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方略”课程对全方位育人的启示
核心观点
高校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关键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关键在教师。作为面向本科生的通识课,“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始终围绕中国发展大势与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关系这条主线来设计,名师大家的参与则保证了教学质量
思政教育困于学科分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人为地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做了功能区隔,前者聚焦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后者则承担着大学生政治成长和道德养成的全部责任。如此泾渭分明,一则浪费资源,因为专业课只要处置得当,就能够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则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四门课程的范围,由于课时有限,专职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又囿于教材,解说难接地气,育人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信息泛滥且高度碎片化的现状,大学生希望及时了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态势和总体走向的要求,却得不到满足,网上道听途说多了,还容易产生思想混乱。
所以,如何打破僵化的学科功能分野,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始终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上海大学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推出的“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就是瞄准了这个难题,努力通过课程创新来突破之。
课程设计凸显价值导向
高校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关键在课程建设。作为面向本科生的通识课,为了让身处中国历史性转变之中,却对此不甚了了的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大国方略”课程团队专门设计了 系列课程,从2014年推出“大国方略”、2015年推出“创新中国”,到2016年推出“创业人生”,中国发展大势与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关系是其中不变的主线。
“大国方略”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外交关系研究,而是力图通过“站在世界看中国”,引导大学生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及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该课程各讲的题目都高度聚焦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交互影响,从“中国是一个大国吗?”“中国梦,谁的梦?”“中国道路能引领世界吗?”“‘一带一路’能带来什么?”“中国会被全球化淹没吗?”直到最后一讲“大国方略中90后的机遇何在?”都紧扣国家发展的重大方面,帮助大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交汇点上,规划人生,确立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创新中国”第一讲就明确亮出课程主题,在天然带有“工具导向”倾向的硬科学课堂上,凸显价值导向,课程
从“世界在等待什么? 国家需要什么? 上海承担什么? 上海大学能做什么? 上大学生该学什么?”这五个问题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志向、运用大视野、获得大感觉,为作出大努力打好思想、知识和能力基础。
同样,更接近大学生个人需求的“创业人生”课程也力图从大处着眼,引导大学生跳出“就业难”的压力,从“今天为什么大家都在谈创业?学校为什么开展创业教育?国家为什么鼓励创业? 全世界为什么创业成风?”等四个层面,全面思考创业对国家的战略价值和对大学生的人生意义。
名师大家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关键在教师。课程设计的意图需要优秀的教师和科学的教学来实现。“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统一采用“项链模式”,以树人立德的主线,串起相关学科内容的“珍珠”,打造出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同向同行”的新型通识课。系列课程集中了上海大学高峰高原学科和强势专业的优
质师资,其中有工程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还有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专家等,涉及学科或专业有大数据、无人艇、超导材料、信息安全、心脏修补、材料基因、公共艺术、影视制作、建筑、金融、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社会网络等。强势学科的名师大家参与保证了教学质量,其自身不畏艰难而取得的成功,以最雄辩的方式,揭示了科技创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激发起大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创新动力。
不过,名师云集也给教学管理提出了难题,教学工作量难以计算,课酬更无从给付,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学科教授而言,还损失了服务社会可以获得的不菲报酬。出于教育育人的责任心,所有教师不论承担的工作量大小,都自愿放弃这份物质利益。在“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课堂上,活跃着一群甘于奉献、善于创新的“思政志愿者”,其人数已超过30人,由此获益的不仅有连续7学期选修“大国方略”课程的1200多名学生,连续4学期选修“创新中国”的700多名学生,还有数百名旁听的大学生和近百名高中生,更有选修“创新中国”现场录制慕课的全国将近11万名大学生。随着“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走红”,由资深教授组成的“思政志愿者”队伍也将随课程开发的节奏,不断成长壮大。
文/顾骏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