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飞:每块石头都在讲述地球的故事

2016-12-07信息快讯网

 

马志飞:每块石头都在讲述地球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频繁的地质构造运动,使得铍、铝、硅、氧四种元素相互混合并重新结晶形成了祖母绿。

 

马志飞:每块石头都在讲述地球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橘红色雄黄和黄色雌黄共生。两者颜色特别鲜艳,在历史上曾作为彩色涂刷颜料用在宫殿、庙宇之上。

 

马志飞:每块石头都在讲述地球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绿色萤石

 

马志飞:每块石头都在讲述地球的故事-信息快讯网

马志飞在野外考察岩石。(本版图片均采访对象提供)

如果有人问你“看过《石头记》 吗?”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看过啊,不就是《红楼梦》吗?”

错。

此《石头记》非彼《石头记》。写这本《石头记》的不是文学家曹雪芹,而是北京地质研究所工程师马志飞。他写的也不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而是货真价实的岩石矿物。

当谈到岩石矿物时,人们脑海里会浮现一个个化学方程式,他却把它们写成一篇篇生动的故事;当谈到宝石时,人们往往觉得这是来自西方的“异域文化”,他却证明中国的宝石文化同样源远流长……他在书的内页写道:“每一种矿物,都是地球鬼斧神工的作品;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亿万年的故事。”

《石头记》 全书共计18万字,讲述了45种矿石背后的科学知识和故事,既包括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等璀璨夺目 的宝石,也包括黄铜矿、锡石、黑钨矿等金属矿石,还有辰砂、滑石、芒硝等药用矿物,并从初期拍摄的10000多张矿石照片里挑选了500多张作为插图,展现了宝石与矿石世界之美。

《石头记》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在今年10月份出版,该书的责任编辑王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西方的博物教育中,地质学始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科普类的书,我国过去引进翻译的居多,但现在已经有一些新锐科普作家在改变现状,马志飞就是一个典型。科普2.0时代,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作家,不但具有科幻作者的想象力,还要具有凡尔纳那样的文学水准。”

和氏璧究竟是什么?

“每一块普通的石头都值得尊重,岩石中的各种宝石、矿物更是如此。值不值钱其实是第二位的,美丽、独特才是最吸引博物学家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如是说。

在马志飞的这本《石头记》 里,写了四种类型的“石头”:宝石矿物、金属矿物、药用矿物还有传奇矿物。前三种分类简单易懂,关于第四种“传奇矿物”的分类,马志飞跟记者解释道:“这几个石头都是不太好归类,比如《萤石:‘夜明珠’?》 这篇,秦始皇时期就有夜明珠,慈禧太后墓里也发现了夜明珠,夜明珠是什么? 科学家说能产生光的,可能是金刚石,也可能是萤石,这就很具有传奇色彩。这些都是跟传奇故事相关的,所以就把它们归到传奇矿物这一类。”

在马志飞看来,这本书就像是为这些宝石和矿物“立小传”。在这些传记里,马志飞不仅想为读者解释每种宝石、矿物的性质,更想挖掘它们背后的人文故事。

记者好奇问,怎么用石头来讲故事? 马志飞回答:“首先我不点明这是什么石头,等我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时候,我提出问题,知道是什么矿物吗?用的是什么原理吗? 再引入文献资料作总结。只有先用故事唤起读者的好奇心,读者才愿意读下面的文章。等读者读到兴趣又快没了的时候,又再接入另

一段故事。这样大家的兴趣就一波一波的,直至把你的文章读完。”

在“月光石”这篇中,马志飞写到了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从他年仅20岁时发现和氏璧,到他70岁时终被认可,中间经历三代帝王,并让他承受砍去双脚的重刑,却仍未动摇他对和氏璧的执着信念。在历史上对和氏璧外观描述稀少的情况下,马志飞查阅到唐代道士杜光庭在 《录异记》 中对和氏璧光学特征的描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马志飞进一步提出了猜想:月光石是和氏璧吗? 并分析了学术界的两种观点,一是地质学家郝用威1984年的科研报告 《和氏璧探源》,他断言: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二是学界对郝用威的质疑观点:和氏璧的发现经过表明,它原来包在普通石头中,即所谓的“璞”,也就是从外表上看不出来它是块美丽的璧玉,只是经过剖析之后才为人们认识,这与月光石的特点不太符合。

