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

2019-10-18信息快讯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上海的卫生健康系统里,有一大批在祖国怀抱里成长的专家名医,他们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关爱患者,刻苦钻研医术,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国家卫健委与上海市实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有关精神,与报共同推出“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大型征文活动。本次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来稿众多,本报选登优秀作品刊发,希望这些共和国名医的成长经历、爱国奋斗故事成为广大青年医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广大医务人员建功立业新时代。

“做一件事就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隋龙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心里,这句话所蕴含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他从医三十余年来所践行的重要原则。

宫颈疾病诊疗学科的传承者

我国是全世界宫颈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总数的20%-25%。上世纪70年代,阴道镜技术开始在临床推广;80年代,我国从国外先后引进了妇科宫腔镜和腹腔镜技术,为中国妇科疾病的诊疗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信息快讯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隋龙教授

当时,年轻的隋龙甫进入上海长征医院工作,目睹了妇女在生育和患病过程中的痛苦,他由此坚定了为妇女健康事业不懈奋斗、在妇产科学领域建功立业的决心。除了做好基础医疗工作外,好学的他还跟随国内较早开展妇科腹腔镜技术研究的专家张令浩教授、刘彦教授,和妇科宫腔镜技术权威专家冯缵冲教授、施永鹏教授等学习两项妇科内镜技术。

经过十多年妇产科诊疗一线的淬火历练,2003年,步入职业成熟期的隋龙转业至红房子,专攻宫颈疾病的诊疗和研究。彼时,宫颈疾病诊疗,依然是一个很新、很小的亚专科。十几年间,隋龙自觉担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带领该学科在红房子迅速发展壮大。如今,无论从病人的口碑还是同行的认可来看,红房子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都“没有辜负红房子的品牌”。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信息快讯网

集仁心、仁术、仁爱于一身的行医者

红房子的宫颈疾病诊疗中心门诊量、手术量均遥遥领先全上海的妇产科专科医院。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隋龙几乎全年无休、与全科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他表示,要与医院建设国家级妇产科疑难疾病诊治中心的思路同步迈进,就要多积累病例,开展科学研究,敢于挑战疑难杂症。作为学科带头人,隋龙的精湛技艺自不待言,而他强烈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则更显得难能可贵。

曾经有位年轻患者,分泌物持续增多,无任何其他症状,好几家医院均认为属于正常现象。隋龙通过细致耐心的持续观察,基于自己丰富的诊疗经验,推测患者宫颈管内可能存在病变,且病变隐蔽,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获得直接证据。但是,施行非常规手术面临误诊误治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他仍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该患者所患为一种临床十分少见的宫颈早期恶性肿瘤。

还有一位初孕患者在孕中期查出宫颈癌,多数意见认为需引产并切除子宫。隋龙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决定为她做保守性的宫颈锥切手术。尽管手术的风险很大,但他没有犹豫,因为他知道,“一旦放弃、切除子宫,绝不仅是对身体的巨大伤害,很可能一个家庭就毁了。”最后,肿瘤被顺利切除,胎儿也得以足月分娩。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科室的主心骨,隋龙亲身示范,鼓励年轻医生坚定信念、沉着冷静、勇于担当,为每一位病人提供个体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医者父母心,这种修养,离不开他深厚的专业功底、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大医精诚的仁爱之心。

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追梦者

日渐花白的头发没有阻挡隋龙追梦的脚步,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切换着自己的身份标签:工作日白天,他是临床医生;晚上,他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导师;到了周末,他又承担了国家级阴道镜、宫腔镜技术的培训工作;难得的空隙时间,他还会变身科普达人。

“身处一个仍有待发展的专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进步。”隋龙常以此和同事共勉。从学科SCI论文零的突破,到获得国自然、市科委重点项目,他带领年轻的团队在国内外学界崭露头角,红房子的下生殖道疾病诊治和宫腔镜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

红房子的学界标杆,正是隋龙等一批优秀医生,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介绍红房子经验,传授先进技术而来。在隋龙看来,这是一种责任,“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把我掌握的知识、技术和经验,让更多妇产科医生学习掌握,更好地为广大妇女的健康服务。”

军人出身的隋龙,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有着特别的刚毅气质。医疗、教学、科研、公益的全面开花,在他看来,都是集体的事业,绝不是个人的功绩。 对于工匠精神,隋龙不仅心向往之,也一直行以为之。

名医简介隋龙:

1964年生于福建福州,198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宫腔、输卵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主编专著4部,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研制新药1种;承担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在应用宫腔镜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剖宫产切口憩室整复、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纵隔进行微创治疗,尤其是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誉为宫颈疾病的“克星”。

作者:陈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上名医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李笑天:提高人口素质从孕前开始
沪上名医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康玉:为病人寻找专属“灵丹”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翘楚教授:92岁高龄仍活跃在中医临床的“最美中医”
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取消毕业前补考“清考”行为等,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换一个“新肺”,从手术到出院要多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3天
打破国外垄断,上海中山医院应用国产技术系统完成首例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术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秦震:创建国内首台TCD室,持之以恒勇攀高峰
经历七次手术,顽强抗癌鼓舞病友,岳阳医院乳腺病科患友会上演医患同心抗癌路
视频| 什么是广场舞?这个大赛不仅舞出了上海市民昂扬的精神面貌,更跳出了艺术内涵
以专业精神“守望”世界文学现场,上海出版专业品牌效应凸显
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集结沪上:以专业精神“守望”世界文学现场,上海出版专业品牌效应凸显
94岁教授轮椅上站起来接受95岁学生献花!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的感人一幕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柴益民教授:显微外科显真情,断肢再植有传人
文汇时评 | 让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上海文学艺术奖 | 擦亮上海文化品牌,树起上海文化精神标杆,为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凝聚力量
跻身“同济系”,日均吸引千余人次就诊,小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出发展新模式
他携“氧气瓶”勇攀高原医疗“珠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余洪猛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视频 | 这本医学书缘何让葛均波、陈村、胡歌都点赞!听这名中山医院医生“说句心里话”
解放军总医院14支专家医疗队参加“联勤军医老区行”活动
传达中央精神、落实党内关怀、发展数字经济,上海市委常委会逐一研究
透视江南文人的精神世界——读《过云楼档案揭秘》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曾民德教授:“做树根,默默埋在土壤里”
海内外群贤北大研讨精神人文主义,贺杜维明八十寿庆
上海哪家医院“最安全”?上海卫生行业颁发安全生产等级证书,华山瑞金榜上有名
在人人都渴望精神及心理支持服务的当下,精神病院如何“更精神”
这位经管学院教授说,当下很多所谓管理智慧只是经验,而非理论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中医药大学及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蔡淦:共和国造就了众多“第一”的中医梦
文汇独家:叶嘉莹先生为铁人精神所感动,写下《大庆油田行》长诗
生前捐家产身后捐遗体 ,“破烂教授”走了,留下无数人尊重
华中科大45岁教授病逝,科研人员因病逝世消息屡屡传出,他们该如何冲出亚健康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