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论角度看科创中心建设

2017-01-25信息快讯网

核心观点

当前,科创中心建设越来越呈现出了多要素、多层面、多元化的动态性、系统性特征,必须将科创中心建设置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全面系统地思考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系统的开放与共享程度

作为国家战略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跳出单一的“科技”思维。当前,科创中心建设越来越呈现出了多要素、多层面、多元化的动态性、系统性特征,必须将科创中心建设置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全面系统地思考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系统的开放与共享程度。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当前科创中心建设,我认为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要注意政策制定的长期性和灵活性

在经济系统方面,要建立成熟的科创中心建设的财务体制,尤其是科创经

费的风险调控机制。当前政府为了加快建设科创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科创经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有着较高的风险性,一个人或团队的科研从初步设想到最后成功可能达数十年之久,对于一些基础性、原创性的科创事业,更需要一个较长的合理保障时间。但由于我们缺乏一个合理的长期性保障,导致很多科研人员去从事时间短、收效快的科研工作,从而影响一些带有长期性的、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因此,在科创经费、项目研究和人员保障方面要求相关投资方必须加强风险调控和项目及人员的合理保障,引进一些优质的与科创保险相关的金融企业,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科创保险公司,以合法、合理的程序帮助科创主体扫清科创征途中的资金、资源等障碍,从而保障科创事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在政策法规系统方面,科创立法和同类政策的整合力度还不够强大。当前,我国科创法律体系欠完善,虽然政府部门颁布了诸多相关的“红头文件”,

但显然这些“红头文件”在约束力和稳定性方面都不如法律。此外,对一些前沿科技的负面效应还缺乏法律约束。“科技创新”是一柄双刃剑。当前,一些人盗用创新之名,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信息犯罪和网络诈骗活动就是例子。对此,有必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法律,增强科创工作的法律执行效力。同时,在政策制定上要尽可能避免过分“全线推进”、不同部门“一窝蜂”地出台政策,要加强政策的整合力度,注意政策制定中的长期性和灵活性问题。

在社会系统方面,急需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需要加强三方甚至多方的沟通,由于整个社会宏观协调管理机制的缺乏,导致了各种沟通成本增加,产学研协同过程中各方权利、义务、责任界定不清晰,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不到位,其结果导致产学研的效率与质量大大降低,产学研协同合作的模式也难以发挥效果。因此,必须充分整合高等院校、大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三大主体的资源力量,进一步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明确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积极培养专业且规范的科技中介,以形成更加严密的创新网络和协作联盟,发挥出产学研系统协同合作的效益。

建立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价值观

在科创人才系统方面,要进一步发挥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尽管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创人才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目前对科创人才的激励机制与人才队伍的需求仍然存在不匹配的情形,科创人才的服务和保障依旧不到位,科创人才的从业热情与创业激情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科创人才队伍的主体性,要始终明确科创中心只是科创事业的平台,而科创人才才是最终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因此,需要出台一些更具针对性、普惠性的人才政策,解决好科创人才的后顾之忧,打破人才流动的各种壁垒,吸引并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到科创事业之中。

在文化系统方面,要建立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科创文化与价值观。科创中心建设受到许多软环境的限制,其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于与科创事业密切相关的人才和平台,而且还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民众素质和崇尚创新的价值观。未来科创中心建设要有源源不断的科创事业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创新文化氛围和崇尚创新的社会价值观来引导。对此,要把“创新文化和价值观”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议题,将创新精神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在教育过程中激发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逐渐将创新精神渗透到教育实践中,用诚信合作、拼搏创新的精神来培养一代一代的科创接班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从单一的要素出发来考虑系统构成。科创中心建设作为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复杂系统构成,其更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进行全方位地思考与开发。科创中心建设绝不是能够依靠某个单一要素就能够建设好的,就像我们走过的30多年改革开放的路程一样,我们正在推进的科创中心建设既是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种目标和要求,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育与成长的具体过程,更是一种培育广泛社会文化共识的价值追求和推动民族复兴的行动使命。

文/文军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上海市委召开系列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精神
上海的科创符号张江:知识产权“试验田”里说丰年
体育总局足管中心正式注销
加速标准化建设 让中医药更有“国际范”
韩正: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显开放格局
北斗系统将于2020年覆盖全球
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今挂牌
申城吴中路将启动公交专用道建设 全长8公里
沪新“七不”规范出炉 不文明行为或入征信系统
用生命种子续写“成长档案”:记上海市档案系统首例血干细胞捐献者徐晓霞
秦文君等委员热议“书香上海”建设——全民阅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补好短板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
科创,制度框架和氛围建设应同步推进
构筑好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太空行走 升级动力系统电池
上海首设女医生科创最高奖 18名“医学女超人”昨获“医树”殊荣
盘点!发现魔都各大商场五花八门各种"鸡"
市食药监局着力解决潜规则 加大违法打击力度
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出炉
上海市中心唯一专类雕塑公园
教育部:2020年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
韩正:加快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努力建设新型现代主流媒体集团
韩正应勇赴教育系统调研,研究部署本市教育领域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
张江科技城成为众多企业布局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
武汉郑州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小康道路上的“民生观”述评
上海今年努力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雏形
地铁18号线“南北通多换乘” 建设又有新进展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