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

2019-10-22信息快讯网

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信息快讯网

编者按200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设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培养点,至今已满十年。MFA刚刚获批时,王安忆写过一篇“写作课程宣言”,叫《我们教他们什么》。十年后的今天,作为这个专业讲台上的成员,我们想用切身体验告诉关心复旦MFA的人:他们学到了什么

关于“写作是否可教”,国内一直有不少争议,尽管早在1897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就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课,至今全世界已有几百所大学设立创意写作项目,而且确实培养出了一批“科班出身”的作家,比如当今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以及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哈金等。王安忆在她的“宣言”里坦承:“凡创造性的劳动似都依仗天意神功,不是事先规划设计所能达到的。”但她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可教”的,比如故事、情节和文字,这些都在“人力可为的范围”。

以复旦MFA今天取得的成绩回过头来检验王安忆的判断,我以为是切中肯綮的:那些卒业出师、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学员们,入学前大都没有真正写过小说。——可能和许多人的想象相反,入学面试时王安忆并不特别在意考生的创作经验,她更关注的是考生是否做好了创作的“准备”,比如长期的阅读积累,比如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复旦MFA今天的成绩,首先当然归功于学员们的创作热情和不懈努力。但我以为,正是复旦为这些勉励发奋的写作者提供了一个“孵化”写作才能的基地——正如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教授安德鲁·考恩在和复旦MFA师生座谈时所指出的,那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有“准备”的学员们便开始了写作的学习和练习。

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信息快讯网

▲王安忆“小说写作实践”课堂

王安忆的“小说写作实践”是MFA学员的必修课,这门课的任务是写一个虚构的故事——王安忆常常批评西方小说越来越轻视故事。开课前的假期,王安忆会先指定一个地方,要求选课学生实地探访。这些地方大都很有来历:由厂房改造的“田子坊”、曾为“远东第一屠宰场”的1933老场坊、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改建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福州路旧书店、鲁迅纪念馆……她要求学生以当地为背景,虚构一个故事。先写出开头,拿到课上讨论,回去修改和续写,下次课再讨论。如此周而复始,尽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讨论环节通常以王安忆的“质疑”开始:这个开头有没有继续“生长”的可能性?如果有,你要怎样选择和利用这些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增加哪些资源?用王安忆的话说,这叫“无中生有”“无端生是非”,就“像万花筒,略一转动,百花盛开;再一转动,千树万树;再再转动,繁花生锦,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很多初学者,往往在写作前先有了一个想要表达的“理念”,这个理念通常还很大,比如生命的意义,比如工业文明对人的压迫。但抽象的理念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壳”——也就是故事——来包裹它。但这些写作者往往特别急于表达,迫不及待要和读者分享他们头脑中的睿智,于是故事每每被当作表达思想的工具。

王安忆的做法是让这类学员先把自己的想法放一放,她会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描述自己的家乡,回忆成长的经历,通过一问一答,帮他们从切身的经验里找素材。学员们很快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他们利用假期回到老家调研,采访当事人,编写年谱,查阅地方志,绘制地图……在王安忆的引导下,学员们学到的第一招就是从自己的经验里钩沉写作的材料。

故事的开展依托人物。学生作业里每出现一个人物,王安忆都会巨细靡遗地询问细节:年龄、性别、长相、职业、婚姻、性格、成长环境……就好像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着的。学生常常被问到哑口无言。在王安忆看来,作者应该对人物的底细了然于胸,故事方能自如开展;而人物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左右故事的走向。但她很少主动告诉学生,应该赋予人物怎样的特征才能“生长”出故事,她只是不断地提问。

很多学生挡不了三回合就败下阵来,课堂里因此会有那么几分“硝烟味”。但正是在和专业作家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学员们笔下的人物才从一个个粗胚变得眉目清晰。就像一张张人像底片,在反复的漂洗中逐渐显影。所以选课学生的另一门功课,是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写“前史”。有了合理的“前史”,人物才会有故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王安忆一步一步把学生“推”向故事的起点,也“推”向写作能力的极限。

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信息快讯网

▲由弄堂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田子坊”

王安忆布置的题目看似宽松:只限定地点,情节任你调遣。于是学员们笔下的“田子坊”“老场坊”便上演了各种光怪陆离的爱恨离别。但这些事件为什么“必须”发生在“田子坊”“老场坊”呢?当王安忆指出这一点时,学员们才意识到:原来,这道命题作文暗含了一个限制——故事情节应当和场景有所关联。

“田子坊”是由六家弄堂工厂的厂房改造成的,空间逼仄,道路狭窄,于是有学员设计了一场火灾;“老场坊”原先是大型宰牛场,内里遍布“牛道”,迂回曲折,宛如迷宫,于是有学员让他的人物在那里玩起了捉迷藏……情节一旦与场景耦合,他们就会发现,场景的设定既是一种限制,也为情节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信息快讯网

▲虹口区沙泾路1933老场坊内的“牛道”

王安忆在“宣言”里说:“小说的想象力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普遍规律,要合理合法。所以,这想象力又可称作是对现实逻辑的推理。”在我的观察里,学员们关于这“小说的想象力”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摆脱他们可及的日常经验,写暴力,写凶杀;甚至完全脱离现实,写穿越,写玄幻。他们以为超越现实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情节。

对于这种倾向,王安忆会举一个例子:古代神魔小说里,神仙可以上天入地,但必定乘风驾云,连无所不能的孙悟空都要踩着筋斗云——而小说要写的,就是这朵云。现实世界有现成的逻辑,基于这现成的逻辑,情节的推展往往水到渠成;而在超现实世界里,写作者要人为赋予一套严密的世界观,其中的逻辑必得无懈可击才能服人,那简直需要上帝般的创世能力!

