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创像乒乓球一样有群众基础

2016-05-15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沈湫莎) 昨天上午,2016年上海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上海科技馆举行,艺术家以沙画这一艺术手法演绎了“万众创新———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科技活动周主题。市委副书记应勇宣布2016年上海科技活动周启动。

今年的上海科技活动周“科学红毯秀”共有23位嘉宾出席,其中既有来自科研领域的带头人,也有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代表;既有科研领域中的院士前辈,也有未来新生力量的青少年“科学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文庆、邹世昌、褚君浩、陈国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另外还有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年仅29岁的应佚伦和大型青少年科学梦想秀“少年爱迪生”第三季的总冠军陈梓杰。

今年的科学红毯上,还首次出现了在沪工作的外国科学家和世界500强在沪研发机构负责人的身影。法籍欧洲科学院简·埃蒙德·阿布瑞尔 (Jean-Raymond Abrial) 院士是国际著名工业控制领域可信软件开发方法的奠基人,他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我国工业控制领域,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世界500强企业代表,法液空集团研发总部副总裁兼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总裁菲利普·奎尔 (Philippe Queille) 也亮相红毯;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嘉宾,意大利热那亚科技节的创始人、欧盟委员会研发、创新和科学政策专家组成员马努女士 (Manuela Arata),她将在此次科技节国际沙龙上与公众分享科学传播方面的经验。

中科院院士、“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首席科学家沈文庆是第二次走上红毯。他说:“我第一次走红毯是去年在上海光源,这次面向更多公众,还和外国科学家一起走,我认为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应该是开放的。”

中科院院士、我国最早将离子注入应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科学家邹世昌则希望红毯上应该多出现些年轻面孔,把更多的舞台让给他们。

红毯上每走过一位科学家,观众们都会卖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彩旗,或送上热烈的掌声———让科学家走进镁光灯,亮出智慧与学养的真风采。市科委表示,铺就科学家红毯,就是要给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明星效应”,唤醒公众久违的好奇心和科学梦。

“为什么兵乓球在中国能经久不衰,因为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也要有公众热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群众基础。”红毯嘉宾、上海“抓斗大王”包起帆说。

据了解,上海科技活动周于5月14日—21日,以上海科技馆为主会场,16个区县为分会场,举行10大板块共计1000多项科技活动。既有适合家庭的亲子板块,如科学之夜、科普场馆惠民日、科普场馆特色活动;也有高端大气与国际接轨的科技节国际沙龙;还有注重科技与艺术跨界的科普图书秀、科普讲解员大赛颁奖典礼暨才艺秀、儿童科学舞台剧等;而幽默风趣、脑洞大开的双语科学脱口秀———我们爱科技Science (科学) -X,将全面掀起科学家的时尚偶像风潮。同时,新创发布会、2016年度上海市创业导师活动、科普影视作品展映也将带给公众与众不同的科技体验。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等出席了开幕式。

吓尿!上海各大办公楼竟然发生过的灵异事件
注意:上海今年底前拟对老旧车辆进一步限行!
现实与过去叠加出老上海记忆 身临其境看变迁
吓!据说90后上海人都不知道上海市区有这座岛
盘点全国各地人民最爱吃的早餐 上海四大金刚
彭浦科技街坊拆违3.8万平方米
上海市政协常委会议再议科技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补好科创短板
硅谷科技公司实习生月薪高达10000美元
美国《科学》杂志今发表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3400万年前气候变化影响人类起源
6款减肥清肠食谱 科学健康减肥
【阅读西方】《图灵的视界: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史上最盛大的科技周本周六大幕开启
上海科技活动周将开幕 一大波科技福利来袭
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紧锣密鼓上科大成为其中重要参与者
国际大科学工程看重“中国贡献”——访国际SKA组织总干事菲利浦·戴蒙德
在科技创新等问题上深化合作
金牌可贵,但还少些说服力
男子违法不认罚挥舞扳手袭警 上海爷叔出手协助制服
【突发】今中午上海四平路一公交车自燃 现场浓烟滚滚
上海发布:6月1日起持第一批二代身份证将不能乘机
上海历史博物馆新馆征集文物
上海人告诉你几个好消息 又能省钱了!
外滩南通道工地采用科技手段控制扬尘
【治国理政地方谈】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多位知名专家与企业家联袂展示科技魅力、解读产业趋势
为供给侧改革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全新蓝鸟领潮中级车安全科技
补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短板
这5个伟大的项目,被BBC称为“中国的科学革命”!
英媒:中国科学革命展示万丈雄心
不追明星追技术 科技电影有多酷
她缘何成“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华东理工博士后应佚伦的成长经历带给人们的启示
越来越多优秀一线科学家开始承担科普责任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