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代会 | 用心捧出好作品回报这个斑斓时代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接受本报采访———铁凝:优秀的作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乳汁
本报特派记者 许旸
初冬的北京涌动着暖意。11月30日上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充满文化魅力的讲话,情感激越深沉,内涵深邃丰厚,视野高远宏阔,通篇温暖振奋人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花气力学习领悟,也鼓励广大文学创作者要用心捧出好作品。”
马不停蹄地穿梭在会场,铁凝的脸上绽放着澄澈温暖的笑容。在铁凝看来,那种发自内心的冲动与意愿,投射到最日常的文艺创作实践中,就是期待每一位文学创作者在书写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精神、探索人类进步的文学实践中,以最美好的作品回报时代给予的丰盛机遇和深刻挑战。
文学应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应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
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代表们在文艺的召唤下欢聚一堂,既有创作上的切磋交流,也不乏老友间的嘘寒问暖。近年来,我国文学创作呈现喜人态势,推出了一批新品力作,中青年作家崭露头角。铁凝与不少参会作家交流后发现,大家提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文化交流中不止一位外国同行都表达过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羡慕。今年9月,年近九旬的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拜访中国时,有几句交谈让铁凝印象很深。“马丁·瓦尔泽很坦率,他说自己非常羡慕今天的中国作家。中国社会的巨变,每一点进步都牵涉了许多人的命运变化。这些斑斓的生活对一名作家是多么宝贵的矿藏啊!”相较而言,马丁·瓦尔泽觉得“德国显得太安静了”。可以说,中国本土作家面临着时代的良好机遇。
“这也就不难理解,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前所未有’‘绝无仅有’来表述改革开放近40年全方位变革的重要影响。”铁凝在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的过程中,对这一段感触很深:“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向创作者们释放了一个鲜明信号:我们正身逢其时,文学是否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 是否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
铁凝还记得,自己在创作 《哦,香雪》 时,表面的线索是写女孩对“最新款能自动合上的铅笔盒的渴望”,但最终想传递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代人记忆中的柔软。在评论界看来,这柔软包含了从闭塞到开放的迷茫,从贫瘠到富有的渴望,也探讨了懵懂精神与膨胀物欲间的碰撞,袒露出时代真实的一角。“我希望葆有这一创作初心,也与中青年作家们共勉。中国故事是无穷无尽的,需要作家努力去真正读懂、读透,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
文学中神圣的“暖意”不应是小恩小惠,更是一种宽阔的情怀,是穿越沉沦后上升的力量和勇气
当面临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学的质地和底色要如何凸显? 铁凝的答案是“暖意”。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铁凝很有共鸣,她说,对人生深沉的体贴,凛然的情义,是生活和文学的永恒底色。因此,读者从铁凝中篇 《麦秸垛》 《棉花垛》《青草垛》 中会感受到,这一垛垛麦秸、棉花、青草所散发的一垛垛暖意。“我想,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我们的笔下是如何严酷的故事,文学最终还是应该有力量去呼唤人类的美德,那些潜伏在读者心中的情绪,从而激起某些隐秘的美感,珍贵的暖意。”在铁凝看来,这份暖意是神圣的,它不是小恩小惠,更是一种宽阔的情怀,是穿越沉沦后上升的力量和勇气。
不过,铁凝也坦言,要从容写出这份暖意是极其不容易的。“有时,作家得坚持一种写作上的高难度训练,忍耐其中乏味的瞬间,保持对人生和世界的惊异,以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和心灵真正的高贵。即便作品中触及现实的尖锐或苦难,最终也仍有不屈不挠对未来明亮的期待。”
今年下半年,铁凝出版了散文集 《以蓄满眼泪的双眼为耳》,吐露了她近些年对文学创作理念的思考。她打了个比方,文学相当于给生命取暖的火炉,“优秀的作品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保持一颗向好之心。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乳汁,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空气”。铁凝由衷觉得,全国文代会、作代会期间,作家们对文学的信心更强烈,“毕竟生活是不朽的,当我们把对生活不知疲倦的热情,注入笔下对世相的追问时,作品本身的活力和感染力便会燃烧起来”。(本报北京11月30日专电)
