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5月31日),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到访欧洲时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欧洲,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可以平等对话、可持稳定预期、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从中可见中国对欧洲的重视,给中欧关心注入了更多信心和信任。这在动荡的世界格局中至关重要。
对于中欧关系的定位,造个新词来形容。大家习惯了讲和平共处,“共处”的英文是“co-existence”,有历史背景,谁也不惹谁的意思,进入新时代,中欧关系已经达到了高度互融的状态,可以在西文“co”前缀后加一个“n”,变为“con-existence”,意思是“共存”“共生”。“共存”有“融合”的意思,即命运是共通的、相通的,谁也不要折腾谁,谁也离不开谁,邻居失火我会不安全,你家房子漂亮外面有花有草,我也拾掇得有特色,共同提升生活环境,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co-existence”到“con-existence”,即从“共处”到“共存”“共生”既是对中欧关系现状的描绘,也是对这一关系发展的期待。(整编:李念)
精彩瞬间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致在致辞中指出,“读懂世界”要秉持家国情怀、要积极推动文明互鉴、还要大力弘扬城市品格
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教授李琪在致辞中破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应该包括它的关切环节、宏大愿景、重大举措三个方面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教授周明伟主讲《把握大变局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特点新要求》
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教授杨洁勉(左)主讲《“一带一路”的学理和推介提质思考》,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黄仁伟(右)主讲《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新特点》(李念摄)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姜锋(左)主讲《关于“一带一路”与中欧关系的思考》;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李安方(右)主讲《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论解读》(李念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俞新天(左)、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右)发言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健(左)、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范勇鹏(右)发言
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峻作会议评议与总结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程亚文(右)分别主持上下半场论坛
与会嘉宾合影
第四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2019)6月3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
相关链接:
现场拍摄:除署名外均为查建国摄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