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的普遍实践催生“获得感”

2016-04-25信息快讯网

 

 

齐卫平

核心观点

五大发展理念生根落地,必须找准着手处,明确发力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警句对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来说,就是要使思想形态的理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就需要立足保证人民有普遍、提升、明显和多维的获得感,切实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关系民生福祉的所有领域、一切方面、各项工作、每个环节,让人民有更多更大更强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核心概念作为治国理政新理念,对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切实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必须以让人民有实际获得感为归宿。

五大发展理念贵在落实重在执行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秉持什么样的理念,意味着坚持什么样的行动,理念的“先”必须统一到行动的“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们党所一贯强调。经验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只有把党形成的先进理念转变为有效的实际行动,才能推动各项事业和工作的顺利发展。

理念是思想形态,在形式上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抽象的东西往往有被虚化的可能,理念仅仅停留在学习、研究和宣传层面上,就会落于形式主义。因此,如何在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基础上,加强形成贯彻的行动战略和实践措施,是更为重要的任务。说一套做一套,理念与实际不对接,再先进的思想也只能是画个饼而不能充饥。

理念的抽象来自于实践的映象,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聚焦,体现着鲜明的实践针对性。五大发展理念对社会对人民显示的影响力不仅在思想的先进性,还在行动的务实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提炼的五个核心概念,无疑具有符合时代先进潮流的意义,是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性体现。理念代表着向往,基于现实的需求但与现实有差距;理念描绘美好图景,满足憧憬但不能成为念想,先进思想只有转化为实践成果才构成其现实的力量。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始终牢记这个要求,必须着力查问题、找差距、补短板、排障碍、求实效。五大发展理念贵在落实、重在执行,行动上认真贯彻才是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真谛的要求。

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获益主体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进步成绩显著,福祉覆盖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广泛拥护的基础。然而,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困难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逐渐凸显,各种风险、利益冲突和矛盾纠葛产生着“社会焦虑”,人民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改善伴随着更高的心理期待。

新世纪的10多年里,人民群众对社会政治生态和民生现状的一些突出问题反响强烈,党风不实不正不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加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及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矛盾纷呈,使人民虽然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福祉,但却影响着幸福感的提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形成的发展理念,是对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的回应。党中央既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又秉持先进理念,形成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为保持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挖掘新的动力、寻找新的方式、创造新的环境、提供新的指向。

人民不仅有国家发展的强烈渴望,更有社会健康发展的热切期待。五大发展理念向人民传递的是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讯息。五大发展理念既有各自的明确内涵,又相辅相成,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保证经济社会沿着健康轨道发展,是人民的热切期待。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获益主体,五大发展理念以民生为本,不仅强调了聚焦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突出了发展成果享受的人民主体性。

获得感是发展理念的评判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生根的树才能发芽茂盛,落地的理念才能显形结果。五大发展理念能不能保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人民有没有、有多大、有多强的获得感为评判标准。获得感是一种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获得感不是理论上的说辞,它以获得为实际内容,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获得以及获得多少是可以掂量的。我们党的宗旨和治国理政的取向,决定着人民获得感具有以下四个特征。首先是获得的普遍性。国家发展的福祉必须覆盖每一个人。其次是获得的提升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断提高的,更多更大的获得是必然要求。第三是获得的明显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条件改善以明显获得为真实的体现。第四是获得的多维性。人民的心理期待已不局限在某一方面条件的满足,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获得感。

五大发展理念生根落地,必须找准着手处,明确发力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警句对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来说,就是要使思想形态的理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就需要立足保证人民有普遍、提升、明显和多维的获得感,切实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关系民生福祉的所有领域、一切方面、各项工作、每个环节,让人民有更多更大更强的获得感。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本文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成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