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建筑,即改写城区故事 巴士一汽立体车库变身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改造后的巴士一汽立体车库,外部加装了极具设计感的装饰外墙,与原本的建筑主体产生呼应。
杨浦区有一个钢筋水泥盒子,它曾是上海最大的立体车库、上千辆公交车的栖息地。建成不过十多年,遇到城市功能更新,停用了。庞然大物静卧在同济大学的隔壁,要设计师和使用者作决断:拆吗?
中国的许多城市就是这样飞奔在更新迭代的高速路上,即便是“现象级”的建筑,也未见得有现象级的寿命。当人们反思大拆大建的新陈代谢强迫症时,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最先得到赦免。但是,区区十几年的停车库呢?
巴士一汽立体车库没有拆除,而是改造成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办公楼。
停车库的“韵律感”
巴士一汽停车库位于赫赫有名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这是一个以同济大学为中心的现代设计产业集群,聚集着1600余家相关企业,3万名左右从业人员,去年创造的产值突破300亿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其中的龙头,也是巴士一汽办公楼的主人。
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开放式办公区域有着非同一般的纵深,数以千计的设计专业人员进进出出。如果目光穿透忙碌的人影和新造的墙体,公交车库原来的样貌很容易被还原:一座扁平的长方体建筑,长度150米,进深75米,立柱与立柱间的纵向跨度有15米,楼高3层,每层天花板5到6米。除了进出车子的两条坡道,几乎没有倾斜的或弯曲的线条。
巴士一汽项目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群说:“这是个用来停放公交车的场所,功能性强,体量简洁,线条清晰。”设计师的眼睛还看到审美意义上的特点,“结构非常有韵律感”。
关于“韵律”,巴士一汽退休员工周鸿海脑中有一幅动态画面:“千八百辆车子停一起,进出时候不挤不闹,为什么呢?车位划得清清爽爽,进出路线明明白白,早上4点开始,车子慢慢流动起来,秩序特别好。”有立体车库之前,公交公司的停车场在平地上,“车子停得乱七八糟,横过来倒过去都有,进出容易碰擦,停车场中间还有加油站,避让起来更加讨厌,效率很低”。
改造是更诱人的挑战
周鸿海在巴士一汽做了30多年驾驶员教练,他觉得立体车库“相当好看”,只是没想到那么快就要搬迁。
城区功能调整有几重背景:一方面,上海中心城区逐年扩围,部分公交建筑随之外迁;另一方面,21世纪初沪上高校布局调整,经过一系列置换,原巴士一汽停车库所在地块划归同济大学。建筑设计行业接到了城镇化的红利。作为同济的王牌,建筑设计相关专业越做越强,溢出校门之外,设计师和创业者在学校周边的赤峰路、四平路、国康路、密云路扎寨,形成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雏形。从校内搬到巴士一汽办公楼的建筑设计研究院,是“知识溢出”的重头部队。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之后,设计团队决定对停车库进行改造。论单体造价,拆除重建比改造划算,但从节能环保、创意设计和老建筑保留的角度来说,改造是更诱人的挑战。
改造建筑,即是改写城区故事。一个装机器的盒子,现在用来“装”人了。
“原建筑厚实、庞大、阴影深重,我们想要的办公空间应该通风透气、高度开放,比如底楼不要刻板的大堂和前台,改成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曾群介绍,设计团队在楼内辟出两个庭院———西庭宁静,种植榉树,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颜色;东庭热闹,紧邻餐厅,上演的是人的故事。用设计者的话,是“让自然风和日光消化分解停车库的大体量”。
绿色建筑策略,把老建筑的朴实“转译”成新空间的自然。楼内运用了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遮阳、立体绿化、雨水收集等节能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屋面、立面安装了6000多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或水平或垂直,最大限度地与原建筑形态保持统一。如此,便是“通过空间营造和现代科技实现自然和科技的对话”。
不要把东西扔得太快
巴士一汽停车库原有三层,设计者又在上方加建两层,扩大空间容量。新建筑采用轻型钢结构和更为现代的金属材料,像是悬浮在水泥建筑体之上。
周鸿海住在四平社区,家离同济很近,他现在看停车库,楼还是那栋楼,蹲在教学建筑和商务楼宇丛中,显得既特别又亲切。对楼里的人来说,一些特别的构造会唤起他们对建筑“前世”的记忆或想像,比如北面那条被保留下来的车行坡道,随它盘旋而上可以抵达四层停车库,外立面的攀爬绿化和屋顶的灌木丛是沿途的风景。
“巴士一汽立体车库造的时间不长,质量也很好,只是放在高校边上不符合城区功能定位。正好,建筑本身具备改造的条件。”于是,设计方选了另一种“翻篇”方式。
曾群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建设走得太快,制造了很多短命的“老建筑”,扔东西扔得太快,“城市更新,以前都是大拆大建,后来讲究重复利用和局部改造,现在以及未来,趋向于针灸式、渐进式更新,速度放缓,动静变小”。
建筑设计专业的发展,也将随之进入另一种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