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家庭的账单:二孩政策来了你还生吗

2015-12-24信息快讯网

一个娃花费大 两个娃累够呛

经过34年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国人的育儿观念从“粗养”一步步走向了“精养”。在这种情况下,生养一个孩子每个月的花费都以几千计,对普通的上班族来说,一个孩子的费用尚且勉强承担得起,如果再生一个呢?能否再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工作如何衔接?孩子谁来看?种种问题让许多家庭纠结不已。

一个娃每年花费万元起

12月7日,胡静到单位领取了生育保险的报销费用,“居然报销了8000多元!也就是说,减去自己出院时负担的一部分,自己还赚了几千块钱!”

在太原一家单位做财务工作的胡静,孩子刚满一岁,出生在太航医院。“之前挑选医院时发现,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贵很多,生孩子的费用由低到高顺产为3000到5000元左右,剖宫产5000至10000元以上,检查费用2000—3000元左右。我家孩子出生时脐绕颈三圈,只能选择了剖宫产,住院一周,花费5500多元。出院时,直接用医保卡结算了3000多元,余下的自己缴纳。”之后,她的家人把检查费用单据凭证整理好交到了她的单位,单位又交到社保中心报销。

出院没多久,大把大把花钱的日子就此到来。

“如果你是母乳喂养,那么恭喜你,保证营养的同时还能省去一大笔钱。可是像我这样母乳不够吃的就惨了,我儿子现在吃的是荷兰进口的奶粉,每桶240元,每个月四桶,光奶粉钱每个月就得将近一千块钱,一年是12000元。这只是普通价位的奶粉,部分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一桶就要三四百元,简直吃不起。”

小胡告诉记者:“如果有老人帮你带孩子,你就偷笑吧,因为一个保姆每月工资最低也得1800元以上”。

其他花费呢?小胡给记者算了一下账:尿不湿一个月200元;幼儿到六七个月的时候,需要米粉、果泥、磨牙饼干、面条类的食物作为辅食陆续添加,还要补充钙铁锌、益生菌等,每个月也得几百元;婴幼儿奶瓶、吸管杯、餐具、餐椅、辅助电器等需要一千多元;四季的服装如果穿“百家衣”的话能省下不少,否则一年四季的衣服钱也得好几千;浴盆、马桶、小牙刷、沐浴洗发水、护肤品、洗衣皂等700元左右;孩子睡的小床、各种儿童推车、扭扭车、安全座椅、玩具等“加起来又是好几千”。如此算下来,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费用需要两万以上。

“孩子稍大一点,纸尿裤不用了,二段、三段的奶粉也略便宜一些,但还会增加一些其他的费用,比如办张游乐场或者游泳馆的年卡之类的,所以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不低于万元。”小胡强调,这只是一个普通收入家庭的花销。“如果你给孩子报了早教班、亲子班之类的,那么,每年的花费就得翻倍了。另外,还得祈祷孩子无病无灾,健康成长。总之是有种养不起的感觉。”

教育投入花费巨大

三岁,到了入园的年龄。是上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让家长们很纠结。其实,无论是公是私,每年的学费伙食费均在万元以上。

胡静的表姐王东东有一个4岁的儿子,在省委机关幼儿园上中班,每月的学费500元,伙食费每天15元,每年万元左右,其费用情况可视为太原公立幼儿园的代表。“因为公立幼儿园太少,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难免出现一些拉关系走后门的情况,就会另外产生一些费用,你懂的。”她笑着说。

公立幼儿园不好进,私立幼儿园就是最佳选择。太原的私立幼儿园费用每月1400元至1600元不等,伙食费每天15至20元,年收费18000元以上。还有个别高端双语幼儿园,年收费在3万左右。

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期间,选择报了一些兴趣班,多为舞蹈、棋类、美术、英语班。每节课几十块钱,英语班最贵,一年上下来,得一万以上。

胡静告诉记者,她单位同事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报了四个培训班,每年学费需要一两万元。

这还没到真正花钱的时候,胡静说,“上了初中、高中,那花费没有最贵,只是更贵。”胡静的表哥张云强的儿子今年高三,他的一份账单让记者惊讶不已。“2010年孩子小升初,好处费带学费花了7.5万,3年在学校附近租房住,房租5万元。补课费平时一学期至少5000元,都是上大课的价钱,一节课90分钟,50元。从初二放暑假开始,在汾阳上小课,一个假期学费1.5万元,中考前政治历史补课80元一节。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一直没有给孩子上过1对1,即使这样,初中总花销大概20万元。”

“高中,儿子上了一所民办高中,3年的学费3万元。高一、高二晚上在小饭桌吃饭,一个月350元;高三开始中午晚上都在小饭桌吃饭一个月1000元。高一、高二一周补两门课,100多元一节,总共花费3万多。今年夏天报了一个数学班,10天花了9800元。至现在,高中花费10万多元。”张云强说,和班里的其他学生相比,“儿子的花费算中等。”对他来说,为了儿子的成绩上得去,明年能考个好大学,裤腰带勒得再紧也无妨,“就这一个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啊!”

