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剧场先进设施和过硬技术管理成就舞台奇观

2019-11-19信息快讯网

上海剧场先进设施和过硬技术管理成就舞台奇观-信息快讯网

歌剧《沂蒙山》 上海文化广场 两座高达11米且可以360度旋转的“沂蒙山”山体,拥有层层沟壑,绵延上升到“天际”。在现代化舞台设备和技术支持下,可平移升降的品字形舞台、可实现机械全自动化的吊杆,以及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多层变幻舞台、实际举升能力高达75吨的升降平台等“火力全开” 除注明外均记者 叶辰亮摄

在刚刚闭幕的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留下诸多震撼瞬间,令人津津回味。山东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沂蒙山》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惊艳亮相。该剧舞美气势恢弘,舞台上两座高达11米且可以360度旋转的“高山”,把沪上观众带入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歌剧界的“航母”——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携《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两部歌剧亚洲首演而来,“一台两剧”模式得以在中国首次顺利实现。而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里,歌剧《塞魅丽》台上以假乱真的“明代祠堂”藏着六万个LED灯点,让剧场内变得流光溢彩。

这些绚丽的舞台创造了最迷人的艺术风景线,也为上海演出市场提供了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在未来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演出“落沪”。正如斯卡拉歌剧院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国际一流剧场不仅需要优秀的硬件设施,也需要经得起考验的管理运营能力。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本届艺术节的多位“幕后”工作者,他们用绣花一样的细心、耐心、巧心,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打磨追光灯下的每寸细节,让一出出好戏竞相绽放,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挑战“不可能的任务”:绵延上升到“天际”的“沂蒙山”,逼近剧场空间极限

艺术节上演的剧目中,包括《沂蒙山》在内的14台32场中外优秀节目都在上海“演艺大世界”上演。过一条马路就与一个艺术殿堂邂逅,中外戏迷打着“飞的”来看首演、首映、首秀,这是上海“演艺大世界”区域内发生的场景。“演艺大世界”作为上海演艺生态的繁盛之地,更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演艺集聚区。为让好戏每天不间断地上演,舞台工作者们接受了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沂蒙山》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时,表现出作品与舞美设计极具震撼力的听觉与视觉享受,这样的呈现效果,同时体现出“舞台服务于戏剧、音乐和观众”的剧场服务理念。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栋全认为,《沂蒙山》的舞台设计理念强调真实性,多层结构具有恢弘的史诗气韵和饱满的视觉冲击,其中旋转舞台更是体现了对空间、时间的有效利用,随着舞台旋转就可在每幕短暂的间奏曲中实现场景的快速转换。

该剧舞台上两座拥有层层沟壑、绵延上升到“天际”的“沂蒙山”山体,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的目光。事实上,《沂蒙山》是本届艺术节舞台上舞美体量最大的项目之一。为完美呈现极具视觉震撼力的“高山”和其他布景,剧场在技术领域的对接和协调过程中多次面临极限挑战。

文化广场舞台技术部副经理关达豪告诉记者,《沂蒙山》的舞美、道具、灯光、音响等设备共动用了24辆货车,其中21辆为大型卡车。剧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让这21辆大型卡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卸货。“因为文化广场地处上海市中心位置,市区又对大型货车有限行的严格规定”,最终剧场技术团队通过与剧组“精准”对接和夜间轮岗值班,完成了逼近“时间极限”的挑战。

《沂蒙山》对上演剧场舞台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舞台垫高搭建转台和背景巨大的LED大屏外,单“山景”就需要搭高11米,摸高国内剧场空间极限。在现代化舞台设备和技术支持下,可平移升降的品字形舞台、可实现机械全自动化的吊杆,以及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多层变幻舞台、实际举升能力高达75吨的升降平台等“火力全开”,终为《沂蒙山》的精彩上演提供了有力保障。