“我们中学时代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提到了和氏璧,还有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也说到了和氏璧。虽然和氏璧早已经丢失找不到了,但网上仍有很多人在探讨和氏璧到底是由什么矿物组成的,有的人说是孔雀石,有的人说是拉长石,各有说法。我书里写的是有可能是月光石,这有我自己的理解,但不一定完全正确,百家争鸣嘛。月光石,很现代的名称,跟古典的故事结合起来,就比较有意思。”

马志飞称雄黄和雌黄为“鸳鸯矿物”。《白蛇传》中,五月初五端午节时,许仙听信法海,让白素贞误饮雄黄酒,结果让她现出了白蛇原形,把许仙吓得昏死过去。对于雄黄是否能够驱蛇,有专家做实验证明雄黄并不能驱蛇。关于这个实验结论,马志飞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古人或许夸大了雄黄的药效,但不至于一点效果都没有,之所以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未能印证古人观点,可能是由于实验所用的蛇的种类有限,大千世界之中蛇的种类成千上万种,只是,并非所有的蛇类都怕雄黄。”

写到雌黄,马志飞还提及北宋沈括的 《梦溪笔谈》。在沈括的书中,雌黄是古人的“修改液”:“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

沈括的《梦溪笔谈》对于马志飞从事科普写作影响很大:“作为北宋时期的科学笔记,《梦溪笔谈》 总结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书里写了曾经发生过一个自然灾害,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崩坍灾害,当时有个大石头被冲到了马路中间,按照我们现在的治理方法就是炸掉,但沈括在书里记载的办法是在石头下面挖坑,让石头自己掉下去,再把它埋起来。看到书里面有趣的解决办法,我就觉得我应该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来解决地质问题或者阐述地质知识。”

关于祖母绿,马志飞说,仅从字面上看,很多人都会觉得祖母绿应该是祖

母戴的宝石。其实不然,祖母绿和祖母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必然关系,只因为它的名称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被音译成汉语之后就成了“助木刺”“子母绿”,后来又变成了“祖母绿”。通过引用明代小说家罗懋登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中记载的木骨都束国、竹步国和卜刺哇国 (都位于现在的索马里一带) 对清朝的进贡品“祖母绿两对”,证明祖母绿在当时的非洲是珍贵宝石,作为贡品送到中国来更是无价之宝。

怎么让小侄女也喜欢读科普?

马志飞的科普写作始于科学网的博客。2009年7月,马志飞研究生毕业进入北京地质研究所工作。从毕业前两个月开始,他在科学网写一些地质相关的科普文章。第一篇博文是2009年5月21日写的《地面塌陷,是天灾还是人祸》:天灾,我们正在逐渐提高警觉,想方设法与之斗争!人祸,我们岂能熟视无睹? 面对着被日益破坏的大自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

谈到自己写科普文章的初衷,马志飞说:“我在野外做地质灾害项目研究时,看到地面塌陷特别触目惊心。当时我就想我应该把这些现象写成科普文章让更多人知道,而不单单是写一篇学术论文,因为地质领域这个圈子太窄了,学术论文只有本领域的人才会关注。在博客上写科普文章,让更多人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关注因为开发资源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环。”

马志飞博客里最新一篇博文是今年10月27日写的《北美洲最美丽的湖泊:冰古拉蒂陨石坑》。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还一直坚持写博客? 马志飞表示:“写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书读一百遍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我写一篇文章我就要查很多文献资料,搜索很多数据,能把我之前不正确的观点更新,也能收获新知识。”

此外,马志飞还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地理地质百科探秘”,粉丝们都叫他“地质哥”。

马志飞写的科普文吸引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王立刚的注意,王志刚向记者总结了自己初看马志飞的文章时的感受:“首先,带有个人风格,不是那种非人格性的说明文或知识指南;其次,能够融合历史、社会内容,内涵更为丰富;最后,语言是年轻人喜欢的,图片丰富精美,这些都迎合当下的阅读习惯。”

王志刚认为以马志飞为代表的新锐科普文开启了“科普2.0时代”:相比于传统的科普著作,“科普2.0时代”的博物图书带有更多的个人体验,采用更生动的语言、更精美的形态,