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接受本报采访———钱谷融:文学不能丢了诗意与沉淀
本报特派记者 许旸
98岁高龄的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是第九次全国作代会中最年长的出席代表。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钱老兴致高昂,气色颇佳,清癯面容漾着饱满的笑意。他说:“《报》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看,尤其是笔会版面、文化方面的新闻,我会格外留意关心。”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后,钱老很受鼓舞,他坚信,文学的不可替代价值在于,它终归关乎人的灵魂,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与诗意。
从1979年第三次全国作代会算起,这是钱谷融先生第六次参加作代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钱谷融对此很有感触,在几十年的文艺评论生涯中,他发现做文艺评论不能单用头脑,还要依靠心灵,需要用心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感受世间大爱和大道。“没有心灵的参与,就难以领会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美与诗意,就不能品尝到文学所带来的喜悦,你的分析评论就很难说是艺术的分析。”
钱谷融坦言,当下有些文学创作当中,丧失了一些诗意,显得过于“新闻化”,透着喧嚣的转瞬即逝。“在我看来,优秀的文学作品绝不是粗糙速成的社会情报,或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热点话题大杂烩,作家更不能是流水线上的素材加工者。”钱老先生对文学新生代创作力量寄予期盼,他认为作家应该能沉得下来,“创作本身是不停滞的精神发育,文学不仅关乎个人的喜怒哀愁,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厚度与质量”。
熟悉钱老的朋友后辈都知道,他常挂在嘴边的 《世说新语笺疏》,是名副其实的枕边书,书皮被翻得翘起,书页泛黄。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需要好好珍惜传承,善于从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钱谷融深有同感。他感慨,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多么重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每位文学创作者都肩负着庄重的担当。
在钱谷融入住的宾馆大堂,不时有热心读者来找钱老签名,钱先生欣然提笔,写下“认识你自己”。他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思考很容易被大量信息淹没,作家的定力显得更为奢侈,而文学创作需要踏实的积淀。“无论是写作还是文艺批评,都得作家的灵魂在场,艺术是不能抄近道的。没有文学光芒照耀的生活是暗淡冰冷的,是没有质感、没有诗性、缺乏温度的。文学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和教养,我们得以从中体会生命的温柔与温情。”
采访临结束时,钱老坚持起身送记者到宾馆房间门口。他半开玩笑说,等作代会闭幕回上海,他就继续雷打不动每天下午4点半从家里走到长风公园,“散散步,累了就坐在长椅上,看看流淌的湖水,耳边不时传来草地上脆亮的童音,这是我每天留给自己的1小时诗意生活。”
(本报北京11月30日专电)
扎根于中国大地上书写
曹文轩 (著名作家)
摘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后,经常有人问我,当代作家应该写什么、怎么写,我的回答通常是:我写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我特别有感触、有共鸣。
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中国作家必须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这块土地上。没有文化自信,作家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当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尤其应有足够的自信心。中国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写作资源,这个资源大概是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都不具备的。无论是源远流长的历史,还是日新月异的当下,都留给中国作家太多精彩绝伦的故事。我和作家同行们都要珍惜这巨大的、无边无际的矿藏。
记得有外国书评人在谈及我的小说 《青铜葵花》 时说,这是英国人需要读一读的英国所不知道的故事。也就是说,中国作家在讲中国故事时,必须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去思考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一个中国故事,一个全人类的共同主题,两者结合就注定了中国文学作品会在全球产生影响力。尤其是儿童文学,它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为未来打精神的底子。我们不妨站在更高的精神视野来看待儿童文学,无论国内外,新世纪文学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高度。
