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公交企业欲搭“互联网班车”

2016-12-06信息快讯网

 

“C乘巴士002”首班车卖出31张车票,实际乘车人数仅12人。本报记者张晓鸣摄

■本报记者 张晓鸣

昨天一大早,家住梅陇四村的常小姐7点多离开家,骑上一辆共享单车,赶到龙川北路百色路口的131路公交车终点站,一辆定制巴士“e乘巴士002”正等候在那里———7时33分发车,8时27分到达终点站福泉路天山西路。她说:“我以前是先骑车到轨交3号线上海南站站,坐到中山公园站,再换乘2号线,到淞虹路站。今天大约可节约半个小时。”

对于上海的上班族来说,定制巴士算不上新鲜事物。但这一次,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上海传统巴士企业———巴士集团首次尝试开通“e乘巴士”。

早晚各一班票价5-7元

首批定制巴士3条线路主要分布在人群密集的居住区与办公区。

线路一:康城北大门(莘庄2路终点站)—福泉路天山西路(1205路、846路终点站),往返;线路二:龙川北路百色路 (131路终点站)—福泉路天山西路(1205路、846路终点站),往返;线路三:虬泾路九亭大街(松江40路、松江89路公交站)—宜山路虹梅路枢纽站(漕河泾开发区),往返。工作日早晚各发一班车,出发时间分别为7:20-7:30和18:20两个时间段。以龙川北路百色路—福泉路天山西路线路为例,点对点全程17公里,票价为单程5元,试运行期间票价为1元。

“e乘巴士”平台设计方———上海澳马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CEO任利云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初步市场调研,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几条线路,由乘客投票,票数多的线路将优先开通。此外,乘客如有这些线路以外的乘车需求,还可以点击“定制上下班路线”按钮,只要输入“家的位置”“上班位置”“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提交即可。

定制巴士在网上订票。关注微信公众号后,乘客即可开始订票、支付。记者昨天体验,整个购票时间不超过30秒,上车后也只需要扫一扫司机座位处的二维码,就可完成验票。

选车方面,定制公交营运车辆选用节能环保的纯电动公交车。“私家车上下班,一般乘坐人数在1到2人,而一辆e乘巴士可乘坐35人。”巴士集团营运业务部业务主管陈军认为,定制巴士能缓解早晚高峰道路拥堵压力;而由于车辆属于公交公司,e乘巴士可以行驶在公交专用道上。今后不同的线路有不同的票价,大约在5到7元之间。

起步3年半,行业始终不温不火

和风生水起的打车软件、异军突起的共享单车相比,定制巴士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从目前公开信息看,行业企业最多也只是完成小规模的B轮融资。

乍一看,定制巴士颇有潜在的市场需求。通勤出行一直困扰着很多上班族,但是小范围应用并不能满足大众化的需求。

针对市场“痛点”,2013年7月,一家名为“直通吧班车”的网站在沪上线,开线条件是每条线路须有40人以上申请,乘客每月支付会员费299元,乘坐时按路线长短支付5至11元车费。仅仅一个月后,原本计划在当年9月正式开通的定制班车线路全部“无期限暂停”,运营方的解释是“提供包车服务的服务公司停止合作,导致无车可租”。

去年5月,小猪巴士在上海落地,此后在本市开展相关业务的已有嗒嗒巴士、小龙巴士等诸多企业。然而,车况不佳、误点率高、服务水平低、莫名停运等不愉快体验让乘客感到有些无奈。

小猪巴士上海地区总经理张卓元在接受采访时坦承:“盲目追求规模,缺乏对线下服务关注,当时的乘客投诉率确实很高。”他说,公司进入上海市场时有9条线路,最高峰时达到百余条线路,目前维持在10条左右,主要原因就是想解决服务问题。

通勤需求无法支持定制巴士收支平衡

无疑,定制巴士还处于探索阶段。“e乘巴士”任利云认为,定制巴士想要做得长久,传统公交企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联手可能是一条好的出路———前者有车辆、司机,更重要的是有运营经验,而后者有大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开什么线路,是在网上请乘客自己来投票的,这就是利用互联网找需求。这个月,我们预计会开通七八条定制公交线路。”

对巴士集团来说,受到轨道交通大发展的冲击,上海公交客流量持续下跌,定制巴士既解决了一部分人群交通出行的个性化需求,也充分利用了现有车辆资源。据记者了解,在依法合规、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这次“e乘巴士”所用的纯电动公交车就是从其他线路“调”来的。

为了做好服务,巴士集团营运业务部门通过大量市场调研与实地走访,最终获取用户的切实通勤需求,同时利用合理的线路规划来躲避拥堵,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因此,定制巴士不是去抢占现有公交的地盘,而是补齐城市公交服务的短板,减少城市公交的盲区,拉长公交服务线路,扩展公交路线覆盖面,其目的是提高城市公交的吸引力,提高城市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过,这条探索之路可能并不平坦。

“e乘巴士002”首班车上35个座位,共卖出去31张车票,但可能因为昨天第一天开通,一些在网上买了票的乘客或是没找到发车点或是迟到了,实际乘车的乘客是12人。记者也了解到,依靠通勤线路实现收支平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除了提供通勤线路外,“e乘巴士”还计划提供企业班车定制、智能包车、接驳线路等业务,获取更多用户。

互联网,让流浪救助获数亿公众支援
王坚《在线》:用20万字讲清楚三个词——互联网、数据和计算
震惊国人的韩国农村房子 完全继承中国传统
中运量公交沿用“71路”线名 高峰时两三分钟一班
上海大世界将于12月28日重新开放 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这些被遗忘的中国传统菜 却是外国人的超级美食
上海大世界将于12月28日重新开放 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为传统物流装上“智慧大脑”
在大众福祉中谋互联网创新篇章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推进环境管理精细化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迈出“乌镇进程”的坚实一步
他们每天“蹭”走100兆流量 上海5487辆公交车覆盖免费WiFi
沪三分之一公交车开通免费WiFi
上海公布中运量公交运行路线 公交线网怎么调
捷豹路虎中国荣膺"2016年度责任企业"
沪上理工类专业人才就业形势较好 互联网通信招聘需求大
2016企业法务人才价值与薪酬福利报告出炉
沪地铁6号线明起工作日晚高峰增能 首末班车时间不变
沪26条公交线路周五起延长末班车时间 方便出行
中国企业“大而不强”局面期待破题
春运火车票沪企业团购降两成 手机订票占48%
上海部署选举出席十九大代表工作
特朗普来了,中国留学生去哪儿
12月17日、18日 2、11号线缩短列车运营间隔 “轨交+公交短驳”方便祭扫出行
回归‘心’生活 传统文化集市在沪举行
企业投资项目审核不超过20工作日
自贸改革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海外“抄底”移动支付,创业企业能做到?
沪上首个绿色低碳公交场站投运
浙江拯救濒危剧种,传统戏剧代代守护
沪首个绿色低碳公交场站投用 新能源公交车可充电
市群艺馆举行传统文化集市 吸引年轻人继承慢生活
武戏:传统戏曲“炫点”须避免危机
武戏:传统戏曲“炫点”须避免危机
1辆公交车=20辆网约车
2017年中国十大人才发展趋势——准中坚“80后”注入新企业文化
元旦假期沪互联网服务投诉最多 宽带运行不畅等
从“三日达”提速至“朝发夕至” 沪昆高铁首班车今晨准点发车
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