从而也更受欢迎。当下出版界方兴未艾的博物学出版热,也证明了读者对新科普的认可。

而通过讲故事的手法写科普文,还是来自马志飞上小学四年级侄女的启发:“我平时会给几家杂志社写一些科普类的稿子,不限于宝石矿物,也包括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过年回家,我就把发表我文章的杂志带给我小侄女看,但她把杂志放在一边看也不看,当时对我打击特别大。我就问,你怎么不看叔叔写的文章? 她说,我不喜欢看这样的,更喜欢看漫画书、故事书。后来我就想,中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他们更愿意接触有趣的历史故事。这对我启发很大,决定以后要用讲故事的方法做科普。”

马志飞在科学网的博客名叫“地质物探工作者”,个性签名是“噤若寒蝉,惜墨如金,我只代表我自己。”正如他在采访时对记者说:“我现在主要从事地质灾害研究,岩石方面只是我自己的一个爱好,不是我的研究方向。我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写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地质工作。”

什么是“科普2.0时代”?

王志刚和马志飞两人对于写一本中国人原创的岩石、矿物方面的博物学科普书的想法一拍即合。选题确定了之后,两人就开始想整本书的提纲和结构。

最初考虑写六七十种的岩石、矿物。要给读者一个合适的阅读感受,每篇文章不能太粗浅,觉得至少得有5000字的篇幅。以此计算,60篇的话就有30万字,加上图片,可能有50万字的规模,书就会有六七百页厚,定价会达到100元以上,这就成了一本‘大书’,也就是我们以前看到的 《宝石大观》 《矿石百科》 之类的‘科普1.0’阶段的书。这和我们的初衷是相违的,我们要出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小书’,最好是便携式的,能拿在手边随意翻看的那种。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删掉了十几篇,确定了45种类型的岩石、矿物。”王立刚说。

2015年3月,确定好整本书的框架,王立刚申请了北京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当时要求是2015年12月 1日交稿,给了我9个月的时间,9个月的时间写一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白天要工作,我就晚上下班回家写,从晚上十点写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八点半就要上班,所以我六点半就要起床。”谈到这段著书经历,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马志飞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年轻,还能折腾折腾。”

关于书名 《石头记》 的选定,王立刚说:“最初我起的书名是 《地藏天宝》,其实挺符合书的内容的,矿石宝石都是地里挖出来的,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贝。但思来想去,觉得有点老气横秋,于是又斟酌了很久,才定下 《石头记》 这个书名。

当记者问马志飞,他眼中的“科普1.0时代”和“科普2.0时代”的区别是什么? 马志飞回答:“‘科普1.0时代’是就事论事,用一种浅显的语言把内行人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外行人;而‘科普2.0时代’就是加入更多人文的历史的知识,使文章更加绘声绘色,文学水准也更高。”

《辰砂:长生之药》 一文是马志飞在 《石头记》 里最喜欢的文章。辰砂,又名朱砂、丹砂,在我国宋代以后因主要产生于湖南辰州 (今为沅陵),故而得名辰砂。辰砂主要形成于温度50-200℃范围内的低温热液环境中,故而能在靠近地表的地方或者温泉附近找到辰砂矿。虽然辰砂不具有典型的金属性,但它仍然是一种金属矿物,可用来冶炼金属汞。

马志飞提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的“仙丹”:“仙丹”的主要成分经过取样化验后是硫化汞,即辰砂。人们对于仙丹的想象恐怕局限于 《西游记》 里装在太上老君的宝葫芦中后来被孙猴子偷吃精光的那种模样。因工业上用到的汞主要来自于冶炼辰砂,而非自然汞,所以辰砂也有毒性。由此马志飞写了 《水浒传》 中卢俊义之死是因为高俅等人在皇帝御赐的酒菜里放了水银 (即汞)。

此外,有些含有辰砂的岩石也能成为很好的观赏石。浙江昌化玉岩山出产一种名贵的石材,颜色似鸡血一样鲜红,名曰“鸡血石”,这种石材之所以呈现出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辰砂,鸡血石是文人最为喜爱的名贵的印章材质之一。

宝石只属于西方的文化体系?

