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提高城市和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西北工业大学群智感知前沿领域研究位居世界第一

2019-11-18信息快讯网

大规模提高城市和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西北工业大学群智感知前沿领域研究位居世界第一-信息快讯网

▲ 2019年9月,团队成员于志文(右三)教授、郭斌(左三)教授和同学们在英国伦敦参加国际普适计算顶级会议UbiComp。

就像人需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来感知周边环境一样,城市管理者也需要通过各种工具或终端,来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等的变化,更好地维护城市安全,开展城市管理。 如何了解一座城市交通路网的畅通和拥堵情况,并对车流和人群进行引导?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获知遍布城市的公共设施出现了损坏?倘若发生了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如何取证?如何更有效地对城市的空气、水体等进行检测?……这些都能通过“群智感知”技术来有效解决。

近期,在微软学术(Microsoft Academic)的群智感知(crowd sensing)科研机构排名中,西北工业大学位列全球第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分列第二、第三名。西北工业大学在全球率先研发通用的“群智感知操作系统平台”——CrowdOS发布。该平台支持群智任务敏捷发布、复杂任务高效分配、多粒度隐私保护等核心功能。基于该平台,西工大已与西安市相关部门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探索,以期能大规模提高城市和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大规模提高城市和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西北工业大学群智感知前沿领域研究位居世界第一-信息快讯网

▲在微软学术(Microsoft Academic)的群智感知(crowd sensing)科研机构排名中,西北工业大学位列全球第一。

目前,城市感知系统主要依赖于安装在城市各处的专业传感设施,如摄像头、空气检测装置等,覆盖范围受限,投资和维护成本高,导致“智能感知”效果不佳。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感知系统,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于志文教授说,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突飞猛进,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群智感知计算逐渐成为计算机学科一个新兴研究热点。据介绍,群智感知是新兴前沿领域,也是交叉领域,融合了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多领域。“它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前沿研究方向,利用大量普通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作为基本感知单元,通过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协作,实现感知任务分发与感知数据收集利用,最终完成大规模、复杂的城市与社会感知任务。”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在群智感知领域探索的高校之一,2013年,西工大于志文教授带领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支持下,开始了群智感知领域的探索。

经过近7年的不懈探索,西工大在群智感知领域已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基础理论之上研发出了一套CrowdOS系统平台。这套系统软件是完全公开、公益的。如今,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只要登录www.crowdos.cn,就能下载CrowdOS,科学家或开发者可以在这个系统上进行修改和二次开发。

这个平台蕴含了团队多年来研究的心血。西工大团队在完全没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的情况下,开拓创新,啃下了理论方法创新的“硬骨头”,掌握了群智感知领域的核心技术。他们从基础理论到技术方法,再到系统平台,形成了“全链条式”的研发,并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公共安全、城市精准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应用示范。

据于志文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致力于打造群智感知2.0,进一步利用城市里无所不在的人力、能源、信号等资源,探索人机物融合环境下的新型群智感知技术。

大规模提高城市和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西北工业大学群智感知前沿领域研究位居世界第一-信息快讯网

▲这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团队。

多年来,该团队研究面向普适计算和物联网领域前沿,重点开展了现实世界用户行为感知与理解、群智感知计算、人机共融智能等方向的研究。现有主要成员18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另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余人。

近年来,团队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物联网相关标准。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他引6000余次,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先后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7项。

文:通讯员赵 珍  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西北工业大学供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王 星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多领域“中国首发”集体狂欢
改善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公交出行,185路调整走向并新增数个站点
对标全球顶级城市,上海“引才”有了“整体性治理”方案!
多数人还在研究购物车之时,这艘巨轮已奔赴太平洋执行年度收官任务
从深坑谷底到百米之巅,带上“城市行走书系”打卡松江人文地图
全国智运会 | 成为职业棋手12年后入学上海财大,张涛直言大学生活令自己迎来突破
全国智运会 | 张涛问鼎围棋大学生个人赛,为上海代表团夺得第三金
谢晓亮接替已赴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的饶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聚焦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难题,上海对这个运行了23年的条例废旧立新
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做好文物保护?上海近日放了一个“大招”……
奇了!最新获批的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竟然布局在这个领域,其中3家不在高校
今天,复旦大学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恢复清代开化纸、建立古籍保护脱酸工艺研究站,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想干啥
李强会见成都党政代表团:同处长江经济带,深化这些领域合作交流
视频| 国内首提“心梗”概念,一生研究一颗心,95岁院士陈灏珠勉励后学敢做自主研究
连接浦东机场与临港新片区的轨交自贸区快线已启动前期研究 ​
有人纵火乱港,我们读书报国!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梁美芬的一节宪法课
离世界本质更近一步!上海科学家正在研究能够“撕裂真空”的激光装置
三招发现“隐”糖人,87%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基层,糖尿病领域专家联合倡议筛查下沉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这些重点领域的法治保障还要“加码”!
感知时间可以有多少种方式?中德两国艺术家将用一年展开一场开放性的探讨
文旅融合!“水岸普陀”娓娓诉说普陀故事
听单霁翔、陈凯歌、王蒙讲《一堂好课》……用“知识榜样”的力量指引年轻一代
大学成立潮要来了?包括一所中字头大学,诺奖得主屠呦呦将在此执教
同济大学推出“苗圃计划2.0”,科普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探索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新模式
李强应勇会见遵义党政代表团:希望在更广领域深化拓展两地交流合作
大学真白读了!上海一大四学生作弊被开除,竟把学校告上法庭...
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并不代表WHO不承认
长三角一体化又有新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丽水学校开办
中国学者研究发文:五年PM2.5下降约三成 减排是主因
“活”在城市更新之中,是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
新研究发现:在改善游客心理健康方面,国家公园每年能为世界创造的经济价值约6万亿美元
城市有机更新如何赋予商圈新动能?看国内外大咖怎么说
紧扣“实”字,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上海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健康上海行动》首批项目《现代健康教育学》发布
国际儿童研究专家:有质量的早期教育支持后续学习与发展,2019宋庆龄儿童发展国际论坛在沪开幕
百年张园如何演绎城市更新?或开启“商业+居住”新模式
新科院士朱美芳:她的研究既能改变生活,也能够用于强国
研究上海近代史,为什么绕不开人称“小报状元”的这位“江南一支笔”?
《技艺的感知》:分享天光和水泥间的清甘滋味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