两个娃养得费劲累得够惨

去年5月,我省“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前,曾有一项调查:夫妻一方户籍在我省,50岁以下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中,女性总量为5.48万人,有生育意愿的为3.58万人。根据调查结果及对全省现有独生子女婚育现状分析测算,2014年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在2020年前,全省可累计多出生约18.96万-23.8万人,平均每年多出生2.7万-3.4万人。

但在“单独二孩”政策的前期调研中,城市家庭生二孩的意愿与农村家庭相比相对较低,记者发现,许多30多岁的夫妻考虑的不仅仅是经济成本,而是抚养两个孩子精力、体力上吃不消。

35岁的程捷,是胡静的闺蜜,是一个9岁女孩儿的母亲,一个单独二孩的“先驱者”。去年政策刚落地,两口子一商量决定再要一个孩子,今年7月,她的小儿子降生。如今,她的生活忙乱不堪。

因为婆婆身体不好,老公工作较忙,大多数时间,她独自照看儿子,“在这个年龄,这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精力体力完全跟不上。每天都处于睡眠严重缺乏的状态,我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让我睡个自然醒的觉。”

她还是女儿的司机和陪读。周二、周四下午,程捷去接女儿放学然后急匆匆地奔到英语、数学辅导班。周六上午,她靠在女儿舞蹈班的窗外,看着女儿穿着粉红舞衣,和小朋友一起默默听老师的口令抬腿、转圈……下午,她“提溜”着犯困的女儿,赶往钢琴培训班,看着女儿不情愿地用小手敲打琴键……

如此的亲子画面在多少家庭中上演。

而程捷并非报班最多的家长,“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丰富她的生活,这些课程有的是她喜欢的也征求她的同意后才报的。”

“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肯定要给他们最好的。”这是程捷对自己的要求。“大女儿一年光小饭桌和报各种班的费用得20000元以上,小儿子也得两万元,我的产假马上也要到了,还得雇一个保姆来看孩子,这样算下来,我一年的工资都不够这些支出的。”

程捷想起来一个生过二胎的朋友曾经告诉自己的话:“原本以为大孩子可以带小孩子,但没想到,实际上养两个孩子花费的精力完全是翻倍的,是吃二茬苦,受二茬罪。我现在完全赞同这个观点。”

多种压力下两个娃养不起

与程捷不同,胡静的小叔子高伟夫妇坚定地不要二胎。“对于我们80后的一代人,房奴,车奴,孩奴,卡奴,个个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养育一个孩子就很吃力。现在物价这么高,奶粉贵、看病贵、入园贵、择校贵、买房贵,每年乱七八糟用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少说都要几万,如果生两个孩子,家庭条件好一点也得成孩奴,家庭条件差一点根本生不起。如果不能好好教育,那还不如不生!”

经济原因不是高伟不要二胎的唯一原因。“毕业工作这几年,我们好不容易逐渐适应了现在的工作环境,业务也熟练了很多,正好遇到事业的上升期,要是生二胎的话,老婆前前后后又得耽误2年时间。另外,二胎谁来带?作为上班族,管孩子的时间有限,我家孩子是奶奶带大,好不容易上幼儿园了,家里的老人也该休息了,大家都松了口气!要真的生了二胎到底由谁来看呢?老人精力肯定不够,让老婆辞职回家,家里财政就更吃紧了……”

高伟的态度让他的父母无法接受,“有钱富养,没钱穷养呗!我们那一代人,家里养几个孩子的多的是。”高伟反驳:“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了,孩子讲究教育质量,养得金贵。我小时候成天外头跑着,你们也放心,但现在你们见过三五岁的小孩独自在大马路上走的吗?大环境如此,把这一个孩子保质保量拉扯培养大就不错了!”

独生子女伤不起

程捷的丈夫老赵,牢牢站在“支持生二孩”这一边。作为家中独子,“小时候就很羡慕别人家有哥有姐有弟有妹,所以不想让我的孩子太孤单,让她有个伴儿。”

因为“没有伴儿”,老赵从自身出发说明独生子家庭如何“伤不起”。“我家只有我一个孩子,所以当初选择大学选择工作的时候,我爸妈坚决反对我涉足军人、警察等风险系数偏高的职业。我的一个发小也是独生子,上大学时生重病去世了,两位老人备受打击,失去唯一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这件事情和屡屡看到的‘失独’家庭的新闻,都深深刺激着我,一定要两个孩子。”

而“421”的家庭结构,也加重了独生子女肩上赡养老人的负担。老赵的父亲前段时间住院做手术,20多天的时间里,把他和妻子差点累趴下。“上班,照顾孩子,陪床,天天连轴转,我爸一出院,我和我老婆先后就病倒了。要是有个兄弟姐妹的帮衬一把该多好。”

而在这本生育的观念账里,重男轻女的现状也不得不提。

“生儿生女都一样”这话已经讲了30多年,在当下社会中,不少老年人的观念也有所转变,但一些有女儿的单独家庭,还是能感受到长辈希望他们“再生个男孩”的压力。老赵如今是儿女双全,他也总给亲戚朋友灌输思想,“我总是劝他们,再要一个吧,管他是男是女,都是个交待,关键是孩子多个伴儿。我感觉,真正放开二孩或许也是国人转变育儿观念的契机,应该值得期待。”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