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热的是这个词还是这件事

2016-07-22信息快讯网

■有专家认为,以往的国产科幻片虽然也有一些机器人和未来城市等科幻元素,但并没有太多工业文明的气息,这中间除了科幻思维的缺失,更致命的是科幻情怀的匮乏

■编剧平台“如戏”创始人朱博文提出警示:这两年被疯抢的IP,很多会在接下来几年中,在版权到期时成为泡沫。因为科幻IP缺少强有力的执行者,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在期限内把这些IP开发落地

科幻是眼下横跨文学、电影、舞台、网络剧、游戏的热词:根据刘慈欣的科幻童话《烧火工》改编的同名VR作品集聚了大量人气,而由韩松长篇科幻小说《红色海洋》改编的动画电影也已进入制作阶段,与此同时,《三体》舞台剧成功上演,近日启动的首届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宣布推出包括“最佳网络大电影奖”在内的10个奖项。

短短1个月内,随着这些重磅科幻影视、舞台剧作品陆续亮相,科幻正以一个庞大产业链的面貌,在公众面前展露出来。然而,科幻开发的这把“火”是过了头,还是不够热?科幻产业接下来将往何处去,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从眼下已经面世,或正在筹备的作品,以及业界的动态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科幻“衣柜”的大门,正在一一打开

不久前在上海首演的《三体》舞台剧,可谓是近两年的“科幻热”中,知名大“IP”开发的首次落地,场场爆满的票房,也为紧接着一系列的产业开发开了个热闹的头。原著作者刘慈欣在首演结束后有一段诗意的评价:“在这么狭小的舞台空间上,这部剧就好像电影《纳尼亚传奇》里面的一个衣柜。我们打开这个衣柜走进去,发现里面是一个广阔、浩瀚的世界。”

这个“衣柜”的意象,也是对科幻产业的一个形象比拟。从一部作品、一个创意出发,更多开启新天地的“衣柜”大门正在一一打开。据业内人士透露,科幻小说的改编版权费在近3年涨了10多倍。立项的中国科幻电影数量,在前年还是个位数,去年就达到近百部。

有人提出质疑:科幻IP是不是已经被资本炒得过高?科幻作家韩松坚决反驳:“科幻还没有被真正地炒起来。”他告诉记者,国内还有大量优秀的科幻作品,包括年轻“80后”作者的新作,都可以做成游戏、影视、VR作品的脚本。“科幻产业还有很多方向没有被真正开发。

比如科幻题材的主题公园,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韩松说,“科幻电影在国内是一片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今后一定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火的片种之一。”

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主席董仁威认为:“华语科幻电影才刚刚起步,虽然现在还没有很出色的作品出来,但有一大批都在制作当中。其中不单有银幕大片,网络大电影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根据组委会的调查统计,华语网络大电影从2006年至今共有21部科幻作品,其中今年上半年就有7部,其发展可称得上“井喷”。

不过,科幻网络大电影目前仍没有精良之作出现。无论是今年5月刚上映的《异能者》,还是刚杀青的《王牌特工学院》,在“超能力”等科幻元素的点缀之外,青春、玄幻的剧情仍是主线,特效的呈现也较为粗糙。但是网络剧《执念师2》相较于一年前同系列的第一季,技术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内容上也开始触及时空悖论这样的科幻经典问题。不少专家认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大电影和网络剧,或许会成为科幻产业低成本孵化的“试验田”。

骤然升温,让许多症结浮显出来

有业内人士提醒,中国的科幻产业几乎从零启动,骤然升温的过程,也让许多症结浮显出来。

一个最大的问题,便是产业开发人员与科幻的“脱节”。北京师范大学科幻创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岩认为,在一条成熟的科幻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游戏公司需要懂科幻的编剧,大到世界观设定,小到道具的处理,科幻感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款游戏品质的优劣;电影公司需要懂科幻的“猎头”,从现有的科幻作品中发现有潜力的题材,而不是一味地哄抢IP。还有科幻插画师、科幻玩具设计者等等。但现在,这些人才在国内都十分稀缺。目前,国内首个科幻文学硕士专业在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开设了13年,吴岩去年还招收了首个科幻文学博士生。然而,对于极速发展的科幻产业来说,这些毕业生还远远不够。吴岩说:“我们现在还是需要更多细分专业的人才培养,并且更大范围地进行科幻思维的普及。其实这并不难,一些短期培训就可以做到。”

而在韩松看来,目前国内的科幻片除了科幻思维的缺失以外,更致命的是科幻情怀的匮乏。他认为,以往的国产科幻片中也有一些机器人、未来城市等科幻元素,但并没有太多“工业文明的气息”,却透着一股浓浓的“红高粱感”。他说,“我们做科幻产业开发千万不能急功近利。国外拍科幻电影的导演,像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他们都是真喜欢科幻。如果对科幻既不懂也不喜欢,只是觉得能挣钱,就去买IP、做开发,那么最后的成品效果也是可想而知。”

一方面是资本一哄而上,另一方面,有多少项目能真正完成开发落地,在许多业内人士心中依然存疑。即便是由资深科幻迷张小北编剧的《球状闪电》,也经历过无法落实剧本、制作,而导致版权过期的失败经历,2年前才再次续签,到今年完成剧本初稿。“做一部科幻电影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国内熟悉这个领域的编剧就十分稀缺。”编剧平台“如戏”创始人朱博文给出了一个不太乐观的预测:“这两年被疯抢的IP,很多会在接下来几年中,在版权到期时成为泡沫。因为科幻IP缺少强有力的执行者,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在期限内把这些IP开发落地。”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