可是,当学员们回归日常经验,选择熟悉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小说原型时,又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每当王安忆质疑某个情节不合理,学员的回应往往是“现实里就是这样的”。他们分不清小说、现实和逻辑的关系。现实包含了逻辑,却也常常溢出逻辑的范围,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小说,恰恰是要从杂芜的现实里提取出那“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小说要比现实更符合逻辑。

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信息快讯网

▲复旦MFA毕业生余静如、王侃瑜201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从十年来的实践看,小说写作课的效果是相当理想的,这首先归功于王安忆非凡的讲授能力。我在复旦的十几年里,听过不少国内外作家的演讲,没有谁能像王安忆那样,将维护在文学创作周围的神秘主义藩篱拔除得这样干净,把小说的“物理规律”归纳得这样清晰。她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比作“笨拙的手艺活”。作为一个“头戴光环”的作家,这种自我解剖式的祛魅,需要能力,更需要勇气。她从自己丰富的写作实践中提炼出关于小说的理论质素,用最平实的语言教给学生。比起创作,我想这种能力才是教不来也学不会的。

另一方面,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也是复旦MFA成功的秘诀之一。前些年新闻曾报道,有教授创意写作的外国专家来沪讲学,被某高校写作班近200人的课堂“吓坏了”。而复旦MFA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精英化培养模式,每届通常只录取15人左右。这就保证了在每一门专业课上,任课老师都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在复旦创意写作班,王安忆如何一步步把学生“推”向故事表达的极限-信息快讯网

▲复旦MFA创意写作学生作品集1-6期

经过三年的严格训练,复旦MFA的学员都能成为合格的写作者,其中一部分甚至脱颖而出,成为当今文坛值得期待的后起之秀。那么,谁还能说写作是不可教的呢?复旦MFA另一位导师、上海作家王宏图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我深以为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快退休的知识分子说,自己这些年积累了多少素材,准备以后写本小说。可我们从来没听说谁准备退休后写几支曲子、画几幅油画——“这简直是对文学的侮辱!”

作者:陶磊(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讲师)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只要病家需要,他们永远义无反顾!复旦上医文艺党课追忆先驱与国同兴的动人往事
陈村曾说王安忆“穿一条棉毛裤也能写两千字”,这份“慢”的底气从何而来?
21岁姑娘朋友圈大胆“表白”宁波交警!背后的故事有点暖…
中考体育30分变50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动真格
沪上名医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任冬冬:越努力越幸运
55年前的今天这一幕,让无数人泪目!55年后,居里夫人后人追忆“中国原子弹之父”:他是我父母学生中地位最特殊的一个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 一件小泳装里的发展大机遇——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三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宁寿葆教授:为人民服务,为儿科献身
这场初心论坛,听听“实干家”们如何讲社区故事
视频 | 这些故事让人看到来自大山外的扶贫攻坚力量,能够改变多少
一张照片破解刷脸取件,丰巢的这个BUG竟被小学生发现了
广州一37岁老师涉嫌强奸女大学生案,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
假如你要开家奶茶店,算算开店费用有哪些?培养学生商业素养,上海这所百年老校的课堂新意迭出
女婴出生一周就开始发烧腹泻,九死一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干细胞移植,为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患儿带来新生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
“莎剧新诠”《入梦之前》上演,90后跨界团队用戏剧“讲好我们文化里的故事”
纪念巴金诞辰115周年 | 他把写作的全部信念,扎根在人民的沃土之中
现实版泰坦尼克号:86岁夫妻洪水中离别,“多谢你一直以来的照顾”
人民日报:警惕“纸螃蟹”的隐性危害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丨一个贫困山村的振兴新动能——小故事里的大情怀之五
视频 | 翻开《光阴的故事——万里为邻》,在个体际遇中回望70年的动人故事
视频|改编自挚友真实故事,冯小刚电影《只有芸知道》露真容
奔溃不分国界:美国老爸陪孩子写作业,气到飙中文:克洗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传承劳模精神,将主题教育成效落实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上
王安忆、黄子平、吴亮等谈小说与时代的关系:大吞吐量时代,小说家千万不能着急
直言“我爸喜欢偷窃和赌博”,小学生搞笑作文,太敢写!网友:我要是你爸,看我打不死你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 泰戈尔的中国情谊
又到一年一度“神仙打架”!这些清华学生的简历让网友坐不住了……
三代国乒人聚首上海体院党课,讲述与国同行的拼搏故事
利好!学生可辅修“别人家”的专业、教师可跨地成果转化,长三角5所高校成立大学科技园联盟
你听过报童歌吗?穿越回十七世纪后,一睹近代历史的第一版底稿:90件中外报纸原件今起在复旦大学展出
女博士宿舍放娃娃被通报批评,高校奖学金资格评选为何让学生难受?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誉教授孙曾一:对病人多一些人文关怀
理论学习“活”起来也“火”起来 ,复旦大学推出学习视频微党课
写作课|张怡微:戏剧写作,考验着我们对古典的认识及跨文本衍化的雄心
扎根疫区,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复旦上医讲述“一门四代”血防建功的故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