祖国大地上的故事讲不完她的现实与历史是无尽宝藏
张炜 (著名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鼓励巨大,他谈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在我看来,从现实到艺术,就像酿酒,有一种美妙的化学反应。粮食压得再紧再密,也不是酒,因为没产生化学效应。所以,只要是没有经过心灵酿造的文字,都很难打动人,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毕竟,对于文学阅读来说,那些要享受美酒的人,给他再多粮食也很难满足审美。
任何酿造都要依赖“现实”的粮食,凭空想象或捏造,不太可能磨出醇厚佳酿。比如,胶莱河以东的半岛地区是我长期写作和生活的地方,她给予我心灵上的永久支持,推动和鼓励。我曾经花了20余年的时间,实勘了半岛的百余座城镇村庄,跋涉在海边、大山与河流之间,完成了450万字“大河小说”《你在高原》。多年的书写与行走,几乎使我倾尽心力。
接下来的5年,我需要重新出发。因为,中国大地上的故事讲不完,她的现实与历史有无尽蕴藏的宝藏等待作家去挖掘,细心耐心地展开时间的皱褶,深入光阴的沉积,就会焕发出心底的激情和感动。在这片时而灼烫时而冷肃的土地上,诗人尽可以沉湎和歌唱,用吟哦给梦想镶一道金边。我用《半岛哈里哈气》 讲述孩子们的喜乐忧伤,仿佛又回到儿时半岛,与稚童一起歌唱。之后的《少年与海》《寻找鱼王》和《兔子作家》,还有今年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独药师》,都是我行走大地后的真切感触。
作家要善于书写千姿百态的活生生的人
赵丽宏(著名作家、诗人)
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我对自己有个要求,用虔诚的心对待生活,用好奇的心捕捉日常。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十分感动,也很受启发。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我随身带着一个速写本,看到打动我的细节,哪怕是天边掠过的浮云、陌生人或欣喜或无助的眼神,都会倾注在笔下的散文或诗歌当中。最近我的新诗集 《疼痛》 总算出炉了,里面有几十首诗歌都是我平时在小本子上涂涂抹抹诞生的,一旦有鲜活的生活细节触动了我,就会有股无形的力量让这份感动变幻成丰富的意象。面对岁月的沧桑,从生命的分分秒秒中,我积累着素材和能量,努力写出打动人心的诗作。
40多年前,我在崇明岛插队落户,面对着寥廓旷野和苍茫天空,面对着在夜风中飘摇的一茎豆火,阅读和写作,使我忘却了身边的困境,忘却了物质生活的匮乏。当时瘦弱的我常常一个人在田野里沉思冥想,每天夜晚在油灯闪烁幽暗的微光中,我在日记本上涂鸦,写生活的艰辛,写饥饿,写大自然的抚慰,写我的 困惑和憧憬。我想,再宏大的命题,再深刻的思想,如果缺乏生动细节的说明,都可能会变得乏味。如果不是深入的调查采访,没有对人性和生活的敏感,作品中很可能会忽略了这些细节。
手中的笔要尊重历史
叶辛 (著名作家)
我第一时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与激励。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我1969年到贵州农村插队时发现,贵州不仅仅有红色文化,还有后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海龙屯土司文化。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我站在现实的角度理解贵州乡土文化,但又让历史的文脉穿插其中,努力使得笔下作品成为历史专家、读者认可的现实小说。
无论是我的第一部原创长篇历史小说《圆圆魂》,还是刚发表的作品《古今海龙囤》,都聚焦了有名的历史遗迹与历史人物。这两个题材在我心头酝酿了十几年,才动笔。因为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历史史料,做好案头功课,才能更好把握题材。创作期间,我搜罗了手头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多次赴实地考察,去当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文献,力求作品做到对历史的尊重。作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有了历史感和对现实的深入,作品才能写到人民心坎上。我有着10年的乡间生活经历,我知道农民怎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知道他们想什么、追求什么、向往什么、苦恼什么。我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作家对时代要有自己的认识,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了解人民生活的时代,知道他们怎么过日子。作家还需要有一双慧眼,从生活中捕捉到情怀和精神,把感受到的东西变成作品,用作品中的形象去说服人、感染人。走马观花是写不出东西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心灵有所感悟。
(本版照片均本报记者 许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