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上“勾画”出最尖端航天技术——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背后上海航天人的坚持与付出
本报特派记者 张晓鸣 许琦敏
你知道的,是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你不知道的,是上海航天人在背后的坚持与付出。
神舟十一号继承了神舟十号的技术状态,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的生活舱,返回舱作为控制舱,推进舱提供能源和动力,其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上海航天)承担的,是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推进舱结构及总装,包含了采用国产化材料太阳翼等技术状态更改多达数十项。
在国外进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上海航天人全体型号研制人员攻坚克难,历经多年艰苦攻关和技术创新,突破了对接机构、低轨高压电源、天地视频传输、双向语音通话、空空通信、总体总装等核心技术。
缔造“天空之吻”
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之后,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
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战略必须突破的重点技术。很多新材料、新部件由于国外的限制,根本无法买到。上海航天人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制工作。
对接机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涉及材料、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研制难度前所未有。上海航天人十几年如一日,经过地面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硬是在一张白纸上“勾画”出最尖端的航天技术。
在对接机构研制之初,为了便于航天员在不同飞行器之间自如进出,设计师们对标国际先进,一开始就采用了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研制能与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设计人员从刚度、强度要求进行布局设计,并参照人机工效学等方面综合设计了一个直径达80厘米的圆形通道。为了确保航天员在通道内能够顺利通行,而不至于造成其它异常情况,影响最终的飞行试验,设计师们在地面进行了各类模拟试验,其中一项就是请一位身高1.80米、体重82.5千克的飞船工程师进行现场穿越验证。
通道打开后,航天员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大的密封舱。要保证航天员在舱内的安全,整个密封舱的密封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其中,密封圈又是关键点。神舟十一号上面安装的是一个“T”型密封圈,主管密封圈的设计师杨国栋介绍,这种外形和尺寸确保密封圈在空间不受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动脱落;橡胶不会因为恶劣的空间环境的影响而失效;也不会因为恶劣空间温度环境的持续作用而从安装框里脱落。
创新成为一种责任
当创新成为一种责任,航天人才会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从不停歇。
“以往神舟系列飞船太阳电池翼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靠进口,但这次九成以上是国产材料。”神舟十一号电源分系统技术负责人沈冰冰介绍,从2013年开始,国外进行技术封锁,我们开启自主研发道路。“要建立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国产化是必经之路。”
“材料的稳定性是太阳电池翼的关键。起初,我们对国产材料特性和工艺特性并不了解。”沈冰冰介绍,研制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调研原材料,通过各种仿真实验验证,确定材料的特性。
结构和机构部分是太阳电池翼基板的核心,而支撑这些的复合材料,例如连接架、面板和边框、两层面板中的支撑机构等,由神舟十一号电源分系统的设计师们几乎全部进行了国产化“改造”。
从确定方案,把关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到通过反复的地面疲劳试验、强度试验,以及仿真飞行试验验证、工艺试验,研制团队将太阳电池翼的稳定性做到最大化。最终,神舟十一号的“翅膀”在元器件上达到了90%以上国产化,成为目前国内所有卫星型号中国产化最彻底的型号。“从某些指标来看,比如力学性能等,国产材料比进口材料还略有提升。”
而在我国载人航天进程中进行的每一次天地对话,既是技术的展示,也是能力的展现,更重要的是一次情感的交流。近些年,在上海航天研制人员的不断探索攻关下,话音传输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编解码方案,突破了以往只能抓取基本声波语气的瓶颈,在太空的极端物理环境下,实现了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功能,声音保真度高、音质好,不但能通话,而且能进行双向高保真音乐的传输,音质水平比MP3、MP4的音乐效果还要好。
一切从零开始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目睹了上海航天人的备战状态:他们住在布置简单的招待所中,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一场试验和检测,他们总是心无旁骛;在东风广场上散散步,就能打发一天的疲惫。
甘守寂寞,淡泊名利,早已成为上海航天人的生活态度,但同时必须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到极致,控制一切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100%成功。上海航天承担的载人航天型号研制任务直接关系到宇航员生命安全和任务成败,而且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等多个型号的研制,在上海、北京、酒泉同步进行,不同型号执行发射、飞行控制、交会对接、综合测试、出厂准备等任务同步进行,环环相扣。
自进入发射场以后,试验队把风险点梳理到每一个产品、零件甚至元器件,分解细化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力求将工作做到极致。用八院院长助理骆剑的话说,“他们要做到像机器人一样精准操作。”比如为了防止器械掉落或产生多余物,操作人员每次进入舱体前都要做严格自检,眼镜螺丝要拧紧,并用挂绳与脖子相连。
1988年出生的琚龙是试验队的一员,过去两年,他有600多天时间都在北京出差,作为工艺岗位,每一项总装操作前他都要组织大家学习和演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确保每一项操作安全可控,因为这是规定。他说:“我每天一睁眼就在大脑里过一遍当天所有操作项目和风险控制点,在基地有时候一天的操作就多达20多项,不能有任何错误。”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在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明年即将发射,载人航天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货运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指挥顾侧峰说:“我们将一切从零开始。” (本报酒泉10月1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