的角度作进一步的独立思考——这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彭丹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江胜信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