好剧场的舞台可以满足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等多种演出需要。而文化广场发挥特色优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音乐剧高地。仅以今年为例,包括安德鲁·韦伯巨作《贝隆夫人》、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红与黑》等“话题”之作都已接连亮相沪上。欧美大戏纷至沓来,折射出上海加快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勃勃生机。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上半年全市音乐剧演出共292场,吸引观众28.7万人次,票房收入6152.63万元,同比增长51.9%。其中,文化广场近一年来平均每天演出1.1场,平均上座率达78%。

“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其他多家剧场,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运营能级和文化影响力。昔日“戏码头”,如今依旧好戏连台。有充满历史文化积淀和先进硬件设施的剧院,还有努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舞台工作者,“演艺大世界”将为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提供最有力的“背书”。

“一台两剧”首度在国内实现:国际顶级歌剧院才具备这样的能力,上海最新剧场通过考验

很多沪上乐迷都有印象,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上海没有适合大型交响乐团表演的场地。彼时,诸如费城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著名团体来沪演出,只能在上海体育馆里举行。乐评人李严欢告诉记者,因为音响效果不理想,指挥家马泽尔曾气得差点罢演。多年以后,站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舞台上,马泽尔由衷感叹:“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如今可以上演交响乐和大歌剧的剧场,已遍布浦江两岸,甚至辐射到了嘉定、松江。

今年10月,淮海路上又添文化新地标,上音歌剧院为申城最繁华的街道上再点亮一盏璀璨明灯。作为今年艺术节的重头戏,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携新版莫扎特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造访上音歌剧院。演出使用“一台两剧”模式——利用同一个品字形舞台的不同区域,使两部歌剧同时装台、交替上演。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舞台运营效率,让观众隔天就可以看到风格、形式完全不同的作品。“全球可以实现如此演出模式的剧场并不多,只有一些国际顶级歌剧院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基于此,亚历山大·佩雷拉为上音歌剧院竖起大拇指,这座年轻的上海剧场以其专业性通过了重重考验。

上海剧场先进设施和过硬技术管理成就舞台奇观-信息快讯网

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魔笛》 上音歌剧院 “一台两剧”模式首次在中国实现——《假扮园丁的姑娘》先开始演出,所有布景被安置在主舞台的一块巨大移动平台上,演出一结束立即退至后舞台。

上海剧场先进设施和过硬技术管理成就舞台奇观-信息快讯网

《魔笛》的舞台搭建在左舞台完成,主景则搭建在两块专门定制的升降舞台上。前者演出结束后,后者的布景便可从左舞台移至主舞台,完成两部歌剧的“无缝”衔接。

上音歌剧院的品字形舞台由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和后舞台等部分组成。十块车台可平行或垂直运动,子母升降机则可单独升降,也可编组升降、同步运行,短时间内切换不同作品的布景。比如此次在实现“一台两剧”的过程中,《假扮园丁的姑娘》先开始演出。所有布景被安置在主舞台的一块巨大移动平台上,这样演出一结束就可以立即退至后舞台。而《魔笛》的舞台搭建在左舞台完成,主景则搭建在两块专门根据上音歌剧院舞台尺寸定制的升降舞台上。《假扮园丁的姑娘》演出结束后,《魔笛》的布景便可从左舞台移至主舞台,完成两部歌剧的“无缝”衔接。

这一次,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总共带来了22个集装箱,其中有15个是《魔笛》的道具。用《魔笛》的舞台布景设计师费迪南德·沃根保尔的话来说,导演彼得·斯坦是一个追求视觉效果的“疯子”。“《魔笛》第一幕涉及四个场景,第二幕则涉及十个场景,包括舞台升降、投影切换、仙童从舞台‘飞’过等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元素。”而上音歌剧院保留了将近3.5小时的原剧时长和所有场景元素,只为给沪上观众带来原汁原味的观剧体验。

一座高规格的歌剧院,需要达到一流的声学标准。音响工程师萨尔瓦多·迪·斯蒂法诺介绍,德语歌唱剧《魔笛》用对白代替吟诵,民谣与咏叹调交替出现。所以当《魔笛》在演出时,有对白的地方需要用到话筒补声,但当演员演唱时,则不需要扩音装置。“多种变化流畅地传递给了观众。”萨尔瓦多对剧场的声学效果如此称赞。

