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商量:浙江德清探索乡贤参事会,探讨农村治理新模式
农村人才普遍外流,村两委人员少,但事务多、压力重,村民小组力量相对单薄和分散。如何在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之间,建立起一支专注协调的中坚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年,浙江德清县创新探索“乡贤参事会”架起了村民与村两委的“连心桥”。
昨天上午,“社区协商 共建共享”首届中国乡贤治理论坛在德清举行,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8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学习讨论“乡贤参与农村治理”这一话题。
(东衡村乡贤们在参加乡贤参事会,商讨村务。)
“一人担”变为“大家挑”
近年来,全国乡村社区的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传统的村民自治由于分散居住、动员能力缺乏、资源来源单一,而导致参与人员有限、参与水平不高、参与效果欠佳,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乡村治理的需要。如何妥善化解农村社区矛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治理,促进和谐稳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德清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乡贤参事会”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新路子。
“2011年,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两委班子成员只有6人,加上8个工作人员,要管理3000多人的村。工作中有时由于利益诉求多样化,意见难以统一,工作难度较大。当时,村里实施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当年要完成近600亩的验收任务,为了方便工作,东衡村创新吸收由老干部、村民代表等成立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委员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东衡村又成立了由村两委会成员、老干部、党员、组长代表等19名乡贤组成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委员会,这也就是乡贤参事会的雏形。”德清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琴英介绍,推进委员会主动转变领导方式,以前几人商议变成现在众人决策,千斤重担“一人担”变为“大家挑”,既集中群众智慧,又赢得群众支持。
“东衡村完成从矿业基地到美丽乡村的转变,离不开乡贤参事会的支持。村子里大事小事都是村民说了算,乡贤参事为村两委决策出点子、提意见,是村两委议事的好帮手,对我们帮助很大。”洛舍镇东衡村村书记章顺龙表示。就这样,民主协商的作用在德清日益凸显。为了不断提升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的能力和水平,德清县委县政府将成立乡贤参事会提上日程,研究出台了实施方案、章程和管理条例,对乡贤参事会进行规范管理和指导。
民主协商“大家说了算”
对农村社区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乡村资源是乡亲纽带、自有经济和地方精英。2014年,德清县积极探索,创新乡贤参事会参与社区协商的治理模式。乡贤参事会由村两委和乡贤代表发起,会员的产生采取“个人荐、群众推、组织选”等方式,结合各村实际,从德高望重的本土精英、事业有成的外出精英、投资创业的外来精英等3类乡贤中推选,会员自愿参与,并经村党组织审核确认。
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三年,秘书长原则上由村支书或村主任兼任。会员30名以上的,成立理事会。同时,建立农村社区精英人才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乡贤参事会主要突出‘协商’、‘参议’两大主题,重点在推进乡风文明、带领帮扶致富、助推农村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维护公序良俗、了解村情民意等六方面发挥作用。”王琴英说,同时,乡贤参事会还通过运用微信、QQ等现代手段,建立了群策群议、一体运作的体系,促进乡贤之间、各参事会之间的交流,有效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如今,在德清凡是村里发展项目的规划、实施,都需要参事会的参与和监督。村里的重大项目决策,也都会听听参事会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德清已培育发展乡贤参事会56个,共计参事1756次,服务2338次,受惠群众达9万多人次。
(东衡村村书记章顺龙介绍该村乡贤参事会的情况和经验。)
德清乡贤参事会 群众的“连心桥”
德清县雷甸镇洋北村,乡贤参事会组建了“德清嫂”美丽家园行动队、“新财富”兴业帮扶指导队、“老娘舅”平安工作队、“喜洋洋”文化社等4支乡贤服务队,陆续开展各类活动,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如今,在德清,乡贤参事会是村里有名的智囊团、连心桥、助推器、减压阀。
莫干山镇燎原村,乡贤出资出力,帮助联系9家企业开展“帮扶共建”,引进合作项目22个,集体经济收入增长47%。洋家乐里的“洋乡贤”,不仅为当地农村发展提供了许多“国际经验”,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国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兴业。
“德清的乡贤参事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大限度赢得乡贤对家乡的真心支持和反哺,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信息回传、人才回乡。”王琴英说在德清,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乡贤参事的乡村治理模式已基本形成,打通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推动了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构建了“社区协商 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刘海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