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制度框架和氛围建设应同步推进
上海光源造型独特,在建设中充分采用了先进节能技术。资料照片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海要构筑“四梁八柱”,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科创体系的基础框架由此纲举目张。两会现场,市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直言:科创的制度框架和氛围建设应同步推进。
推动科创与重大产业相结合
去年6月,市委书记韩正在临港调研时提出,临港产业区要成为科创中心的主体承载区,这让临港深受鼓舞。市人大代表刘家平表示:未来十年,临港要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把临港产业区建设成为体现国家战略、体现国际水平的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这将是临港产业区发展的2.0版本。
目前,临港已启动临港产业区、临港科技城、临港创新创业带,并在美国建立海外科技发展中心。刘家平说,在这一系列开发建设过程中,临港越来越感受到科创中心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把推动重大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强劲汇聚高端制造和研发机构、创新人才、创新资源等要素,实现产业的高档化、技术的高新化、项目的高质化发展。
临港正推进三个重点项目:第一,高校科研机构、院所、大型集团和临港联合组成发展平台,建设新兴产业的加速器,解决科技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第二,引进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央企和其他大集团,建立六大工程技术中心;第三,要继续引进标杆性、龙头性项目落地示范,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
市人大代表赵振堂对此表示赞同。他说,过去十几年,上海在大科学装置、综合性科技重大机器设施上从建设到部署都走在全国前列;去年,又启动了四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包括上海光源工程二期。当前上海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不断积累,去攻克别人没有攻克的技术难关,同时还要下更大功夫提出新思想、新概念,发明新技术,这样才能使大科学装置始终走在国际前列。同时,建议深度推进协同创新,不论是国家队,还是地方队、行业队,都要创造一种有益的协同创新模式,共同推动科技发展。
将“万人专利数”变为“万人创造财富数”
将以往注重“万人专利数”转变为关注“万人创造财富数量”,市人大代表严晓俭提出了这个建议,并由此引出他最关注的话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他介绍,在与中科院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科研成果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市场价值,如果有好的商业策划,这些成果就能在市场上活跃起来;但“叫卖”往往是科研工作者的“最弱项”,很多一线科技工作者觉得自己的“使命”只是完成科研成果,至于如何走向市场,他们不了解也不擅长。为此,他建议,能否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成立相关的科技产业基金,找到新的增长点,推进众多科研成果产业化。将“万人专利数”转化为“万人创造财富数量”。
他还建议实施股权激励,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他说,当下,有一些科技工作者已不仅仅满足于完成科技成果,他们也希望将自身与项目发展进行捆绑,期望出台更多政策,在股权设置、期权期股方面给予科技工作者更大激励。
市人大代表丁奎岭说,众多重大科技设施已进入落实阶段,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团队正在集聚,前沿领域的布局也正在推进,这就更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同步推进,特别是知识产权,建议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高度注重创新氛围营造
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航天部门去年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上海市民敢不敢让子女去做一些有风险的工作,做一些开拓性的探索? 关于前沿科技,在存在风险的前提下,愿不愿意投资?作为教师,对一个有叛逆精神的学生,敢不敢让他继续跟着你干事业?如果是国有企业领导,敢不敢在高风险产业投入重金进行颠覆性创新?调研的结果显示,四个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让市人大代表陈大吾陷入沉思: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大多是“标准答案式”的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将被打上问号;市场上,很多资本都是“快投快闪”,能够坚持20年持续支撑一项科研是极少的……他表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教育问题不可回避,应当从孩子的教育开始,注重个性化教育,注重开创性的学科培养。
市人大代表钱旭红指出,上海要注重科技创新的氛围建设。比如,科创教育应该是系统性、整体性的科学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达成。他还建议构建专利战略体系,形成专利池、专利群,加强引进专业的科研专利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