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电影强国 我们还缺什么

2015-12-09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年度400亿元票房,近三年保持每年30%以上增幅,关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数据柱状图无疑是个完美的梯形。有预测认为,若按此速度计算,大约两三年后,中国的票房规模就将与美国基本持平,甚至在“十三五”末期有望跃居世界首位。

业界一片欢欣鼓舞之时,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康健民不忘泼盆冷水。他认为,未来10年中国电影需要依靠质量提升来巩固、促进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我们更应该着眼长远。全球电影市场竞争的大幕已经拉开,竞争是残酷的。”在他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已让中国成为票房大国,但要走向电影强国,未来10年我们无论是产业结构、电影创作的品质、相关机构的体制机制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为重要。方向既明,这条从票房大国通往电影强国的路上,我们面前还有多少障碍?产业链上的哪些环节仍需完善?

票房论折射两个“缺失”

除了400亿元,2015年的中国电影还留下另一项值得一书的纪录——《捉妖记》以24.39亿元成为国产电影第一部票房突破20亿元的影片,同时它也超过《速度与激情7》位列国内上映影片票房史上冠军。但值得玩味的是,就当业界探究这部影片背后的成因时,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浮出水面。因放映尾声的几场涉嫌虚假票房,不但《捉妖记》的光鲜纪录蒙尘,连带中国电影市场的部分弊端也图穷匕见。

有专家把脉称,《捉妖记》的票房事件主要折射出两个“缺失”。“市场对票房的过分崇拜直接导致了不光彩的事情发生,电影价值与票房被划上算术等号,这是评价体系的失位。而票房竞赛中出现的灰色地带,则是法治对电影竞争中有效管理的缺失。”知名影评人虞昕提出,这些“缺失”归根结底都是唯票房论在作祟,若要规避,一个多元、公开的有效评价机制亟待建立。他认为,除了票房数据能直观体现一部影片的商业价值,更应当有一套脱离市场的、能彰显影片文化内质的评判标准。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旦票房之外另有一套评判体系,并且能以此体系为依据得到相应奖励,许多由唯票房论而引发的“票房症候群”也就会逐步消弭了。

可喜的是,“中国电影第一法”《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已进入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不远的将来,票房管理、放映规范都将有法可依。

发展类型片并非充分条件

与票房数据连年增长略显违和的是,这些年中国电影的类型却愈加狭窄、单一。2015年国产片票房榜上前四位《捉妖记》《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清一色有喜剧元素,中国影史上所谓的“十亿俱乐部”几乎都是喜剧片。若把范围限定在近3年的热门影片,喜剧和青春依旧是绕不开的两大套路,描摹社会的现实主义题材片极度匮乏。

有观众担忧,国内市场虽热,但国产原创力依旧薄弱,即便票房超过400亿元,我们仍面临各种挑战。康健民承认,类似担忧他也有,“根据WTO协议,2017年中美双方将启动新一轮电影进口配额谈判。这意味着什么,中国电影人都很清楚。我们正面临一场时代性的变革与整合”。

看起来,大力发展类型片似乎是丰富中国电影市场、激活原创力的唯一正途。但虞昕给出另一种思路同样值得深思。“全世界能称得上类型齐全的大概只有美国了。法国很少有成功的科幻大片,韩日也不会拍西部牛仔片。”在他看来,类型片只是个结果,它指向的是观众的需求。如果观众审美品位无限趋同,那么在商言商的投资方确有理由追逐资本。这与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石川把如今的电影市场热归功于投资与需求两旺的格局,“但这种需求与投资仍停留在初级消费的刺激上”。石川指出:“未来5到10年的使命,除了商业大片的制作手段,中国电影还需要在多片种繁荣、电影文化的培育和熏陶上,争取质的飞跃。”

著名导演谢飞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与其呼吁政策来扶持,不如从源头上解开症结。我们的短板在于电影教育、电影审美的失语。”谢导提到一个词“观众电影素养”,他主张应当让更多世界电影史上的优秀作品走进校园,尤其是中小学校园,“如果说宽广的观众面让中国跻身票房大国,那么深邃的观众电影学养,亦是助力中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必要条件”。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