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禁止平衡车上路,代驾司机叫苦、上班族有替代方案很淡定
日前,上海警方开始对电动平衡车等违法上路行驶开展了集中整治。
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电动平衡车”不具有路权,不得上路行驶。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明确规定,滑行工具不具备路权,不能在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上行驶,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
作为不少上班族上下班路上的“代步新宠”,平衡车此次被禁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平衡车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一直不容忽视。对此,不少职工都表示,虽然平衡车能够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是安全无小事,可以有别的方法解决上下班“最后一公里”。
平衡车遭禁 安全问题成隐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本人们对于“不费劲走路”的幻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可以连续行驶40公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0多公里的电动滑板车、平衡车成了职场人的首选。从发明到如今的火爆,让平衡车成为2015年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恍然间,大街小巷里都是踩着平衡车走在路上的人,这其中,上班族占了很大一个比例。
为了整治平衡车,上海警方表示,对驾驶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上道行驶的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对在机动车道使用滑行工具的,按上限处罚款50元;对在非机动车道上使用滑行工具的,罚款20元。
此次“禁令+处罚”并出,彰显了整改的决心,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安全问题。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北京日前由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试验结果表明,20个电动滑板车样品中有16个存在安全隐患。速度快、制动性能差成为平衡车容易导致事故的原因,甚至有人专门开设了微博记录了平衡车发生的事故,以提醒人们注意平衡车的安全问题。
代驾司机叫苦 上班族平淡看待
平衡车遭禁,首当其冲“受苦”的自然是代驾司机。作为代驾司机穿梭在城市里的利器,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已经成为代驾司机上班的“标配”。此次平衡车禁止上路,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不小的打击。
“如果不能使用电动车,那我就要考虑换工作了。”刚接手代驾工作不到半年的小刘,听闻这项规定已然萌生退意。“本来代驾就要到处跑,有时候晚上送客户到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公交车也打不到车,回去都成问题。电动滑板车速度快,又能放进车主的车里,对我来说方便很多,而且还能节省成本,如果被禁止的话,既不方便,也变相减少了我的收入。”
而原本应是平衡车遭禁之后叫苦的“重灾区”上班族群体里,对于这一规定却显得十分平静,甚至还有人拍手叫好。一方面,早在去年当地铁站内禁止骑行电动平衡车的时候,就有此类风声传出。而且对于仅仅在上下班路上需要代步的上班族来说,动辄上千元的平衡车实则并非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而且面对诸多可以替代的产品,平衡车遭禁一事收到如此平淡反响也属意料之内。
上下班“最后一公里”有更多解
上班族对于此次规定淡然处之,与他们有着更多选择有关。在记者通过网络发布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在谈及平衡车遭禁之后的态度,有14%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有23%的受访者表示支持,更多的选择了无所谓。在这些没有明确反对的受访者中,“有替代品”是他们持此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48岁的职工李阿姨,是同事眼中不折不扣的“铁人”,她自称“身体都是走路锻炼出来的”。“平时除了较远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外,我都是以走路为主的,每天上下班走几公里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回家路上还可以顺便买买菜,一举两得。”
与李阿姨不同,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90后王波,则是活用了身边的资源解决自己上下班的“最后一公里”。“以前打车券多的时候,每次下了地铁打车回家只要一两块钱,后来也用过社区的自行车,现在还有摩拜单车等不同的形式,上下班那点路程不算什么。”
其实,职工上下班最后一公里,仅仅是职工权益的一个微小的部分,职工食堂、宿舍、幼托班等都是职工关心、忧心的权益,随着工会群团改革的深入,维权已不仅停留在维护那些被侵犯的权益方面,妈咪小屋、白领活动室、免费公益课程……这些职工期盼的权益,也正在工会的努力下慢慢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