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
“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一、孩子传承的是什么?
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一)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二)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三)我如果想有钱,我也得通过劳动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美国爸爸传给儿子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不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
这位中国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不是在刻意比较这两种教育的好坏,但有一点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
二、财商教育很重要
实际上,财商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是财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是一种美德,这没有错,但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不在乎金钱,大手大脚,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让孩子变成啃老族!
那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首先,不要把将压岁钱存起来当作教育孩子理财的唯一方法。
其次,家长们要定期给孩子一些钱,要鼓励孩子们合理地消费掉。可以让孩子们到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玩具,学习用品,礼物,甚至衣服。
在孩子每次消费后,家长要和孩子及时地交流一下购物的感受,如问一下孩子这次消费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是否满意?通过交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总结消费的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学会理智、科学的理财。
理财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种消费观,更重要是会带给孩子一些内心的安全感。
三、在金钱方面给予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我们近年来家庭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经常提及,而且颇受重视的一个概念。但安全感被人们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方面的依恋。实际上,对孩子来讲,金钱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目前,一些富人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的“藏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一句“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父母
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因此,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
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
父母们有一个严重的错误:不把孩子当成人,而是等同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对孩子一定要说人话,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人。这是必须的,因为他们是人,他们不是小猫、小狗,不是只需要宠爱就够了,而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真爱!而不是宠爱!
一个美国妈妈的困惑:中国孩子凭什么向父母要房
前几日我的美国朋友德蕾莎因为探亲回美国,专程到了我们家和我们叙旧。她在中国做管理顾问咨询,自从八十年代开始,便一直住在北京。
德蕾莎领养了一个中国孩子,名叫凯莉,这次一起带了来,于是我们讲到了育儿的问题。她说一次小凯莉起床后折被子,保姆看到后马上过去抢过来,边折边说,“你人小,折腾半天也折不好,我来折,三两下就好了,干脆利落!”德蕾莎知道后坚持说不行,“小孩哪怕是花二十分钟折好,那也是她自己的劳动,再说她也没什么事,就让她花这二十分钟时间,她完成之后,也会很有成就感,这多好呢?”
在后来的谈话中,她说到她的一个北京熟人,儿子要结婚,本来自己有房子,但是觉得父母的房子更好一点,于是让老两口把房子让出来,供他们结婚。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改喝咖啡为喝茶的德蕾莎一听有这种事情,目瞪口呆:“这开什么玩笑,这人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理由让父母给自己房子?”但这种事情,在中国实在太普遍了,恐怕只有这些“老外”才觉得不对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她说的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小时候,家长给小孩子折被子成习惯了,长大了,帮他们找工作、给他们买房子,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这样的例子一多,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啃老,你情我愿?曾看过深圳电视台一期主题为“啃老”的节目,观众里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年轻的学生,近似于一边是“被啃族”,一边是“啃人族”。
奇怪的是,当主持人问起“啃老”这个问题时,两边的反应却出奇一致,被啃的觉得该被啃,而啃人的也觉得理所当然,周瑜黄盖,愿打愿挨,剩下中间几个持异议的嘉宾莫名尴尬。愿打愿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教一个人开车,还不如天天开车送他去他要去的地方简单。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未必不知让孩子独立自强的重要性,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培养这种独立精神。
德蕾莎告诉我,即便我们疼爱孩子,但教育就得讲究原则。在养育孩子的阶段,大家常常为了省事,把应该由小孩独立二十分钟完成的事情,自己四分钟完成了,甚至事事为其代劳,表面看来,父母“牺牲”最大,其实有苦劳没功劳,甚至是一种“不教”之过:因为我们不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
几年前“虎妈”蔡美儿很火,随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公开和她唱起了反调,他的论点很有意思,他认为,“虎妈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溺爱,即用严厉的计划式教育保护着孩子们,不让她们去从事更有挑战的活动。
我颇为认同此人的观点。我们一般只看到美国小孩童年的幸福,却忽略了他们小时候在品格上的各种锤炼,比如他们去参加球赛,他们会在这中间学着庆贺赢球,也会学着接受输掉的比赛,如何对付糟糕的队友,如何在一个挺差的团队里,学习做到自己的最佳。
停止溺爱我们中国家庭的小孩,一般都重视学习,能把数学乘法表铭记于心,能对唐诗宋词背诵如流,也能把钢琴弹得呱呱叫……这些事情并不难学,一来,很多是死的东西,二来家长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外包给了学校和辅导班,自己不需要操多大心了。
然而学校很少会教孩子独立处事,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教学过程,因为它需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训练。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问题,有时候我们甚至连问题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大家都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孩子小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教,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等孩子大了,啃老,你能怪他们吗?因为他已将索求视作天经地义,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德蕾莎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人年轻的时候,哪怕多花一点时间,自立地把人生经营好,辛苦是辛苦一点,但当一切都是自己亲手造就时,那种自豪和自尊,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请不要误以为这是对我们各自父母的指责和道德品判。我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说这些话,本文的阅读对象,是现在“在职”的、“孺子可教”的中青年父母。我这么写,也是自我反省,上面说的毛病我也有,我有时候也为了省事而代劳。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我做得也大有欠缺,问题是即便是我失职,小孩也没法让我换内阁,让我下台。这对他们是何等不公,对于我们自己,又是何等大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