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两个专业89名新生近半“医后代”
“子为良医,孙为良医,子子孙孙为良医”“不为良相,只为良医”,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新生徐露文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从奶奶和父亲那儿得到的一份“开学礼”,这两句家训来自医生世家的代代相传。从小在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小徐从6岁就立下了医生的志向,如今医学梦启程,她将成为家族的“医八代”,小徐即兴奋又深感责任。
徐露文并不是孤独的“医后代”。今年新学期,交大医学院迎来了近600名2015级新生,在临床八年制法文班和临床五年制英文班89名学生中,其中近一半新生家中有人学医,更有不少是医二代、医三代。医生的职业光芒在他们的眼里并没有消退,传承家人志向治病救人的愿望依旧强烈,即便对于医患矛盾现状的态度这群未来医生也深信从医环境将越来越好。
在医院度过的童年 懵懂中的医学向往
徐露文的父母目前供职于外资医院,爷爷奶奶也是医生,她的太公公是香山医院的院长施维智先生。再往上追溯,《中医人物辞典》中可以找到清代、近代施家在伤科领域的多位先人。小徐年幼时常常待在父亲的诊室,懵懵懂懂地听着那些专业术语,小小的她感受到了病人从患病到被治愈的心情变化,心中渐渐对医学埋下崇敬和向往的种子。大约六七岁时,徐露文就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志向,经过不断努力,终将启航梦想。
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的郭东晔几乎在福建的医院大院里度过了整个童年。数一数小郭家真的乎“全家都是医生”,她的爸爸、爷爷、外公、舅舅、叔叔、阿姨都是医生,不同专科的医生亲戚几乎可以自行组成一个小医院。从小在医院里耳濡目染,医生职业的神圣深深印在郭东晔心里,她觉得能够为病人找到症结所在实在是一件伟大的事。
临床医学八年制方正滢的父亲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方秉华,妈妈是六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包玉倩,30年前两人都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交大医学院前身)的学生。时光荏苒,父母成为了“大学长”。小时候小方曾问爸爸“遇到绝症怎么办”,父亲告诉她“每延长病人一天的生命都有很大的成就感”,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方正滢,她的高考志愿全部填写了医科类大学。
父母支持 分享“过来人”心得
交大医学院对这89名学生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出于自身兴趣选择了医学专业。医生家庭的父母,比普通家庭的父母更清楚学医的艰苦和医生职业的压力,得知孩子的医学志愿,“学长父母”在告诫学医不轻松的同时依旧给予支持。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的薛亦铮,其父是仁济医院心胸外科主任薛松,母亲是仁济医院妇产科医生许文君,爷爷奶奶还曾是战地医生。薛亦铮考上医学院以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尽管目前医患关系并不理想,但将来一定会改善。你要把医学当作事业而不是职业,只当作职业是做不好的。”除了嘱咐,薛爸爸还将珍藏的自己当年学医时的绝版医书送给儿子,这本收录各种罕见病例的医学书曾让自己受益匪浅,送给小薛的同时还告诉他“学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医后代也比普通医学生更了解医生职业的辛苦,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非常繁忙。薛亦铮的记忆中最长的一次几乎两周才见到同在一个城市的父亲,大部分的晚餐时间总是只有母亲和自己二人。尽管如此,这些医家后代依旧带着信心和热情向着自己的医学梦想努力。临床八年制和临床五年制英文等专业每年都是交大医学院的高分热门专业,医后代也成为了小学霸,在高考中证明实力,也用他们的实际选择回应“医学院无人问津、医学专业难见医二代、医科考分逐年走低”的舆论。
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