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改革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2016-12-15信息快讯网

■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其核心是为了精准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前不久出炉,新一轮金融改革拉开大幕

■在上海自贸区推进的监管改革,不仅仅是取消、调整几批审批事项,而是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重塑。只有管得好,强化净化市场功能,才能放得开,催生出市场主体的活力

■上海自贸区围绕制度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探索,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面向未来,将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进一步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奋迅·贝克麦坚时”,这个念起来有点拗口的名字出自一个与改革和开放有关的自贸区故事。

过去,在国内法律服务市场中,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外国律师事务所各自只能分别提供中国法律服务以及外国法律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这样的“楚河汉界”被打破了。作为首批2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之一,上海自贸区允许“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互派法律顾问”,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奋迅律师事务所正是首家联营的试点。

法律服务业扩大开放了,一道割裂市场的“墙”也被改革所推倒。“眼下,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我们联营的这个平台,既可以在国外市场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也能在中国市场帮助客户。”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大年谈起这次“吃螃蟹”的尝试时显得格外兴奋:“目前联营的进展相当顺利,已共同处理了200多件案子,涉及投资、合规等多个领域。”

从负面清单到证照分离,从人民币跨境资金池到启动自贸账户个人服务功能,从通关便利化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海自贸区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让众多诸如“奋迅·贝克麦坚时”这样的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放让市场主体直接受益

检验自贸区改革成效,关键要看市场主体的感受,而其中的金融改革无疑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一大制度创新。

前不久,《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 出炉,新一轮自贸区金融改革拉开大幕。今后,自由贸易账户的主体资格放开至全市科技创新领域,通过个人自由贸易 (FTF) 账户,各大银行可为全上海科创企业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说,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其核心是为了精准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以“科技创新”为靶点,这次改革为不少企业和人才打开了金融服务的大门。供职于上海诗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外国专家证”的马胜学博士说,以前如要将工资兑换成美元,需要提供个人税单及其他资料辅助证明,流程比较繁琐;有了FTF账户,就可以将工资等在国内获得的人民币直接汇兑,用于在国外购买医疗保险和支付子女教育等费用。

政府监管全过程重塑

在张江园区,跨国药企诺华耗资10亿美元、历经数年建设的其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今年投入使用。启用当天,诺华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江慕忠宣布,张江的科学家们将与遍布全球的实验室合作,专注于遗传学研究以及药物创新。他信心满满地说,上海研发园区首个创新项目———一款针对白血病患者特定靶点的化合物即将投入临床试验。

这位跨国药企高管的“底气”与上海自贸区监管创新的步伐不无关系。原来,瞄准接轨国际惯例,上海检验检疫部门对生物试剂和样品采取分类监管,500多个低风险的试剂、样品取消进口审批,这占到了企业进口总量的70%至80%;对另一些样品,则从一次一批改为一年一批,一次审批管一年,整体通关速度大大加快。诺华上海研发中心首席运营官蔡克文说,这样的监管模式让上海研发中心能真正起到全球研发的功能。

“在上海自贸区推进的监管改革,不仅仅是取消、调整几批审批事项,而是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重塑。”浦东新区审改办副主任金莎说,只有管得好,强化净化市场功能,才能放得开,催生出市场主体的活力。

普华永道商务技能培训 (上海) 有限公司是上海自贸区首个落地的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今年4月,“证照分离”改革在浦东新区率先试点启动,市人社部门很快发布了 《关于在浦东新区设立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施告知承诺的办法》,明确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权限下放浦东新区,并实行告知承诺制。这让普华永道等不少外商投

资机构嗅到了商机,萌生出到自贸区开设培训机构的意向。

开放的大门打开了,政府部门却不能撒手不管。“由于这一领域之前完全是空白,要让新兴业态真正落地,就必须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浦东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陈大可介绍,浦东通过流程创新优化,探索制定了全新的制度规则———申请人作出承诺后,直接进入审批流程,当场就能拿到外商经营性技能培训机构的筹备许可,以六个月为筹备期,政府部门将联合专家组一起评估这家机构的场地、师资、课程以及资金等条件,再给予最终的开业经营许可。

“我们提出要在自贸区设立培训机构后,五个工作日拿到营业执照。办理

当天,在浦东新区人社部门当场做出承诺后,就拿到了筹建许可。”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战略主管合伙人杨伟志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速度令他和同事感到惊喜。

服以实际需求为导向

某招商机构办事人员小黄时常感慨:“以往办理企业查名,需投资人到受理大厅现场办理。最头疼的是每次要准备密密麻麻一长串备选名称,遇到近似和重名的情况,还要回去重新想名称,有时要来回折腾好几趟。”其实,跟小黄有同样遭遇的不在少数。

正是倾听了企业的期盼和需求,上海在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率先启动企

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再次迈出实质性步伐。

以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政府部门的服务变得更为精准:列出一张企业名称负面清单,实行“非禁即入”原则;开放企业名称库,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制度,大幅简化登记程序。今后,企业名称可以网上自主申报,实现“我的名称我选择”。

“‘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要求,上海自贸区围绕制度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探索,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说,面向未来,上海自贸区要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进一步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改革的故事未完待续,上海自贸区将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力争迎来更大突破。

报记者 唐玮婕

上海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显成效,43项便民举措提高“获得感”
立足民生令百姓油然而生获得感
书写时代大考的合格答卷 ——全军和武警部队积极投身改革强军实践述评
安全是改革发展基础是最大民生
“我的名称我选择” 自贸区商事登记制度“放管服”改革再度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6企业法务人才价值与薪酬福利报告出炉
中国企业“大而不强”局面期待破题
春运火车票沪企业团购降两成 手机订票占48%
经合组织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在多方面见成效
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
传统公交企业欲搭“互联网班车”
中英基础教育论坛:让每个年轻人获得更好教育
上海自贸区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企业投资项目审核不超过20工作日
全国首个省级司法智库在沪成立
“大国方略”课程对全方位育人的启示
加拿大改革临时外劳制度和父母团聚移民申请程序
三个“五”——习近平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
他们武术课是语文老师教的 上海高中专项化体育课改革
海外“抄底”移动支付,创业企业能做到?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丁肇中沪上介绍AMS-02上天5年获得的成果
国平: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实践
从科学到投资,大道至简——专访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狄拉克奖获得者张首晟
2017年中国十大人才发展趋势——准中坚“80后”注入新企业文化
哈佛公布2021届提前申请结果 938人获得录取
企业的“第四张报表”来了
习近平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重要指示:勇于突破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习近平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近七成企业本月发放年终奖 沪员工年终奖平均2.3万
上海市委召开系列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精神
韩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使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