上海剧场先进设施和过硬技术管理成就舞台奇观-信息快讯网

歌剧《塞魅丽》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台上以假乱真的“明代祠堂”藏着六万个LED灯点,让剧场内变得流光溢彩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无独有偶的是,今年艺术节亨德尔的《塞魅丽》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巴洛克时期的西方歌剧披上了“中国外衣”,而介于舞台版和半舞台版之间的全新歌剧制作,打开了交响乐音乐厅全新可能。运用最新技术和理念重新诠释经典歌剧,舞台上呈现的不仅仅是奇观,也为歌剧在当代的发展赢得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看来,诸如《塞魅丽》《假扮园丁的姑娘》等歌剧,属于以往在上海演出率不高的优秀作品,大大拓宽了申城乐迷的“曲库”,带来了更多“福利”。他也指出,在剧场日益发展、更多优质演出不断“落沪”的今天,文化市场的培育同样十分重要。丰富多彩的剧场生活,需建立在深厚的艺术教育积淀之上。

有专家指出,从更长远的眼光看,好的舞台硬件夯实了行业基础,如何让剧场与百姓的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结,是打造世界一流演艺之都一门更长远的必修课。

作者:姜方

编辑:苏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标全球顶级城市,上海“引才”有了“整体性治理”方案!
喊你来创新创业,上海自贸区今天这场“创业汇”向全球发出英雄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深化主题教育内涵,探索“三全育人”全新实践
一天就能清分百万枚硬币,这个全国唯一亮了!上海涌现首批现金服务示范区
有娃的看过来,上海这些亲子必去的地方,你值得收藏
刺陶“一枪成名”,他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活动史
让听障人与助听器“互动”,这项首创技术造福全球4亿听力障碍人群
推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加快“双高”计划建设
用剪影“舞”出科学?这群“幕后演员”的舞台信念感强过流量明星
上影厂70年丨奚美娟:我从戏剧舞台走向大银幕的开始,就是受上影精神的影响
艺术节 | 俞丽拿“复出”搭档雷佳,音乐剧场《真爱·梁祝》破茧成蝶
拿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的舞台剧男主角……帅气少年舞功牛,科研棒!
“起初我不能想象用柳琴演奏《梁祝》里悲的部分,”何占豪携柳琴版《梁祝》回归上海,民乐传承闪耀舞台
区块链、AI这些新技术扑面而来,财务如何赋能数字化转型?
笑吐!歪果仁学中文:太难了……简直就是考四六级的我们
山西平遥二亩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遇难,9人受伤
明天起,上海虹桥等48个长三角区域内火车站将启用电子客票
接轨上海,人才先行 阜宁在沪举行科技人才接轨上海推介会
视频丨带你逛书店之看看上海外滩那家可以真正走进去的“读者”书店
开电动轮椅坐地铁遇阻?刚刚,上海地铁回应了……
上海近2千座公厕提供免费厕纸,如何杜绝一免费就浪费?
“大国工匠”顶尖内镜团队技术“真下沉”,中山-徐汇医联体让百姓得真实惠
时隔七年“姐夫”重返东艺舞台,依旧用手中的“一根牙签”指点江山
张燕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
上海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2019年度剧本研讨会召开:上海舞台艺术进入收获期!
张江携手微软,加速技术赋能培育“独角兽”
从圣彼得堡到清迈,海派民乐收获国际舞台的交流喜悦
展望2020丨中国创新经济技术充满活力,国际合作潜力无限
到2022年我国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
赋能上海夜经济,浸入式剧场《秘密影院:007大战皇家赌场》登陆“演艺大世界”
在小剧场里,孩子们从音乐剧中发现最好的自己,尝尽戏剧人生
扬·马林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诠释周天《纹》,世界舞台留下“上交委约”“中国印记”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