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空间转型:可透过玻璃防汛墙看风景

2016-09-05信息快讯网

滨水空间转型:可透过玻璃防汛墙看风景-信息快讯网

黄浦区滨江岸线规划。

滨水空间的转型打造

外滩:作为上海标志性的黄浦江,沿江的空间一直以来是一条生产岸线,曾经码头与工厂鳞次栉比。此次黄浦区的滨江段只有8.3公里,但想要打通这些断点,最终能出台全线贯通的规划,难度不言而喻。

奚文沁(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十几年来,黄浦江沿线的开发规划一直在持续进行着。下决心把这条滨江从一个生产性空间转为生活性空间,一个重要契机就是世博会。世博会前,上海对黄浦滨江沿线进行了综合改造,包括污染治理、交通治理、生态环境维护等,脏乱差的地方不见了,腾出的空地还种了些绿化,环境变美了。市民忽然发现,黄浦江沿线忽然多了一些地方可以去走走吹吹江风。

当这些工厂搬走,码头空置以后,“还江于民”有了基础。2014年时,我们为黄浦江沿岸的公共空间制定3年行动计划,希望到2017年,能实现徐浦大桥到杨浦大桥的滨江沿线基本贯通。这条滨江线涉及上海好几个区,几个区目前一起在做贯通规划,而其中黄浦区的这一段,显然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其中较为精彩的一段。

外滩:塞纳河、泰晤士河,同样是从生产性岸线转为生活空间,并且因此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闻名于世。上海的黄浦江是不是也在经历这样一个城市发展阶段的转型?

奚文沁:在古代,航运非常重要,城市往往依水而建,临水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优势。所以目前全球城市基本都是临水城市,有一条母亲河或江。比如泰晤士河,曾经也是以生产性码头为主,上世纪80年代,城市制造业衰退,向服务业转型,因此一些生产工厂开始搬迁,河流沿线开始荒芜。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正是在这个时期重新建设,恢复绿化,转为生活空间,开放给人观景和休闲,因此声名鹊起。

可以说,这种滨水空间的转型打造,国外城市比我们先走了30-50年。它们已经转过来了,而我们正好在转的阶段。



读懂它就读懂城市的历史

外滩:上海的黄浦滨江在转为生活空间后,与全球其他城市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奚文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黄浦江的特点是尺度偏大,它是江,还不是河,比泰晤士河、塞纳河都要宽许多。沿线一类是公共建筑,比如老外滩建筑群;一类是工业遗产,比如一些码头仓库;还有一些市政设施。沿江的景观内容特别丰富,有1800年代的老建筑,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筑,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也有新世纪造的建筑。

可以说,上海城市历史的脉络、发展的进程、建设的成果,都浓缩在这条滨江岸线上。而国外有些滨江景观全是现代化建筑,或者是一种类型。黄浦滨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和风景,读懂它,也就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历史。

另一个区别是,黄浦江江面非常宽,潮涨潮退时水位落差大,防汛需要按照千年一遇的标准来做。国外有些城市的江岸就是滩涂,涨潮时,水淹过去问题不大,但上海不能这样,防汛墙必须很高。所以,黄浦滨江的亲水,只能是看得见水,而摸不到水。

外滩:客观上黄浦滨江沿线面临功能转型,而主观上,市民对生活休闲空间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近年来被反复提及。

奚文沁:确实如此,现在南京东路段的外滩不过1公里左右,节假日接待量已经达到100多万人次。越是繁忙的都市人,越渴求有品质的休闲生活。每次上海只要公布有一些新的公共场所开放,都会引发市民蜂拥而至。可以想象,当8.3公里滨江全部贯通后,将会对市民和游客有怎样的吸引力。

这片新的亲水空间,将来与城市公共活动区咬合穿插,对我们城市的文化空间优化和梳理显得特别重要和有价值。

透过玻璃防汛墙看风景

外滩:此次在改造上,是不是会对标“全球城市”亲水空间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奚文沁:我觉有些地方,我们做得更好。比如我们在老码头5号仓库附近,增加了玻璃防汛墙。为了认证玻璃能否经得起汛期考验,做了很多实验,折腾了很长时间。现在这段新增的玻璃防汛墙景观特别好,既防水又观景,这也是黄浦区独有的风景。

在一些风景美丽的节点,我们使用了移动闸门,当黄浦江不是汛期时,闸门打开,人们可以直接走到高桩码头上,与江水亲密接触。一旦遇到汛期,移动闸门就会关闭。这样的做法,让防汛墙功能兼顾观景,毕竟城市安全是第一位的。

外滩:回头来看,您怎样评价那么多年的规划?

奚文沁:黄浦滨江的规划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一遍遍修改。上世纪80年代末外滩改造过一次,囿于当时城市发展水平,滨江品质还不是最高,比如种了很多绿化,但有些历史建筑反而被绿化挡住了。

最近一次的外滩改造,拆除了延安路高架桥,车道被大大压缩,从原来的11车道变成6车道,空间释放出来,就是为了给老百姓观景和漫步。而绿化位置也进行了细致地调整,力求观赏历史建筑、眺望陆家嘴时,视野不会被遮挡。其实从现在改造好的外滩我们就能体会出,“还江于民”,不是现在突然想到的,而是多年来一步步地坚持,瞄准这个方向在转型。

具体做规划时,政府下了很大决心。黄浦区的滨江段只有8.3公里,但涉及沿岸许多大大小小的机构或市政设施。协调空间资源时,耗费了很大的心力。而黄浦江毕竟不同于一般性河流,还是有些市政功能需求,比如海事、打捞、防汛、排水,这些功能仍然不可缺少,这就考验我们在规划时,如何采取巧妙的设计手段,让空间连贯,并显得美观。

黄浦区的滨江规划,可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用智慧化解很多矛盾。但越是如此,越体现了我们的决心。未来,规划实施后,我相信黄浦滨江的生态环境和沿路景观,可以与世界级滨水区相媲美。到时候,市民与游客的需求和认同感会更加强烈。

 

网曝宜巴高速工程弃渣影响防汛 施工方:将治理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盘点 由南至北风景各异
韩正调研黄浦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强调到明年底基本实现贯通开放45公里
浦东高行镇举办第10届读书节 打造公益空间
秋风起 去上海十条风景最棒的暴走路线寻清凉
让公共空间讲述昔日工业故事
连这些角落都没用好 你好意思嫌空间不够用
上海2040年城市规划:各大商圈全面升级转型
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根本出路
发改委:我国社保缴费率存在阶段性下调空间
【新阅读】看风景而后观自我
增加绿色金融供给 助力经济绿色转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玻璃天花板女性选择学术道路的尴尬
交通事故理赔便民新规出台 交警提醒:核心在于"下车拍照"
跨境网络售假大案今宣判 涉案金额达7700万
新编淮剧《李三娘》献演周信芳戏剧空间
杨浦新地标 南段滨江416米风景线对外开放
上海推出14条“一日游”线路,压缩黑旅行社经营空间
沪地下空间利用达6000万平方米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明晚22时04分发射
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等待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
老工业区转型发展 宝山打造“一号创新带”
上海徐汇滨江:南拓北连 打造滨水文化会客厅
高考新政下,高中转型准备好了吗
文化部全面启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工作
浙江安吉:不止有如画风景,还是个大爱之乡
《退火》双个展,探索玻璃艺术之无限遐想
《退火》双个展,探索玻璃艺术之无限遐想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