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显开放格局

2017-01-10信息快讯网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每年年初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正是对科研成果的“大阅兵”。昨天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总数比2015年减少15个,比2014年减少40个。而由上海牵头及合作完成的获奖重大科技成果及个人,从2015年的42个增长到52个,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8%,这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上海获奖的最高比例。

具体来看,上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8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分别占国家同类级奖项的12%、12%、22%和16.7%。

一个个数据,从不同维度印证了上海正在成为一片科创的热土,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显现。

创新协同高地效应显现

科技创新,如今已越来越不是某所高校、某家单位能单独完成的事,想要形成有影响力的创新,协同合作不可少。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表示,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有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那就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力,要允许“墙内开花墙外香”,使上海成为协同创新的高地。

从2016年度上海市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大科技成果看,上海参与全国跨地域协作项目达到28项,占比超过一半。其中,既有高校科研团队与外省市合作开展的研究,也有企业利用技术优势为全国提供产业平台支撑,显示出上海在知识溢出、产业带动方面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海峰介绍说,一些技术受环境所限,并不一定能够在上海大面积推广应用,但这并不妨碍上海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为周边地区输送技术,把创新成果辐射到全国。

比如这次获得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就是个合作项目。上海地少人多,养殖业在这里很难有用武之地,但上海的生物技术优势在国内有目共睹。据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研发负责人刘光磊透露,上海提供了逾30%的优质奶牛遗传数据,从2012年开始,每年有200头种公牛经过技术验证。目前,该技术已经推广到全国20个以上的省份,国产奶牛公司的种牛几乎都用上了这一技术。

“70后”新人多了,频频挑大梁

此次在上海市的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樊春海、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谢少荣、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童小华、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何斌、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清华,均为“70后”,与2015年仅有一名“70后”获奖相比,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樊春海的获奖项目,就是一个介于生物分析化学和界面物理化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这一研究成果产生20篇核心研究论文,他引4269次。

在上海市科委基础处处长陈馨看来,能否让青年科学家冒出来,是判断科研环境是否良好的“生态指标”。许多数据表明,35岁左右是人最有创新活力的时期,上海在人才体系建设中,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不仅在全国率先为35岁以下年轻人开辟了“启明星”项目,更为32岁以下年轻人开辟了“扬帆计划”,助力青年科学家冒尖。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何斌是1975年生人,他主持完成的“大型风电水电机组低频故障诊断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介绍,同济大学近年来遵循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规律,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激发科研活力,2016年,同济大学有11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杰青”“优青”,青年教师科研和成果转化热情高涨。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认为,纵观这几年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情况,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跨界越来越明显,一个奖项很难分清它是物理还是生物。科学研究本来就不该拘泥于学科分类,只有抱有强烈好奇心,探究问题的本质,才能产生原创性的成果。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第500名入院患者
上海整治20条扬尘污染严重路段
上海党建服务“毛细血管”不断伸展
这10种零食点心 可能上海人吃一百年也不会腻
上海西线快速干道北段全线打通 连通嘉定虹桥枢纽
十届市委十四次全会举行,全面增强“四个意识”,着力深化改革攻坚,持续推进创新发展
开放创新是上海的立市之本
创新驱动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着力点
戏曲当代传播需创新思维
如何从专利大国迈向创新强国
LeSEE莫干山下绘蓝图 中国首个生态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
湖北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见成效
7个月时间 闵行一个废堆场变身60亩生态休闲花园
未按规定交替通行将被抓拍罚款
对标国际一流持续提高服务水平
19年学术长跑换来的源头创新——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同济大学教授李杰
上海纳税百强榜出炉 新变化折射经济发展“新常态”
上海人,你手里的社保卡“升值”啦!不知道就亏大了!
上海人的最强年货采购清单 年货就要提前办
上海10大新地标即将诞生 你家附近上榜了吗
周末一日游 上海9处好玩好逛的艺术生活馆推荐
上海自贸区第七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
“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总部举行
从“劳模村”到创新创业街区
用创新打造通往明天的“北极星”
奉贤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规划建百个公园
无居民海岛开发“生态优先”
©2014-2024 dbsqp.com