在马志飞的博客里,记者看到一篇有趣的博文《以前我以为地质工程师是这样的,后来我才发现……》。马志飞将人们想象中的地质工作者光鲜亮丽的照片和现实生活中自己和同事“灰头土面”的工作照作了对比:以前,我以为搞地质开的都是越野车,后来才发现,有时候农用车能拉得更多;以前,我以为地质灾害就是地震,后来才发现,地质灾害原来有很多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以前,我以为搞地质就是画地图,后来才发现,我们的工作内容很丰富……

当记者跟马志飞谈到这篇博文时,马志飞说这算地质工作者的一种“自嘲”:“人们想象中的地质工作者的图是网上找的,但是对比图都是我自己拍的,大部分

照片还是我在里面。在野外拍照片是对于一段工作经历的纪念,作为一名地质工程师,我觉得最大的乐趣在于可以跟大自然接触,呼吸新鲜空气,这是很多人羡慕的事情。”

马志飞认为地质工作和考古工作有些类似,并称“地质是更久远的考古”:“地质学好多技术方法在考古学上都有应用的,秦始皇陵的探测是为了保护文物不受损害,就需要用地球物理探测的方法先探明陵墓内部的情况。这算是考古学和地质学的学科交叉。从大的方面来说,考古是研究有人类以来的历史,而地质是研究几万年前甚至是几亿年前还没有人类的历史;考古研究的是人类的进化史和文明史,而地质研究的是地球的演化史。”

“在西奈半岛的西南海岸一处650平方公里的地方分布有6座绿松石矿山,这些矿工每日辛苦工作,每三年才能回家一次。这样的开采方式一直持续了2000年。尽管如此,绿松石的产量也不高,一年的产量大约只有400千克。”这是马志飞在 《石头记》 里对绿松石的介绍。

绿松石是一种次生矿物,在自然界的干燥气候中,长石等含铝的矿物以及磷灰石等含磷矿物,遇到黄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含铜矿物形成的酸性水溶液时,经过风化林滤作用,两者之间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岩石的裂隙中沉淀,形成绿松石,一般形成深度不超过20米,属于典型的隐晶质矿物。

据了解,我国使用绿松石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发现并使用绿松石作为装饰品。公元前12世纪,商朝的百姓将其视为贵重宝石,优质的绿松石被用来制作贵族首饰、手镯等,也用作工艺雕刻材料。1977年,河南安阳殷墟五号墓就曾出土了1000多件绿松石制成的蝉、蛙等工艺品。在我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有一片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周原遗址,这里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武王伐纣之前周人的聚居地,2014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辆马车,车上的很多部件都被镶嵌着绿松石,被称为“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最豪华的马车”。

湖北省是我国主要的绿松石产地,这里的绿松石与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合称为我国四大名玉。

《石头记》 出版后,马志飞的朋友建议他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再出版:“你写的很多都是宝石,而中国人不喜欢宝石,中国人喜欢玉石。”虽然只是一句建议,但却让马志飞思考了很久。

“玉石是很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给人的感觉都是不透明的,这恰恰符合中国文人的特点,追求写意,含蓄内敛。而宝石是单晶体或双晶矿物,晶莹透亮,热情奔放,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性格。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宝石是西方的文化体系,而玉石是中国的文化体系,实际上中国也有自己的宝石文化体系。我引用了很多中国的文化故事,就证明了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有宝石文化故事。”马志飞说。

以钻石这一篇为例,钻石是质量较好的天然金刚石经过加工琢磨后的产品。关于钻石,现在西方钻石商人的营销金句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而中国老北京胡同里肩挑担子的手工匠人口口相传至今的仍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马志飞在《石头记》里引用了最早提到金刚石的古典文献,南朝学者刘道荟的《晋起居注》,并提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古籍《金刚决疑》来表明金刚钻“坚不可摧”的硬度特征。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还讲述了在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金刚石惧怕公羊角的故事。

关于未来的规划,马志飞表示会在本职地质勘查工作有所进步的基础上,再将《石头记》 继续写下去:“科普文章一定要有血有肉,不能是骨头类的硬知识。我想系统地写些东西,世界上岩石矿物有4000多种,现在我才写了45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的有一两百种,到时候,哪怕不能写4000多种,能写个200种我也满足了。”

报见习记者 陈佩珍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